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發佈近1100例新冠肺炎臨床數據!一半以上確診時無發熱!

今天,泰山北斗鍾南山院士,帶領中國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專家組,發佈了

涉及全國31個省級行政區,552家醫院收治的,近1100例NCP患者的臨床分析!

鍾南山發佈近1100例新冠肺炎臨床數據!一半以上確診時無發熱!


這次分析發表在預印本網站Medrxiv上,它不僅是迄今為止患者規模最大的分析,還提供了患者臨床表現、潛伏期、診斷準確率、預後相關因素等許多方面的內容,信息量相當大。下面奇點糕就帶大家逐一解讀吧。

首先來從整體上看患者群體。這接近1100例患者,是各地醫院截至1月29日列入本次回顧性分析的病例,不過算平均數的話,1100/552,也就是一所醫院兩例。

按地域來看,這次分析的大頭還是來自疫情中心的武漢和湖北,其中武漢金銀潭醫院佔到了132例,武漢協和醫院有55例。除了溫州、深圳等確診病例較多的城市,大多數湖北省外的醫院只列入了1例患者,而有2%屬於醫護人員感染。

在流行病學史上,只有約1.2%的患者14天內有野生動物接觸史(包括直接接觸動物和去過野生動物市場),

這又是疫情早期就存在人傳人的有力證據。此外31.3%的患者近期去過武漢,71.8%的患者與來自武漢的人存在接觸

這些患者的潛伏期中位數是3天,但報告的最長潛伏期,達到了24天!雖說這可能屬於患者自行報告導致的偏差,但看來也不能低估新型冠狀病毒的潛伏能力。

鍾南山發佈近1100例新冠肺炎臨床數據!一半以上確診時無發熱!


三列數據分別是患者整體、非重症患者和重症患者的狀況,以下同

然後是具體的患者特徵。患者的中位年齡為47歲,只有不到1%是兒童和青少年,男女比例約為59:41。約四分之一的患者存在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礎疾病,有吸菸史的患者佔比不足15%

重症患者共有173例,佔比達到15.7%,和此前世衛組織公佈的數據基本一致。目前有55名患者已經治癒出院,15名不幸去世,患者病死率為1.4%,大多數患者仍住院治療。此外,治療過程中收入ICU的有55例,佔患者整體的5%

在患者的臨床表現上,

分別有87.9%和67.7%的患者,在住院治療期間報告了發熱和咳嗽症狀,此外咳痰、乏力、氣促、頭痛、咽痛等肺炎的常見症狀也比較多見,而嘔吐(5.0%)和腹瀉(3.7%)比較少見

鍾南山發佈近1100例新冠肺炎臨床數據!一半以上確診時無發熱!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些患者入院時,只有43.1%的患者當時就在發熱,更多的患者是在住院期間發熱的而同屬冠狀病毒致病的SARS和中東呼吸綜合徵(MERS),患者確診時幾乎全部存在發熱症狀,不發熱的只有1-2%[2]!

這意味著什麼呢?用論文裡專家們的話說,假如在疫情防控當中,對疑似病例的排查只通過測體溫進行,就可能“遺漏大量不發熱的患者”!所以復工之後,大家也還是要在防護上慎之又慎,不要抱僥倖心理啊。

說到排查患者,對此前爭論的“用CT還是用核酸試劑盒”,分析也側面給出了答案:在入院接受CT檢查時,76.4%的患者呈現了肺炎表現,主要為毛玻璃樣陰影(50%)和雙肺斑片狀陰影(46.4%),絕大多數重症患者都能以此確診

鍾南山發佈近1100例新冠肺炎臨床數據!一半以上確診時無發熱!


重症患者和非重症患者的CT結果對比

對於影像學檢查中未呈現肺炎表現的患者,也可以結合症狀和核酸試劑盒進行確診,通過這種途徑確診的患者,在非重症患者當中約有23.9%,重症患者則有5.2%。

跟此前專家表態“確診患者中,核酸檢測的陽性率約為30-50%”一比,看來還是CT好。如果把CT檢查、核酸試劑盒和臨床症狀結合在一起,那麼從分析中的數據來看,確診的準確率就能達到97%了

再來看實驗室檢查,82.1%的患者出現了淋巴細胞計數偏低,此外還有36.2%和33.7%的患者,血小板和白細胞計數偏低。在生化各項檢測上,D-二聚體、乳酸脫氫酶、C-反應蛋白、肝酶兩項這些指標,是主要的異常結果。

鍾南山發佈近1100例新冠肺炎臨床數據!一半以上確診時無發熱!


跟昨天的報告比,大同小異吧

接下來是對患者採取的治療,氧療、機械通氣、經驗性使用抗生素和奧司他韋抗病毒,是目前使用的主要手段

。此外免疫球蛋白輸注、人工肺ECMO等手段,也被用到了一線當中。

不過仍然有18.6%的患者,接受了糖皮質激素治療,重症患者的使用比例達到44.5%,顯著高於非重症患者的13.7%。只是對於這一療法的價值爭議,奇點糕也在昨天解讀《柳葉刀》社論時有所提及。

鍾南山發佈近1100例新冠肺炎臨床數據!一半以上確診時無發熱!


由於大多數患者仍在住院治療,目前的數據還不足以分析與研究主要終點,即收入ICU、需要機械通氣、病死三大結局相關的因素,但初步數據顯示,白細胞計數降至4x10^9/L以下、肺部X線檢查提示間質病變,可能提示患者預後不佳

總結起來,鍾南山院士帶領的專家組認為,本次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病死率雖然比MERS和SARS偏低,但臨床特徵整體相似,傳播也更加迅速,尤其是存在聚集性疫情和症狀不典型傳播的情況,也不能排除存在“超級傳播者”。

而此前存在爭議的糞-口傳播途徑,也通過糞便樣本檢測、肛拭子等途徑得到了初步證實,上述兩項檢查分別有4例患者呈現陽性。此外在論文中,還提到了一例患者消化道潰瘍發作後,從食管糜爛部位檢出病毒的案例。

鍾南山發佈近1100例新冠肺炎臨床數據!一半以上確診時無發熱!


直接對比NCP、SARS、MERS和季節性流感

雖然本次分析報告的患者病死率僅為1.4%,但畢竟這是截至1月29日的數據,隨著疫情進展會有變化。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更多的傳播途徑,也意味著抗擊疫情仍然任務艱鉅,大家都不能掉以輕心。

希望疫情早點過去,拐點早點到來,特效藥早點出現!

1.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2.06.20020974v1.full

2.Zumla A, Hui D S, Perlman S. 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J]. The Lancet, 2015, 386(9997): 995-100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