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制止孩子越想做,家長警惕“白熊效應”,讓孩子遠離“白熊”

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乖巧可愛,乖乖聽爸爸媽媽們的話,但是一般來說這樣的願望都不會實現。因為小孩子都是調皮的,特別是對於男孩子來說,他們在小的時候就會經常給家裡闖禍,家長們不停的教育他們,但是這些調皮的孩子好像根本不把家長的話放在心上,依舊不停的吵鬧,甚至越制止,他們吵鬧的越厲害。很多家長面對這些調皮的孩子根本就束手無策,不知道應該怎麼做才好。

這些孩子都年紀尚小,但是已經有了青春期的症狀,那就是逆反心理十分的嚴重,家長越是不讓他們做什麼事,他們就偏要做。家長們都非常擔心,是不是這樣的症狀不應該出現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其實,家長不必過度的擔心,這都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存在的正常情況。有一個著名的心理學效應——白熊效應,可以解釋孩子們的這些行為動機。

越制止孩子越想做,家長警惕“白熊效應”,讓孩子遠離“白熊”

什麼是白熊效應呢?

白熊效應主要就是指反彈的效應,就是隻令人下達了一個禁止的指令,那麼接受人的腦海當中就會自然的浮現所要禁止的事項。這個效應是由美國的著名心理學家魏格納提出來的,他通過一個實驗讓人們直觀地感受到了白熊效應的影響。他將參與實驗的人放在一個空白的屋子裡,然後給這組實驗人下達了一個指令,那就是不要想象白熊,但是通過實驗者的腦電波測試發現,即便是科學家下達了不要想象白熊的指令,這些實驗人員依舊會不自覺地在腦海中浮現白熊的影像。

這其實是人體的自然反應,如果人們接收到一個抑制某個念頭的指令,那麼大腦就會下意識的尋找自己的腦海中是否存在這個念頭。其實在人們的生活中也經常受到白熊效應的影響,比如一個人特別想忘記一件讓他痛苦的事情,但是越想忘記,這件事就在他的腦海中越來越清晰,很多抑鬱症患者都是受到白熊效應的影響,才患上了心理疾病。

其實要想真正的遺忘一件事情,最好的辦法就是不去觸碰他們,家長教育孩子也是一樣。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能一直用禁止或者是強硬的語氣讓孩子感覺到壓迫感,這樣他們就會不自覺的對這種壓迫進行反抗。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家長多對他們進行正面的引導,比如家長在讓小朋友做一件什麼事情的時候,要經常對他們說,如果做這件事會給他們帶來什麼樣的好處,而不應該灌輸給他們如果這件事情不做,就會帶來什麼樣不好的效果。

越制止孩子越想做,家長警惕“白熊效應”,讓孩子遠離“白熊”

家長的哪些行為最容易讓孩子受到白熊效應的影響呢?

一,永遠不停止的嘮叨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遇到什麼事情都不要嘮叨,孩子很多事情說一遍兩遍孩子就能夠聽懂,不要將孩子看成一個非常不懂事的孩子。如果家長在生活當中不停止的嘮叨,不僅會讓孩子覺得爸爸媽媽說的話沒有分量,他們也會習慣於這種不停止地督促,以後如果家長某些話只說一遍或者是兩遍,這些孩子根本就不會聽。

其次,嘮叨還會讓孩子產生煩躁的心裡,他們因為不願意聽家長嘮叨就會遇到任何事情都不願意跟家長溝通,這樣就會導致孩子在長大之後逆反心理非常的嚴重,與家長之間的關係也會越來越冷淡。

二,不停止的批評

既然養育孩子是家長的責任,那麼家長就應該知道孩子都是會犯錯誤的,世界上沒有不犯錯誤的孩子。很多時候孩子只是犯了一個很小的錯誤,家長這個時候只需要提醒他們注意就可以了,而不是遇到任何事情只會批評孩子。家長一直不停散發出來的這些負面情緒,也會在無形當中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他們會逐漸從一個樂觀自信的小孩變成一個自卑的孩子。這樣的自卑情緒導致的只有兩個結果,這些孩子要不是一直墮落下去,要不就是突然爆發,逆反心理格外的嚴重。

越制止孩子越想做,家長警惕“白熊效應”,讓孩子遠離“白熊”


家長應當怎樣做才能避免讓孩子產生白熊效應呢?

一,教育孩子是直奔主題

反覆的嘮叨,似乎是家長們的絕招。但是孩子們卻非常討厭父母使用這一招,其實這一招對於教育孩子並不是實用的。因為嘮叨不僅會讓家長的注意力分散,說到最後他們根本不知道因為什麼才教育孩子的,而且還會讓孩子抓不到重點,讓孩子不知道家長要讓他們懂得什麼道理,而只是覺得內心煩躁,這樣的嘮叨對孩子和家長都沒有任何的益處。所以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應當學會乾脆利落的指出孩子的錯誤,引導他們改正錯誤或者是和他們一起找到做事情的正確方法。一旦孩子承認錯誤改正錯誤了,這件事就算結束,不要再不停止的給孩子灌輸一些奇怪的思想,讓孩子們失去了焦點。

二,不要提及負面信息

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好像都習慣於告訴他們不要做什麼事情,這無形當中就給孩子們灌輸了一個錯誤的行為,這就會激發孩子大腦中的白熊,讓他們產生好奇心。還有一些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喜歡翻舊賬,喜歡把孩子做過的錯事都拿出來說一遍,這樣時本來就已經忘記或者是已經糾正的行為又在孩子的腦海中浮現一遍,這樣的教育方式完全起到了反作用。

越制止孩子越想做,家長警惕“白熊效應”,讓孩子遠離“白熊”

所以白熊效應告訴家長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直截了當,不要採用迂迴的戰術,平等的交流和溝通才能讓孩子健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