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的青春,沒有在漸行漸遠?

光陰的逝去,不是一瞬間,我們便以為青春會永駐。

1

網絡上科比逝世的消息還在持續升溫,有人追溯科比的一生,以緬懷這顆早逝的巨星,有人偷偷下架科比相關的商品,有人開始懷念那些科比陪伴著的青春。

當一種早已成為生命印記的東西逝去時,人們才會感受到時間的流逝,感到昨天和今天之間那一條無底的鴻溝。

那天早上,睡意朦朧的我擦了擦眼睛,手機剛連上WiFi,一條科比出事的資訊推開鎖屏,跳到了眼前,趕緊打開瀏覽器查看,幾經證實,科比的離開成了石錘。


於我,並不算是科比的鐵粉,只是幾十個鐵粉的朋友。

誰的青春,沒有在漸行漸遠?


躺在床上,想起了一幕幕中學時代的往事:

三五個皮膚黝黑的少年趁著大課間,跑去操場模仿科比的動作,放學路上,爭論不休的賽事,每到週末就被圍得水洩不通的籃球場...

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啊,註定是自己睜眼看世界,自己閉上眼離開,姑且還沒有同生共死的人,沒有誰能陪伴誰,走完全程。

能留下的,不過是一種精神,去無限地影響別人,指引別人。

科比已不在,但是那種“凌晨四點半”的拼搏精神,將會陪伴我們一生。

即便,我們的青春,已化為一堆灰燼。

2

溫水能煮死青蛙,過於平淡的日子裡,我們不容易感受到生命的脈搏。

我們的一代偉人,曾在一場大雪後,登上高處,面對盡收眼底的蒼茫的一片雪白。

暢吟道:“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那是在激盪青春裡不羈的蔑視,歲月留不住青春,於是他把青春永遠的留在了人民群眾的心底。


誰的青春,沒有在漸行漸遠?


意外墜落舞臺的黃家駒,抑鬱自殺的張國榮,因疾而終的李小龍。

這些人論生活的年代,足已是我們的叔叔輩,但是他們的青春,永遠定格在人們的腦海裡。


不是他們的英年早逝,更多的是充滿傳奇色彩的青春,更多的是他們奮鬥而來的才華。

金錢,如此珍貴,無非就是因為花掉它是一瞬間的事。

任何感情上的陪伴,有時候很廉價,那是因為一直不離不棄,年輕的陽光似乎總是每天都會懶懶散散地來到,那是因為日復一日,毫無波瀾的湖面、一成不變的事物總是庸俗。

每當生活的一部分離去,我才聽到生活的脈搏,才明白橋底下潺潺的流水,就是青春。


更多內容: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