我的故鄉 我的老屋

是否有那麼一個地方,讓你一生魂牽夢縈?如果有的話,那應該就是故鄉了。 無意間翻出這些照片,勾起了我無限的思鄉情懷,一種別樣的情感湧上心頭,纏綿,悠遠…… 離開家鄉已經近十幾年了,夢裡常常出現的仍是故鄉的人和物,甚至連門前的彎曲小路,路邊的每一棵樹,每一叢花和草都夢的那麼清晰,我想,這種感情已經深入骨髓了。

我的故鄉 我的老屋


這座方方正正的老式四合院,就是我土生土長的地方,這裡有太多美好純真的童年記憶……記憶真是個神奇的東西,它所保留的這些東西,將永遠鐫刻在我腦海裡,一輩子……


我的故鄉 我的老屋


這個院子裡大大小小有六間房子,北邊的房子叫上房,爺爺奶奶住著,上房裡的傢俱極具精緻,純木的,被漆成硃紅色或者黃色。屋子的正中間擺放著一張八仙桌,平時上面放著爺爺的收音機和茶具,在過年過節時,便擺上香爐和燭臺,還有各種貢品(對於這些貢品,我們姐弟幾人心思絕對是一樣的,巴巴的看著,等著,等著貢期結束,享用這些饞了好久的美味),那是祭祀祖先用的。桌子兩旁各放一張靠背椅,這個位置是神聖的,只有尊貴的客人才配坐在這裡。北方的農村自然少不了炕,左邊是一澗大通炕,炕上鋪著一張紅格子油布,被爺爺擦的閃閃發亮,炕北是一個雕花八腳櫃,櫃子裡全是爺爺的寶貝,這樣的雕花櫃子地上還有兩個,順牆整整齊齊的排放著,裡面裝了什麼,我不得而知......爺爺非常愛乾淨,房子總是整理的一塵不染,上房對於我們來說就是一個禁區,始終充滿了敬畏感和神秘感......

南邊的房子稱作南方,是父親和母親的住所,南方里母親掛在牆上的穿衣鏡、嫁妝箱和縫紉機是我們最感興趣的,那對紅漆底金色浮雕的箱子在我眼裡簡直就是一對百寶箱,最愜意的時光就是在一個閒暇的午後看著母親整理箱子,母親把那些衣服挨個翻出來,我和妹妹總是充滿了好奇心,非要扒上去看個究竟,母親一邊整理一邊對我們說,這件衣服是我的嫁妝,這條圍巾是你們的父親第一次見我時買的,我總是捨不得戴……我羨慕不已,心裡想圍巾真的很漂亮,什麼時候我也有這樣一條圍巾就好了…

後來,我在縣城讀高中的時候,母親偷偷把圍巾送給了我。為此我竊喜了好一段時間,我把母親的青春戴在了自己的脖子上……

東邊是廚房,母親和奶奶忙碌的身影日復一日,各種美味從這裡端出,再端到上房裡……門口的大水缸裡盛滿了母親清早就挑好的泉水,灶臺上放置碗碟的木架上,掛著母親親手剪的剪紙簾子,那塊碩大的案板下面空空的像個櫃子,用來放置燒飯的柴火,那也是我們姊妹幾人的樂趣之所在—躲貓貓的好去處……

其餘的三間小房子分別在院子的三個角落裡,用來放置糧食和雜物,另外一個角落,是一個石磨,各種糧食通過它變成了麵粉,拉磨的任務,就落在了那頭聽話的小毛驢身上,每次拉磨時母親都要把小毛驢的眼睛蒙上,然後在它的屁股上拍一巴掌,喊一聲“走”,它便圍著石磨開始轉圈,我和妹妹認真的做起了監工,在小毛驢停下來的時候,我們便扯著嗓子吆喝。我問母親,為什麼要把小毛驢的眼睛蒙上,母親說,把它的眼睛蒙上它就以為一直向前走了,就不會轉暈,我和妹妹卻不這樣認為,覺得母親肯定是為了不讓它偷吃才蒙上眼睛的……

我的故鄉 我的老屋


我們的童年定格在了這座小院裡,多年以後回憶起來只有快樂和歡笑。父親用水泥板把整個院子鋪了起來,夏天的時候,院子裡晾滿了酸梅乾,等它們完全晾乾的時候,母親帶著我們姐弟幾人,揹著酸梅乾去集市上換成錢,然後再換成我們垂涎已久的零食和瓜果。

貨郎客挑著擔子走街串巷,嘴裡喊著“亂頭髮換針換線、塑料鞋底換糖杆……”每每聽到這個聲音,我們姐弟幾人便飛奔到村口,這時已經圍了一大堆人,我們從大人腰下的縫隙裡擠到前面,他籮筐裡的東西太有誘惑力了,眼睛一刻也不想離開了。妹妹說,趕緊去叫媽媽,話沒說完就一溜煙跑了,而我和弟弟,就蹲在貨郎客的旁邊看著,生怕那些寶貝被別人全買了去……過了一會兒,妹妹拖著母親拿著梳頭時積攢的頭髮和穿破的塑料涼鞋趕來了。最終,母親挑選了幾樣彩色的線,我們姐弟幾人的手裡,也攥滿了糖杆……

我的故鄉 我的老屋


歲月流逝,故鄉的風景,童年的時光,安靜的老屋,終如匆匆的過客,漸行漸遠。後來,為了更好的生活,我們搬離了生活了十幾年的老屋,從此再很少回來。

未來在遠方,過去也在遠方。小時候盼望著去遠方,如今故鄉卻已成了遠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