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也可以是一支“抗疫”生力軍

從來沒有哪一次事件,可以來得和新型肺炎一樣,以最初每天,每半天,到現在每小時、甚至每幾分鐘的變化頻率,來刷新我們的認知。提筆想寫點東西,卻意識到也許當我完成寫作時,大多數信息會變得褪色,甚至阻礙大家的認知。於是我嘗試尋找變化中的“不變”來減少心裡的失衡感。

孩子,也可以是一支“抗疫”生力軍

我們對疾病的認識在快速變化,我們對某些行政決策從信任到質疑再到迷惑,我們的心情也在明朗和動搖之間不斷切換。未知看似遠遠多於已知。但慶幸的是,還有很多“不變”的事情像定海神針一樣牢牢撐著我們,比如鍾老爺子親自掛帥戰勝病毒的信心,除夕之夜醫者逆行奔赴戰場的決心,還有我們普通人齊心齊力選擇春節宅家 “六親不認” 的恆心。這些,足以讓我們雖慌卻不亂,雖有失望但也有期盼。

我們還能做些什麼,讓這個“無前例”的新年,多一些可以改變的烙印?

別忘了,我們身邊還有一支被忽略的生力軍 - 孩子。這個時候,我們如果能引導孩子做好三件事情,就能為這次防控戰役做出貢獻。

孩子,也可以是一支“抗疫”生力軍

1.

我們小時候,都會在課堂上描述自己的理想。那時,人人都想做“科學家”、“解放軍”、“外交官”...。這些職業雖高尚且令人崇敬,卻並沒有驅動大多數人為學習、為事業變得“永不熄火”,因為小時候的我們對科學家,解放軍的理解受限於課本、電視等傳統媒介的“統一”話術。可事實上,這些“標準化”人設的宣傳,和我們的生活之間存在著一些說不清的距離感和不真實感。多年後的現在,互聯網傳播的形式和力度早已突破了時空、代溝等帶來的障礙,讓孩子更容易理解生命的力量就是“破土而出”、“逆流而上”。有了父母的順勢引導,誰說 “80多歲的鐘南山” 不能成為 “5歲孩童” 心目中的 “萊德隊長” 呢?

孩子,也可以是一支“抗疫”生力軍

這是一個引導孩子正確“追星”的機會。在這個流量當道、思考缺失的年代,為孩子挑選一個“適合”的偶像至關重要,因為孩子是最強的模仿者。只不過,他們的模仿方式常常被我們忽略,卻又讓我們驚喜。

還記得19年國慶天安門閱兵典禮時,我打開電視讓孩子觀看這一“空前盛況”,並滔滔不絕地為他講述新中國成立史和奮鬥史,但孩子只顧著玩他的一堆玩具。當我感到一絲失望時,孩子竟然用小手指著桌上擺滿的玩具,“看,我為中國搭建的軍隊方陣怎麼樣?”

孩子,也可以是一支“抗疫”生力軍

面對幼小懵懂的孩子,我們可以告訴他們,這一次,汪汪救援隊來到了中國的武漢。面對大一點的孩子,我們可以讓他們直觀地瞭解這樣一個由科學家、解放軍、醫護人員等組成的“中國英雄聯盟”。在這個聯盟裡,“科學家”快速揪出了病毒的幕後真兇,並研製出識別病毒的“神奇”盒子;“解放軍”三軍集結,義無反顧奔赴疫區;“醫護人員”爭分奪秒,跟時間賽跑,跟病毒爭奪生命......這一條又一條滾燙、鮮活、振奮人心的消息,早已超越我們小時候對科學家和解放軍的“二維”認知。

孩子,也可以是一支“抗疫”生力軍

我們為什麼學習?我們為誰而學習?我們為什麼要做科學家和解放軍?這些,就是最好的參考答案。“為什麼這是你的理想?”比“你的理想是什麼?”更重要。

2.

在我的留言後臺,家長常有抱怨,孩子飯前不愛洗手,睡前不愛洗漱,就算軟硬兼施,也鮮有成效。我反問他們,小豬佩奇最愛的是什麼?答案顯而易見,是 “跳泥坑”。孩子天生與大自然為伍,天為蓋,地為床,滿地撒歡只是人類最初的本性,因此家長教導孩子養成“愛乾淨”、“愛整潔”的習慣註定是一個圍追堵截、失聲失控的過程。

而這次疫情傳播,家長若能以身作則、積極引導,就能成為孩子最有效的榜樣和教材。

孩子,也可以是一支“抗疫”生力軍

生活,永遠是最好的老師。

當我們教導孩子注意衛生、保持乾淨時,我們往往將注意力放在督促和說教上,而放棄了自我執行和演繹。有多少次,我們玩好手機,一邊叫著孩子趕快洗手,一邊開始直接用餐。

孩子,是最靈敏的感知者和觀察者。也許他們並不知道新型肺炎是什麼,但他們能感受到大人洗手更頻繁了,出門戴口罩了,外出減少了。雖然他們並不一定完全清楚這個時候勤洗手意味著什麼,但他們會不自覺地模仿大人的行為,並逐漸讓這種行為內化為一種習慣。

3.

孩子的世界,不應該只有童話和鮮花;孩子的世界,不應該只被保護。在我們生存和成長的土地上,既有拯救我們的 “超級英雄”,也有無能為力的 “戰敗者”。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一生平安喜樂,但苦難卻是人類為了生存和長壽必須付出的代價。誰都不能保證在他們今後的人生裡,不會再次遭遇同樣事件的回襲,但更重要的是,讓孩子正確地認識一個真實的世界,並讓他們力所能及地參與其中。這樣的成長方式,才能讓他們從備受保護的虛擬環境裡勇敢地站出來,成為真正保護這個世界的未來生力軍。

孩子,也可以是一支“抗疫”生力軍

寫在最後

當我真的完成寫作時,猛然發現孩子已經在家裡整整呆了三天。腦子裡正飛速掃描可以外出放風的地點,無意間卻瞟到孩子自娛自樂搭建的水陸空交通工具。慶幸著孩子的心情並沒有受到不能外出的影響,耳邊卻傳來了他甩給我的一個無比正經的問題。“媽媽,你說我是用警車運送口罩到武漢好,還是用直升機啊?”

孩子,也可以是一支“抗疫”生力軍

除第4張和第8張圖片,其它圖片均來自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