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到底要不要請催乳師開奶啊?

一位媽媽問到這樣一個問題:

媽媽:“馬醫生,我是剖宮產的,產後幾天可以開奶?”

我:"不好意思,我不大明白你說的是什麼意思。"

媽媽:"就是產後幾天找開奶師來按摩才能有奶?"

媽媽的問題讓我心裡百感交集,大自然界的哺乳動物數不勝數,小貓小狗,小牛小羊,哪一種不是寶寶出生後就能夠自己找到媽媽的乳房開始吃奶?

哪一種哺乳動物的寶寶出生後,需要有人把它抱到媽媽胸前才能吃到奶?

哪一種哺乳動物的媽媽需要有開奶師來幫她按摩開奶後,她才會有奶?

而我們人類作為最高等的哺乳動物,已經淪落到產後媽媽一定要等著開奶師按摩後才有奶,之前只能餵奶粉的地步了。可是,真相真的是這樣的嗎?

不是!

作為哺乳動物的一個支系,人類的媽媽在懷孕時乳房就已經在為產後的哺乳做準備了,乳房在孕中期就具有了哺乳的能力,產後媽媽立即就有乳汁哺乳自己的寶寶。懷孕生育和哺乳,都是女性與生俱來的能力。

下面,我們來詳細瞭解一下泌乳的機理吧~

媽媽什麼時候會有奶?

泌乳I期(又叫分泌分化期):是指乳腺腺泡的乳腺上皮細胞分化成具有分泌乳汁功能的乳腺細胞。

這個時期從孕中期(16周)左右開始,一直到產後30-40小時左右。乳房已經有了產生乳汁的能力,但是因為媽媽體內的孕激素抑制了泌乳素的作用,所以不會有大量乳汁產生。

這個時期產生的乳汁雖然少,但卻彌足珍貴,被稱為“初乳”,當中含有及其豐富的免疫因子,為初生寶寶提供周全的免疫保護。

媽媽什麼時候會有大量乳汁產生?

泌乳II期(又叫分泌活化期):大約是產後30-40小時以後開始,因為胎兒胎盤的娩出,媽媽體內的孕激素水平明顯下降,泌乳素失去了孕激素的抑制,就開始幹活啦。

媽媽乳房開始有豐富大量乳汁分泌,乳汁成分的濃度也開始發生重大的變化。免疫因子逐漸減少,營養蛋白逐漸增多。這個時候的乳汁被稱為“過渡乳”。

大多數媽媽這個時期都出現在產後2-3天,如果產後72小時還沒有豐富大量乳汁產生,要考慮泌乳II期延遲。

媽媽什麼時候乳汁產量能夠穩定?

產後到底要不要請催乳師開奶啊?


泌乳III期:是泌乳維護期,大約是產後10-14天以後開始,由每隻乳房自控泌乳功能。

乳汁有效排出的多,那麼乳房的產奶量就高,相反,乳汁有效排出的少,那麼乳房的產奶量就低,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奶水不足。這時的乳汁各種蛋白質、微量元素含量慢慢趨於穩定,這個時候的乳汁被稱為“成熟乳“。


開奶師有用嗎?

開奶師、催乳師是最近幾年才出來的一個新行業,但奶真不是催出來或者開出來的。

產後立即就有初乳產生,但因為量很少(其實這是為了跟初生寶寶只有玻璃珠大小的胃來匹配的),很多媽媽和家人可能感覺不到,但你只要看到頭1-2天寶寶在正常排胎便,就說明他的攝入是足夠的。

等到產後2-3天的生理性脹奶期(泌乳II期)過了後,接著就是豐富大量的乳汁產生了。也許你恰好在這個時候找了一個開奶師,所以你覺得奶是她幫你開出來的。

但其實這是一個正常的生理過程,找不找開奶師都會發生。

也許你會說姐不差錢,花幾百元找個開奶師來按摩又會怎樣呢?

首先,如果你真的認為一定要等開奶師來按摩後才有奶,產後不跟寶寶肌膚接觸,不讓寶寶吃母乳,一開始就喂寶寶吃奶粉,自己等著開奶師上門,是不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其次,催乳師市場魚龍混雜,如過你找到一個野路子的開奶師,按摩時讓你疼的死去活來,最後還弄得乳房受傷,發炎,是不是得不償失?


產後母乳餵養的正確打開方式是什麼?

產後立即和寶寶肌膚接觸,母嬰同室,按需哺乳。

產後一小時以內開始和寶寶肌膚接觸,讓寶寶通過自己的方式找到媽媽的乳頭然後吸吮。肌膚接觸至少一小時。

之後,媽媽注意觀察寶寶的神態,一旦寶寶出現了想吃奶的早期信號,比如身軀扭動,手指進入口中時,就開始哺乳。

產後到底要不要請催乳師開奶啊?

不要限定哺乳時間及哺乳次數,剛開始幾天,吸吮次數越多越好,每天至少8-14次。

但一定要注意哺乳的姿勢及寶寶銜乳的方式,否則很容易使媽媽乳頭受傷,且不利於乳汁的移出,造成寶寶的無效吸吮。如果剛開始寶寶吃奶間隔較長(超過2-3小時一次),或是寶寶吸吮不好,可以2-3小時手擠奶一次。


不準備奶粉,寶寶吸不到媽媽的奶大哭怎麼辦?

不要等到寶寶餓得大哭再去喂他,應該是發現哺乳的早期線索的時候就要立刻滿足他。

一個大哭的寶寶是很少願意再認真吃媽媽奶的。

所以如果寶寶大哭,並不一定就是媽媽奶不夠,很有可能是媽媽喂得太晚了。也有可能寶寶不一定是餓了,他只是想尋求一些安慰,這時候媽媽的乳房就是他最溫暖的地方。


如何處理產後生理性漲奶?

生理性漲奶主要表現性為產後2-3天(或者一週)左右,兩側乳房突然漲痛變硬,有時候硬得像兩塊石頭,乳房皮膚緊繃,甚至一觸即痛。

這主要是由於泌乳II期的到來使奶水突然增多,引起的乳房組織生理性水腫。

其實,如果媽媽能做到“早接觸,早吸吮”,那生理性漲奶一般不會很嚴重。但如果真的發生了生理性漲奶,主要處理還是要想辦法排空乳房。

哺乳前可以輕柔按摩一下乳房(切忌大力推拿),一定要確保寶寶銜乳姿勢正確,如果寶寶無法吸出乳汁,可以手擠奶或是用吸奶器(最好是手擠奶,因為生理性漲奶太嚴重時,可能吸奶器也無法吸出乳汁)。

哺乳結束後一定要冷敷(

不能熱敷!)。可以用捲心菜葉子,但要注意避開乳頭。捲心菜葉變萎後就要換新的。(注:捲心菜敷乳房是國際母乳餵養界非常推薦的方法)

產後到底要不要請催乳師開奶啊?

只要產後有一個正確的哺乳程序,絕大部分媽媽都是有足夠的乳汁來哺育自己的孩子的,因為先天性的乳房問題或是激素水平異常引起的乳汁不足小於5%。

或許,你身邊有太多的媽媽告訴你她們奶水不夠,那一定是她們產後哺乳程序的某個環節出了問題。

請相信,哺乳是媽媽與生俱來的本能,寶寶就是你最好的開奶師和吸奶器。母乳餵養是你和寶寶一同在譜寫的雙人舞曲。

產後到底要不要請催乳師開奶啊?

圖片來源 | 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