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東關街,十里揚州路

“春風十里揚州路,捲上珠簾總不如”

杜牧的詩,不禁讓人油然想起一千多年前唐代揚州的詩性飛揚與市廛華美。現今揚州,只有東關街稱得上名至實歸。

揚州有五百多條縱橫交錯的街巷,最古老最繁華的也是東關街。東關街位於古城揚州東北角,因為街道由西向東直抵東關城門,或者說直抵東關古渡,故名東關街。到此一遊,你會發覺東關街是一部耐人尋味的線裝書,濃縮了揚州的千年歷史與萬種風情。

一條東關街,十里揚州路

這裡有魚骨狀街巷體系,有夾巷、支巷、串巷,或長或短、或寬或窄、或直或彎,迴環反覆,首尾相連,內外相通;這裡有唐宋城址,有明清會館,有古渡牌坊,有官府衙門,有高官宅第,有富商家園,有英雄故居,有才子逸事,有佳人芳蹤,有市井民俗,有百年商號,有祖傳秘方……

這裡曾是運河沿線最為活躍的商貿往來和文化交流集聚地,保持和沿襲了明清時代的傳統風貌;是運河文化與鹽商文化的發祥地和展示窗口,見證了揚州城市發展演變。2012年7月,東關街又翻開新頁,“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金字招牌掛上了東門城樓,成為揚州古城旅遊的熱線。

逸圃

逸圃是清末民初惠餘錢莊老闆李鶴生締建的家園。抗日戰爭時期,逸圃曾被顏秀武據為己有。《揚州市志》幾乎沒有關於李鶴生的文字記載,其生平像謎一樣鮮為人知。傳說,李鶴生祖上就有逸圃,宋代著名詩人曾豐曾經光臨,並作《逸圃》一詩,詩曰:

莫空勞晚景,寧小負清時。

天下復何事,漢陰殊不知。

桔槔時俯仰,畲插幾盈虧。

吾策未為得,渠言得策誰?

還有一說,李鶴生見曾豐《逸圃》一詩頗合其意,故將家園命名為逸圃。


一條東關街,十里揚州路

未進逸圃,遠遠就看見逸圃高高的門樓,上面鑲嵌著精美的磚雕,磚雕分為春夏秋冬四塊,圖案十分生動形象。走進逸圃,發現裡面的建築雕樑畫棟,峻宇彫牆,特別引人注目的是正對大門的花園。揚州的住宅園林,多為前宅後園,但逸圃是西宅東園,別具一格。沿著青石甬道進入逸圃,映入眼簾的首先是八角形大門,上額鐫刻隸書“逸圃”二字。八角門後更是別有洞天。湖石假山貼牆而築,迤邐花廳,壁巖森嚴,與花牆形成虛實對比,山石間有花木點綴。逸圃雖小,但是假山多,亭廊多,有假山上建亭的,假山連接亭廊的,更有亭廊“飄逸”在山巔半空中,如夢似幻,又近在眼前。六進住宅與園平行,開門見山,如此佈局,實屬罕見。

一條東關街,十里揚州路

個園

個者,竹葉也。園主是清朝兩淮鹽總黃至筠(1770—1838)。“筠”是竹子的雅稱之一,從他的名字可知他的情趣。他在園內廣植秀竹,暗合了袁枚“月映竹成千個字”(《隨園詩話》)詩意,就連園名也取“竹”字的半邊,可見園主的心智。

一進大門,闖進視野的就是大片檀欒的竹林,路屈其中,竹影篩陰。這裡植有各種各樣的竹子,有斑竹、紫竹、苦竹、晏竹、龜鱉竹、羅漢竹……整個園子以宜雨軒為中心,別具匠心地構築了四季可觀的山色——在竹叢中,設置石綠斑駁的石筍,狀出“雨後春筍”之意。花壇為太湖石,形態各異,造型別致,儼然十二生肖。這幅別開生面的“竹石圖”,極其巧妙地點破“春山”主題,同時昭示遊人:春景雖好易流逝。


一條東關街,十里揚州路

夏山亦由玲瓏剔透的太湖石疊成。竹木交蔭,附根石竅,蔥蒨醲郁。山前有水池,上有曲橋,橋立有形似魚骨化石的巨石,石身還有三大漏孔,展示了太湖石固有的造型特色——漏、透、皺、瘦。走過曲橋,鑽進洞屋,可見由石隙透入的縷縷陽光,夏季有陣陣清風,令人遍體涼爽。

園東秋山,皆由黃石疊成,山石崢嶸,氣勢雄偉。夕陽斜照,一片金黃,是為秋色。全山立體交通組織極妙,磴道多置洞中,山路崎嶇,時洞時天,時壁時崖,引人入勝。山下植紅楓數株,楓葉似片片晚霞。整個秋山處在黃石與楓葉的氛圍中。


一條東關街,十里揚州路

一條東關街,十里揚州路

園南用白色宣石(即石英石或雪石)堆起的冬山,給人以積雪尚未融化之感。宣石堆成一群“雪獅”,生動別緻,花壇植臘梅數株,地鋪白色冰裂紋版石,“雪山”靠牆,牆面上開三排二十四個尺許大的圓洞,為風音洞。每當北風呼嘯的時候,此洞必然發出哨音,增添了冬季的意境。冬山西牆開有兩個圓形漏窗,可引隔牆春景入院。冬、春二景截然不同又巧妙延續,寓意“冬去春來”。


一條東關街,十里揚州路

胡仲涵故居

東關街三百零六號是民國年間銀行家胡仲涵故居,東靠武當行宮,西接個園,北靠原富春花局,南對街南書屋,其佔地面積一千多平方米,為民國早期建築,保存尚好。胡仲涵是一個神出鬼沒的金融家先在揚州東關街辦錢莊,後到南通開設泰龍錢莊,繼而挺進上海灘,加盟中南銀行,擔任經理。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末,胡仲涵回東關街老家養病,不知所終。

胡仲涵宅第非同尋常人家。揚州豪宅多為兩縱房屋中間設置火巷,而胡仲涵宅第的火巷卻建設在最東邊,房連房、房套房,使得兩縱建築之間關係十分緊密。天井有青石板鋪地,前後間距寬敞,採光充足。東廂置耳門通火巷,正房堂屋和前廳堂地面為方磚鋪地,臥室為架空木地板。除了天花板外,牆壁加之牆板,暗藏許多機關,有暗櫥、暗壁、暗門、暗房和地下室,西套房西板壁還暗連兩間暗房,一般人是很難發現的,暗房西壁有暗門通聯東關街三百一十二號。胡宅的玄妙設計與其身份相稱,也符合大戶人家的心理,並暗合當時不穩的局勢。

一條東關街,十里揚州路

胡氏宅第 攝/行旅人

揚州從漢代至民國一直都是鑄錢之地,併產生過許多極有影響的收藏家。揚州錢幣博物館就設在胡仲涵故居,展品時間跨度上下三千年,從商周海貝到清末制錢,充分展示揚州錢幣鑄造業發展的歷程和中國錢幣文化的內涵。

武當行宮

武當行宮坐落在東關街西段的北側三百號,原名真武廟。明宣德三年(1428)由知府陳貞重建,嘉靖四十三年(1564),安徽人耿氏在真武廟立“武當行宮”碣,用以祈福。咸豐三年(1853),武當行宮幾乎毀於兵燹,只有大殿巍然屹立。光緒年間,海州分司徐紹恆重修。據王軌《真武廟碑記》記載:“周為壁垣,中為殿,前為獻殿,外為門;門內左為紙爐,右為碑亭;殿之旁為廊廡,後為鬥閣,閣左右為廂,庖井俱焉。材木孔良,制度惟堅,塑像金彩,楹丹壁埡,煥然奪目。”可見當年真武廟規模和氣派。

一條東關街,十里揚州路

一條東關街,十里揚州路

武當行宮,真武殿

光緒二十八年(1902),武當行宮辦起了“儀董學堂”。如今,武當行宮佈置了“道教陳列”。山門殿內以圖文展示了中國道教的信仰、禮儀、神仙、人物、經典、組織、文學和藝術,並介紹了中國道教四大名山(武當山、龍虎山、青城山、齊雲山)。中殿簷下懸“真武殿”橫匾,殿中供奉真武大帝像,兩壁佈置有介紹揚州道教符籙神圖說,大殿簷下懸有“武當行宮”橫匾,內供神像。

李長樂故居

逸圃對面是光緒年間直隸提督李長樂故居,現為五福巷四十一號。如今,李長樂故居已經與逸圃、華氏園“三點”連成一片,打造成具有揚州特色的民居式精品文化主題酒店——長樂客棧。

李長樂,字漢春,江蘇盱眙人。因作戰驍勇,三次被授予“巴圖魯”(勇士)稱號,歷任湖北、湖南、直隸提督。光緒十五年(1889)卒於任上,被封為“勤勇大將軍”,歸葬於揚州三道山。他一生富有傳奇色彩,其住宅建築風格也與眾不同。整個建築分為三條軸線,房屋七十餘間。大門坐西朝東,為八字形磚砌門樓,門樓上面是精美的磚雕。從大門進入,可以看到一個寬敞的大院,進入院內,遠眺西南方向,便可以看到一個小開口,走進去,內裡豁然開朗,滿眼春色,這裡便是李長樂故居的小花園。

一條東關街,十里揚州路

長樂客棧

揚州豪宅,花園一般都在最後面,有“後花園”之說,但李長樂故居的花園卻在最南邊,雖然面積不大,但很精緻,尤其假山佈局很有韻味,鵝卵石小道,盛開的鮮花和蔥綠的樹木,給花園增添了生機。李長樂故居院內還設有二道門,二道門向北是火巷,穿過火巷就到了後面的院子;從二道門進入,則是一個天井,天井南側是花廳,北側是一組平房。李長樂故居的東牆是揚州少有的波浪形的“觀音鬥”,頗有特色。

山陝會館

明代中葉,大批晉商、秦商、徽商紛至沓來揚州業鹽,以至“秦腔歙語滿街巷”,也就是說,當時揚州鹽商大多來自山西、陝西和徽州。可以說,山陝會館是揚州鹽運史的里程碑。會館佔地面積約三千平方米,是晉商、秦商在揚州業鹽時設立的會館,也是揚州最早鹽商會館之一。

一條東關街,十里揚州路

攝/遇見挺好

在剪刀巷北牆上,目前尚能清晰地看到刻有“山陝會館”字樣的西牆界碑石,偌大的深宅大院,高高的圍牆,讓人頓覺浮華如夢。站在這座揚州最早的鹽商會館門樓前,目前所看到的全部內容,似乎就是斑駁和衰敗。從旁邊腮牆古樸、簡潔、盈尺方磚嵌斜角錦形制看,此會館屬清早期建築,具有明顯的山西門牆風格。鹽業發展的重要標誌就是會館的設立,初始為聯絡同鄉感情,後來發展成為維護同行或同鄉利益、與官府打交道的組織。

明弘治五年(1492),戶部尚書葉淇變法,改開中法為折色制,遂將本色(糧食)中鹽改為折色(銀兩)中鹽,為徽商經營鹽業帶來了方便,徽商經營鹽業的人也愈來愈多。由於兩淮鹽場在當時產鹽最多,鹽利最大,因而徽商近水樓臺先得月。儘管晉商、秦商財大氣粗,不願服輸,但是他們遠離故土,難免心有餘而力不足,其地位也只能屈居於徽商之下了。從此,晉商、秦商之所以在揚州敗下陣來秦商走了,晉商也走了!攜帶著白花花的銀子,他們灰溜溜地回家了,卻把黑黢黢的背影留在了揚州,不可避免地成為歷史的陳跡……


一條東關街,十里揚州路

馥園

清康熙南巡揚州時,揚州香粉被隨從帶進皇宮,大受后妃的歡迎。嘉慶道光年間,揚州香粉作為貢品暢銷京都。道光十年(1830),後起之秀謝馥春香粉店興起,吸收了揚州香粉業前輩戴、薛兩家之秘方特長,成為百年來揚州香粉業的佼佼者。創始人謝宏業取“謝馥春”為店名,“謝”為姓,漢語中有凋零衰敗之意,故加“馥春”二字,“馥”字意為馥郁芬芳,並與“復”字諧音,與“春”字相連,既寓回春之意青春永駐。民國四年(1915)榮獲巴拿馬萬博會大獎。傳統產品鴨蛋粉、冰麝油及香件(譽稱東方固體香水),通稱謝馥春“三絕”。謝馥春傳統產品分香、粉、油三大類,鴨蛋粉最具代表性,有“天下香粉莫如揚州”的美譽。

一條東關街,十里揚州路

馥園是一處住宅、園林、作坊三合一的建築群,現已對外開放。馥園有東西兩個院落,房間不大但簡潔明亮,體現了當年主人勤儉治家的風範。馥園東北為園林的主體建築粉黛樓,一樓為“謝馥春館”,展示了源遠流長的揚州粉黛史和“香、粉、油”三絕及獲巴拿馬萬博會殊榮等,二樓展覽“千秋粉黛”,以十二位揚州美女為線索,展現了揚州從古到今的美妝文化。如今的謝馥春在保持名牌傳統特色的前提下改革落後工藝,講究科學方法,運用現代化的高科技手段,生產出一批批頗受廣大女性喜愛的化妝品,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讚譽。

━ ━ ━ ━ ━

蹀躞東關街,走幾步就會看到一個古蹟,走幾步就會聽到一些故事,時時能感受到濃郁的歷史氛圍。固然,東關街有茶館,有飯店,有商行,有工廠,有戲園,有旅社,有澡堂,但她所擁有的不僅僅是這些東西。今日東關街仍是揚州商業重地,彙集了當地傳統色彩濃厚的手工藝、特色小吃和商業老字號。據不完全統計,全街共有個體工商戶二百三十多家。

一條東關街,十里揚州路

如今,街巷內有礙觀瞻的建築均被拆除,屋面恢復了傳統的小瓦,路面恢復了原來的青石板,商家鋁合金捲簾門又換成了木門,並且統一安裝了仿古街燈,沉寂多年的景點已經陸續修復開放……東關街沒有高樓大廈,沒有車水馬龍,到處洋溢著古色古香、古風古韻,與其說是一條繁華的商業街,不如說是一條豐厚的文化街。東關街是一本打開的書,我們從中可以看到她的抱負。

長按下圖二維碼,閱讀最新“方誌江蘇”文章

一條東關街,十里揚州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