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戰考研路:一個徹頭徹尾的學渣,何時逆襲?

這一篇文章,回顧一下我的三戰考研路,雖是過往煙雲,卻也獲益匪淺。字句真實,如果對你有益,那再好不過了。望你勿入我曾走過的坑,願你走出正在迷茫中的困境,期許每一位追夢人,都可以得償所願,可以不那麼快速,但是我們的應該是乘坐同一班列車,並且開往同一個方向的同一個目的地,那個地方,叫遠方;那個地方,有夢想。

我,來自山東的某個小村莊。父輩親戚都是文盲,素質低下,不懂得考研,更不明白夢想,終日裡忙碌著蕭紅呼蘭河小城裡的瑣碎,在渾渾噩噩之中走過人世間,歷經世人都會經歷的生與死。

生,他們極其眷戀;死,亦然惶恐。民間之鬼神說昌盛,或許正因如此。

若說,農村人山裡人極其落後與不幸,那麼這些地方的牲畜該是怎樣的卑微?此時此刻,我卻活成了一條狗,天生出生在這落後貧窮的地方,我想出去闖蕩,金錢限制了我的夢想。我想四處漂泊,性別恐懼了我的遠方。我不知道何去何從,只是不知不覺得沉淪進這誕生之地,逃不出,也閉上了掙扎的眼睛。

而每每我閉上雙眼,那些過往雲煙都在腦海中浮現,我的夢想,它似一把熊熊大火,燃燒在睡夢裡的夜岸。

我在夜海之中沉潛,我想要上岸,可是,夜的風浪海潮,總不憐憫的我夢想,時時把我推到原點,我開始痛哭流涕,想起的竟都是往昔。

2017年7月,那一年我大三,身邊的同學們有大約三分之一考研。一個人口大省的不知名的二本院校,只要努力,也可以成就自己的輝煌。

我也極其渴望著輝煌,可終究還是,我的努力,配不上我的夢想。


三戰考研路:一個徹頭徹尾的學渣,何時逆襲?


在大部分同學及其老師的驚詫之中,我選擇了北大,又在老師與同學的波流之中,我選擇了漢語言文字學專業。

書目不少,每一本都很厚重,語言學的枯燥無味,我越學越吃力。我做了一遍筆記,草草看了三遍專業課本,那時已經是11月份。我的時間開始異常緊張,《文字學概要》才讀了兩遍,非常生疏。幸運地是我找到了兩位同專業的北大學姐,其中一位學姐還免費給了我她的文字學筆記,還有一位學姐,免費贈予了我真題(真題不外傳,請勿問我要,謝謝),學姐們時刻鼓勵支持我,陪伴著我,可是,我卻辜負了她們的期望。(考研書目如有需要,可以稍後補充)

從2017年7月至2017年12月在校備考,期間散漫,心有餘地,考慮好了二戰的退路,又和室友發生了很多矛盾,對早起晚睡的同學不屑一顧,覺得自己不必那般苦熬,通過高效率即可成功。然而事實證明,我錯了。半年的短期速成,需要苦熬,才有希望上岸。否則,你的代價將不是半年那麼簡單,可能是三年、四年。

半年的集中精力準備,與每年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時間成本相比,其實還不如半年一鼓作氣,奮力考上。不想半年短期速成者,那戰線可能不只是半年那麼簡單了,或許兩年、三年,甚至四年、五年。因為越往後,你所面臨的事情越多,比如工作會佔用你的學習時間,還有日常的人際交往,更有生活的瑣碎壓榨你的激情與動力。

我願有一天飛黃騰達,彙報學姐的恩饋,然而,我卻一直匍匐在通往夢想的路上,歷經波折,期待著像學姐一樣,二戰上岸。

2018年3月知道了結果,總成績235(如下圖),不出意外地選擇了二戰,一戰之時就已經給了自己後路,自然也走上了這條後路。然而,這第二次,明顯感覺比第一次愈加艱難了。

三戰考研路:一個徹頭徹尾的學渣,何時逆襲?

18年考研北大

2018年三月開始著手二戰,選擇了首師大,本打算首師大雙非,可能相對容易點。在北京,考上了可以去北大旁聽,然後博士考北大。然而時間安排上不合理,再加上還是不夠殫精竭慮,還是每天晚上最晚十一點睡,早上最早六點起床,不出意外,敗北。

2018年三月開始實習,我回到了家鄉某個鄉鎮在某個公立中學找了份代課老師的工作。2018年4月--2019年7月一直在做代課老師的工作,期間還找份兼職。因為代課老師賺錢太少了。

又因為2018年是大四下學期,學校裡需要實習和寫論文。於是2018年3月--2018年7月一直在工作的同時,寫論文,期間找好了參考書目,但是沒時間看。(首師大官網有初試和複試的參考書目)。

到了2018年8月算是開始正式備考二戰。二戰期間,我保持的作息時間為早6點--晚22點。不熬夜,也不早起。熬夜很困,也沒有意志力繼續學,也不知道學啥。早上5點起過,毀一天。故而就堅持這個作息。期間有老師跟我說,要做筆記,那時候已經是2018年10月份了,我也沒時間做筆記了,也從沒有做筆記的習慣。說到底,根本不會學習。

終日裡看書,看書後,就像中學生一般合上書大聲地死記硬背。白天幾乎用來工作了,晚上自制力最差,回到學校宿舍,還時常聊天和玩遊戲,學習時間自然就短了很多。

到了11月份開始著急了,但是還是不會為了考研延長學習時間,自欺欺人地想要提高效率,但是根本不會提高。

畢竟學習時間本來很短暫了,還控制不住自己地玩遊戲和聊天,學習任務根本沒有完成,還總是拖到明天,困了就睡,結果明天,照樣還是沒完成,越拖越多, 結果,到了考試那天,已經補不上了。

二戰期間,沒做筆記,只是睜著眼睛看,和張開嘴背。想著,二戰不過,就三戰。

意料之中,失敗。

2019年差不多3月知道了結果。(下圖)總分277。

三戰考研路:一個徹頭徹尾的學渣,何時逆襲?

19年首師大

應該說,一年比一年有所提高,一年比一年有所進步。但是這是在漫長的時間成本之中截取的其中少量的學習時間,才開始有所提升的。什麼是低效率?這不正好詮釋了低效率?低到什麼程度?別人半年幹完的事情,我花了兩年、甚至三年都沒幹完。

2018年12月24日,考完當天,前男友問我考的怎麼樣,有沒有可能考上,我說沒有。於是他毅然決然地拋棄了我。我人生的初戀,第一段感情就如此結束了。我開始明白了,愛情已經不是時間和感情可以溫暖和維持的,你不夠優秀,只會被優秀拋棄。你沒有高學歷,即使找到了高學歷的對象,也很有可能被拋棄。至少在我這裡是這樣的。一切的一切,開始變得殘酷無情,本來自身條件低下,自然毫無競爭力,被背叛、被拋棄,似乎成了理所當然。遇人不淑也好,門不當戶不對也罷,單身的歲月,在未成功之時,只會愈加漫長。

2019年三月開始著手準備三戰。期間還有工作,工作到了2019年7月才開始放下。到了2019年7月--2019年12月,開始在家全職備考的階段,想著沒考上是因為有工作,現在我啥都沒有,我可以吧?

其實還是歸因歸錯了,我之所以一戰二戰沒考上,最根本的原因是懶惰。

當然沒有科學有效的方法和堅持不懈地持續自控,也是進而導致懶惰的原因。

三站全職備考期間,我沒有像別人一樣,丟掉手機、早起晚睡,我還是特立獨行,企圖開闢一條新徑。可以開闢新徑,關鍵是你到底是否用來學習了?

沒有像大多數人那樣丟掉手機,沒有像大多數人那樣早起晚睡,卻像另外大多數人那樣沉溺於手機網聊、刷手機,卻更像另外大多數人那樣沒有完成任務,一拖再拖,任務到最後越來越重,卻像另外大多數那樣沒有做計劃,每天就學一點點,然後發個朋友圈,炫耀一下自己的努力,進而自我安慰。

總覺得時間還早,不必著急和拼命,然而,每天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一點消極情緒就要死了一般四處宣揚求存在感,求安慰,結果沒人搭理,脆弱渺小至極如果承受以後的科研壓力?

不能忍受孤單,不能專心學習,總是刷刷微博、聊聊天,一天天的時間就這樣沒了。

渴望找對象,四處網上發帖子,自身條件差,還不自量力,結果加到的好友不過是那些優越條件下的渣滓。處在好大學之中的渣滓,披著高學歷外衣的人渣。優秀的人不是傻子,怎麼會無條件通過網絡喜歡上你這個低學歷的農村女?瑪麗蘇劇看多了,就很容易異想天開、痴心妄想,結果浪費了很多時間,還一無所獲。

只有傻子才會以為優秀的人也是傻子,現在深深明白。(看言情劇看多了,真是會變得愚不可及。單指自己。)

結果到了2019年12月還在刷知乎,2019年12月17日才真正開始高效學習。真正認真學習了一個星期,自然結果肯定考不上的,不然人家那些持之以恆努力的同輩,腦子裡的知識往哪裡放?

考前一個星期才開始做筆記,筆記沒做完。心裡能不能考上已經一清二楚,畢竟大量知識還沒背過,因為專業課時間緊張,都沒背政治。故而三番五次想棄考,

這一個回顧貼,回顧了整個三次考研的路程,都是失敗的教訓。

從18考研黨,19考研黨,直到20考研黨,我想我不能一直沒頭腦地往前走,因為我還想考編考公,不管什麼考試,都存在相通之處,如果我此戰敗北,還不反思,蒙著頭往前走,很可能重蹈覆轍。

寫下這篇文章,是想記錄自己的人生,記錄自己的道路。既然我已經走到了這步田地,我深知是自身的原因所造成的,我所能做的,不是一味沉浸在懊悔抱怨過往,而是從過去吸取教訓,如果我一年比一年有所進步,一年比一年有所改變,這就是成長,這些失敗也有了它的閃光點。

我現在所能做的是如何更快地接近成功,又如何儘可能多地避免失敗。

我是一個特立獨行,很有主見的人,早熟,自立自強慣了,什麼事也不想去求助於人,這樣可能更少的給別人添麻煩,卻造成了人際關係的疏遠,人脈的狹窄,以及自己走上了彎路而不自知,非要撞了南牆頭破血流之後才反思悔改。

每一次反思與懊悔,所伴隨的每一次痛苦地改變,不想承認過往自己的自作自受,卻也不得不接受自以為是、懶惰狹隘的事實。可能帶有農村人的侷限,卻更多的是自控力太差,如果持之以恆地堅持努力、殫精竭慮到廢寢忘食,說實話,再笨的方法,也會通往成功。


三戰考研路:一個徹頭徹尾的學渣,何時逆襲?


通往成功的道路,說白了,就是努力而已。努力一詞,意味著很多,努力堅持,努力自控,努力尋找學習方法,努力絞盡腦汁地讓自己記住知識,努力排除外界干擾,努力消化處理消極情緒,努力丟掉手機,努力把任何麻煩處理得兩全其美、如魚得水,努力在任何環境下取得自己想要的成功。。。。。。

到了現在這個時候,我三戰期間,很多同學都快研究生畢業了。還有的同學專升本考上了教師編。

說實話,我很羨慕他們,也很後悔自己曾經的懶惰和不珍惜那些時光,但是這些都沒什麼用。我想,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路吧,我想,我該走好自己的路。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讓它成為成功的基石,而非失敗的走不出的陰影。

還是要向前走,前方的道路似乎越來越難,但是不管多難,也要堅守原則——不放棄。

雖然這三年的堅持收穫不大,但是也是付出,即使是低效的付出,努力,也不允許我放棄。我曾經的那些微不足道的努力、時光與青春,也不允許。

2019年的最後時光裡,記下這些逝去的青春,為了夢想而奮鬥的時光,為了生存而掙扎的歷程,道路曲折,卻故事豐富。

人活著,結果都是一樣的,只不過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故事。

以後的以後,我還會繼續堅持奮鬥的腳步,“我無需勝利便能堅持、我無需希望便能行動!”,某位網友的話,如此砥礪人心,真正的人生實踐,不管多麼艱難,不過人生有限,非幹病酒,混幾個重陽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