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業的未來居然是非洲


據瞭解,埃塞爾比亞服裝行業工人的平均工資是該行業的全球最低水平,這也使其成為全球服裝業的聚焦市場。


服裝業的未來居然是非洲


埃塞也建立了自己的服裝工業園,吸引著各大服裝企業,國際巨頭H&M、Tesco、Primark等企業都選擇了從埃塞俄比亞採購。因為該國沒有最低月薪限制,對於不熟練的工人,月薪僅僅是35到40美元,明顯比緬甸的低很多。這些外國服裝商們在非洲國家非常受歡迎,他們也因當地豐富的廉價勞動力和能源獲利頗多。肯尼亞的服裝產業也正在發展,雖然該國的月薪大約120美元,但政府以豐富的獎勵吸引這些外商。

隨著全球服裝工業比較優勢進一步向非洲傾斜,非洲被認為將接替中國成為新的“世界工廠”,非洲也正成為中國紡織企業“走出去”的重點市場。

服裝業的未來居然是非洲



世界紡織品服裝市場的主要參與者以及棉花市場的重要客戶,主要是來自亞洲,其中中國佔比較大,非洲也是重要產棉區之一。隨著中非合作的不斷推進,很多中國企業進入非洲,為非洲東南部國家帶來了先進的技術與管理方式,有助於提升當地生產流(更多資訊關注頭條號:快看時尚)程;並嘗試將大規模服裝生產過程,實現服裝產業及其相關配套產業整體轉移到非洲東南部。

與此同時,非洲離歐美的市場近,又有著重要的產棉區,客商也都"很好合作"。與東亞和東南亞國家相比,東非國家除了勞動力廉價以外,把服裝運輸到歐洲或美國的費用更低。此外,2000年非洲國家與美國簽訂了特殊貿易協定,美國服裝進入非洲市場是免稅的。隨著非洲當地棉花產業的發展,可以採購本地資源進一步降低成本。


服裝業的未來居然是非洲

出於對非洲產業發展前景的考量,眾多品牌已經落腳非洲,在肯尼亞、埃塞俄比亞、烏干達等國家加大投資。但產業鏈不完善、專業人才缺乏和產品附加值低等問題,同樣阻礙著該地區的紡織服裝業發展之路。

如何翻越這些困難,是非洲創業者們必須注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