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交界,非常有特點的長城——黃崖關


在京津冀交匯的地方,有一處非常有名的長城,就是天津市薊州區的黃崖關長城。 這裡號稱康熙皇帝八次駐蹕的地方。 “薊州城北黃崖關,水甘土厚多平阡;崇山特起矗霄漢,栝柏夾路陰參天”——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 小編近幾年非常喜歡長城,探尋了幾處長城,這裡算是非常有特點的一處。

歷史上,黃崖關是薊州城最為重要的關隘,始建於公元556年。此段全程42公里,共有樓臺66座,敵樓52座,烽火臺14座,駐守著京東軍事險要之地。此段東西分別可以通達河北遵化馬蘭關和北京平谷將軍關。 一登上長城,就可以看到典型的樓臺結構,這也是我們比較熟悉的長城的模樣。

拱形的門洞,城牆、臺階,全部都有城磚砌築而成,看起來和八達嶺、慕田峪等等大眾更為熟悉的長城,基本一樣。 但後面我們可以看到這一段長城中,比較特殊的結構形式。

黃崖關長城最早建於北齊,比常見的明長城要早很多,但後代不斷的加固翻修。唐代期間,安祿山曾在這裡駐軍,並有史書記載唐天寶六載,有築雄武城,就是黃崖關。 明代戚繼光為薊遼總兵,也曾重修黃崖關長城。明清期間,這裡曾發生過多次驚心動魄的戰爭。

新中國1985~87年,1992年,均對黃崖關長城進行修復,並且使其成為景點開放,這也是中國修復長城工程之中最長的一處。 到目前為止,我們看到的長城,都和印象中最常見的樣子一樣。並無特殊之處。

而沿城牆前行沒有多久,便可以發現第一個非常有特點的結構物——北齊墩臺。 我們常見的長城都是稜角分明,基本都是方形的樓臺,而這裡的墩臺,由幹砌塊石壘成,呈圓形,也使得方圓結合的樓臺佈置,成為黃崖關長城的一大特點。 墩臺始建於北齊,距今1400多年曆史,為毛石壘砌,在古代用於燃放煙火、傳遞情報之用。

從這個角度,可以看到長城三岔口的樓臺。 黃崖關有一處著名的敵樓,人稱“寡婦樓”,就在不遠處矗立。寡婦樓始建於明代,距今450多年曆史。相傳戚繼光主持大修長城期間,十二名河南籍士兵為修長城獻身,他們的妻子結伴千里尋夫,得知真情,悲痛欲絕,她們繼承丈夫遺志,用撫卹金建造了這座樓臺。2013年,為尊重婦女,在眾多遊客和女權組織的建議下,改名為“巾幗樓”。

爬到一半左右,景區有人招攬遊客騎馬前行。當然,喜歡徒步的人是不會在這裡選擇騎馬的。

在這裡回頭眺望,可以看到黃崖關長城又一個特點——兩種不同牆體結構。 這裡可以看到不同結構的銜接處。 一種是常見的牆磚形式,一種是漿砌塊石結構,色彩和紋理都有很大的不同。 從這個角度,可以看到長城三岔口、結構銜接以及高程的變化。

個人覺得這是黃崖關長城比較典型的一個角度,非常有特點。 1、漿砌塊石的牆體,紋理和色彩很有特點,特徵明顯; 2、遠處樓臺的建築比例,與常見樓臺略有不同,偏瘦高; 3、牆體為單邊,與常見的雙側有所不同; 4、蜿蜒的牆體,在此處形成一個大麴線,和遠處蜿蜒的公路也有一定的呼應。 在畫面左上角,還可以看到長城身影,和此處結構也不同。

使用手機,廣角可以收入更大範圍,更能體現出有特點的牆體,和牆體的特殊紋理。

另外一個角度,看這段特殊的牆體和“瘦高”的敵樓。

過了長城最低的部分,在這裡,長城跨過公路、跨過河流,古城、正關、北極閣等建築都在此部分,也可以看到古代鐵炮。

過了正關繼續向西,又可以看到兩種結構的銜接處。而這裡的漿砌石結構,反差還要更大一些。 不同年代、不同結構,最終目的都是一樣的——抵禦外敵。

長城樓臺的門洞,是非常好的框架構圖“道具”,牆體的紋理、拱形的頂部、特殊的光線效果,都可以更好的突出主題人物以及所處的“環境感”。

繼續向西,可以到達黃崖天梯,隨山勢攀升,險如天塹,是通往古長城和空心敵臺遺址的唯一通道。天梯沿坡度超過70度的陡峭崖體開鑿306級石階,步步高昇,直插雲天。 爬這一段石階,真的是蠻耗體力。

這裡還有一些更為古老的遺蹟,包括這個“前幹澗1號煙灶遺址”。煙灶是用來放煙,沒有出火口;火池是用來放烽火的。傳遞情報白天用煙灶,夜晚用火池。天津長城共有煙灶40座,火池15座,大部分已經坍塌損毀。此處建於明代,後無任何修繕。

此處還有一個樓臺,四周沒有任何可以登上去的門口,也沒有臺階。 樓臺下為砌石,上部為砌磚結構,孤零零的矗立在這裡。

繼續向前,可以看到“王帽頂山”,非常形象。 而此處很多牆體遺蹟,歷史可以追溯到北齊,也沒有任何修繕的痕跡,牆體基本坍塌,但路由依然清晰可辯。 此後在偶遇的當地人帶領下,下山返回。

最後增加一張拍攝的“重修黃崖水關碑記”,記載了在1992年,修復黃崖水關的事蹟。 最近幾年到過不少北京及周邊的長城遺址,黃崖關,算是比較有特點的,有一些其他地方都沒有見過的獨特之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