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今天漢族傳統節日填倉節在我國農村都有什麼風俗嗎?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的國家。中國從古發展到如今已經是一個擁有五十六個民族的多民族國家。而每一個民族都有著其獨特的風俗習慣,像傣族的潑水節、彝族的火把節、傈僳族的刀杆節等等都是非常具有他們民族的特色。而我們人數最多的漢族人之間還有一種節日,它體現了大多數人多安定和平的日子的憧憬,也象徵著新的一年人們希望自己家中五穀豐登,糧食充足。這一節日就是今天農曆正月二十五號的填倉節。

你知道今天漢族傳統節日填倉節在我國農村都有什麼風俗嗎?

關於填倉節這也其實也是民間流傳倉谷爺的生日,也就是管理糧食的一個神仙。所以在我國各個地區人們面對到來的這一天都會有著一些不同的風俗,在像是在陝西這一帶人們就是吃米飯,不過這米飯又和往常的米飯不同,其實也就是將菜翻炒一會兒,再將淘好的米放進鍋中翻炒適當時間然後添水跟煮米飯一樣煮好就行了,這種做米飯的方式在陝西關中這一地區很流行,人們都叫它“調和米飯”。而在華北農村。還流傳著一句俗語“填倉填倉、小米乾飯雜麵湯。”就是在這一天要吃小米飯。各個地方都有不同的風俗。

你知道今天漢族傳統節日填倉節在我國農村都有什麼風俗嗎?

在民間到了填倉節這一天各地都是為了祈求安康,五穀豐登。畢竟填倉填倉就是填滿穀倉麼,在北方一些地方到了這一天還會用自家鍋下面的灰在院子裡撒成一個糧倉,並且在其中放一些五穀來祈求來年大豐收。而倉谷爺便是管理糧倉的神仙,據說正月二十五這一天還是倉谷爺的生日,還有著許多的祭祀活動都會圍繞這位倉谷爺而展開。在歷史上也有著一些文人對填倉節的記載,比如宋代孟元老的作品《東京夢華錄》上就記載了“正月二十五日,人家市牛羊豕肉,恣饗竟日。客至苦留,必盡而去,名曰填倉。”

你知道今天漢族傳統節日填倉節在我國農村都有什麼風俗嗎?

填倉節這是大眾百姓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而像倉谷爺更加是我們現代年輕人不瞭解的神仙人物。但是可能一些人還是會看到在今天或者在以前的今天看到過農村老人有過你不理解的行為,其實瞭解瞭解也挺有意思的。像是在這一天每家每戶都是喜進厭出的,自己家的糧食要屯好,不能賣出去。而且還要把自己家的水缸灌滿,糧缸裝滿來顯得自家更是富足以後也一直能夠如此。

你知道今天漢族傳統節日填倉節在我國農村都有什麼風俗嗎?

在我們中國關於這種民間的節日還有很多很多,只不過現在大部分人都沒有時間去了解這些,其實我國農村中的民俗文化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不管是倉谷爺過生日還是填倉節都是我們對以後生活的一種希望,希望日子越來越好,生活越來越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