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用棉籤掏了一下耳朵,怎麼就住院了?

你最近為什麼總是掏耳朵?

我耳朵總是好癢,忍不住去掏。

是有很多耳屎嗎?

我也以為是,但是每次掏出來啥都沒有。

可是你總用掏耳勺,這樣會傷害外耳道皮膚呢。

那我改用棉籤,這樣應該沒事了吧?

快醫君想說,其實棉籤也不可以。

澳大利亞《那就是生活》雜誌刊登的一篇報道中提出,一名女性每天晚上都有用棉籤掏耳朵的習慣,隨著時間的推移,她先是聽力出現問題,接著出現了顱內感染,差點危及生命

只是用棉籤掏了一下耳朵,怎麼就住院了?

很多人都會有掏耳朵的習慣,但是掏完之後覺得耳朵越掏越癢,有時還忍不住用手指甲去摳。也有一些朋友外耳道比臉還乾淨,仍然會覺得耳朵癢。如果遇見這種情況,首先應分辨耳朵發癢的原因。

耳朵發癢的原因

大部分人的認為耳朵癢是因為耳屎多了,其實並不是這樣的,耳朵癢和耳屎多並沒有必然的關係。耳朵發癢可能是由於以下幾種原因引起:

1. 細菌感染

外耳道炎的致病菌多為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或變形球菌、綠膿球菌,這些病菌都會導致外耳道出現皮膚髮紅、發癢,甚至有膿性分泌物等出現。

只是用棉籤掏了一下耳朵,怎麼就住院了?

2. 真菌感染

多雨季節、游泳、泡澡、洗頭後,耳道皮膚變得溫暖潮溼,這給真菌提供了一個非常適宜的生長環境。像麴黴菌、念珠菌等真菌在耳道中生長到一定程度,就會刺激耳道皮膚表層,使耳道出現類似足癬樣的瘙癢感。

3. 炎性病變

中耳炎的發生會使人的耳部出現膿液流出現象,流出的膿液刺激皮膚會導致一定程度的耳道瘙癢,需引起注意。

4. 過敏反應

當個體出現過敏症狀時,外耳道會受到影響出現癢感,忍不住地想去掏耳朵。

比如,蟎蟲過敏引起的過敏性鼻炎也可能出現耳朵癢,這是過敏性鼻炎影響到耳朵的症狀。

再比如,常吃母乳的嬰幼兒因皮膚接觸母乳後受到刺激,產生耳朵局部皮膚的溼疹,也會出現耳道發癢。

5. 耳道異物

外耳道異物容易刺激外耳道皮膚出現繼發性炎症,造成耳道發癢。不管是兒童將玩具塞進外耳道,還是成人外耳道爬進小蟲,這樣的新聞屢見不鮮。

只是用棉籤掏了一下耳朵,怎麼就住院了?

6. 慢性疾病

比如糖尿病、皮膚乾燥、慢性腎病等引起的瘙癢,尤其尿毒症引起的全身性的皮膚瘙癢,通常也會導致耳道奇癢。

頻繁掏耳朵的危害

耳屎為外耳道耵聹腺分泌的一種油脂,是人體的正常分泌物,有抗菌和保持外耳道自淨的作用。如果頻繁掏耳朵,會對我們的耳朵有什麼危害呢?

只是用棉籤掏了一下耳朵,怎麼就住院了?

1、不僅會造成外耳道皮膚損傷、發炎、粗糙增厚,還會增加耵聹分泌,甚至引起外耳道炎或溼疹等疾病;

2、無法自行排出的耵聹一般都比較堅硬或所處位置較深,頻繁掏耳朵很可能將耵聹推入耳道更深處,結果是引發耵聹栓塞,以及眩暈、耳鳴、聽力減退、反射性咳嗽等不適感,甚至對耳道造成永久損傷;

3、掏耳朵的工具都有很多肉眼看不見的細菌、真菌,在人體免疫低下時,就會引發感染。由於耳朵和腦組織很近,很可能由外耳道感染、中耳炎誘發化膿性腦膜炎、腦膿腫等併發症

如何應對耳朵發癢

正常的耳屎能隨著我們的身體運動、牙齒咀嚼等自行排出體外,不需要特意掏耳朵或清理。當然,我們也可能遇到無法自行排出的耵聹,比如,位置較深或比較堅硬。

醫生建議選擇滴耳劑,如過氧化氫、嬰兒油、甘油、礦物油等,

將1-2滴滴入耳道內並保持1-2分鐘,每日2次,睡前滴耳最佳。通常耳垢會在兩週之內自己排出。如果採用以上辦法仍無法排除耳垢,或耳垢導致了疼痛或聽力喪失,則需要及時到醫院請求專業幫助。

除此之外,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方法可以防治耳朵發癢情況呢?

1.避免耳朵進水

在游泳、洗澡、洗頭時,要注意不要讓耳朵進水,進水要立即擦拭乾,否則容易引起耳朵發炎。

2.定期檢查耳朵

耳朵如有不適感,應該定期去專業的耳鼻喉科室,請專業醫生進行檢查,不要自己盲目處理。

3.避免耳部疾病

對於其他引起皮膚髮癢的慢性疾病要及時治療。身體出現發燒、炎症等情況要及時就醫處理,不然很容易誘發中耳炎。

4.戒掉掏耳惡習

有些人因為掏耳朵很舒服,沒事總喜歡掏掏耳朵,其實這種習慣是有害無利的,要及早戒除。

只是用棉籤掏了一下耳朵,怎麼就住院了?

所以,快放下手中的棉籤,

耳朵不是你想掏就隨便能掏的!

有耳垢是正常的,

因為它是耳道內膜的最佳保護屏障,

千萬不要再嫌棄它啦!

快醫君提醒:

當出現耳朵發癢卻什麼也掏不出來的情況時,除了需要警惕是否存在不良的掏耳朵習慣,還應注意自身是否存在某些疾病。如若有疾病的存在,則需儘快採取有效措施對病情進行控制,才能從根本上治療耳朵發癢的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