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内的人民公园历史厚重令世人刮目相看,不说您不一定了解


海口人民公园,位于城市的“心脏地带”龙华区大同路。该地1935年10月被民国琼崖绥靖公署辟建为“海口中山公园”;1950年5月海南解放后,市政府在大英山东北部复建“海口公园”;1962年改为海口人民公园。

林木茂盛的人民公园向来是“椰城”人民游玩纳凉、闹中取静的休闲之所。园内具有“一园两湖”,东西两湖景色优美、椰林环绕。园中设有动物园、热带植物园、游乐园及烈士纪念园等景区。

当地人亦称该园为大英山公园,斯地古称大英山,这个海拔26米很不显眼的小山包,却是海南古文化胜境之一。千百年来,它历经繁盛、战乱和重生,如今的公园以“一园两湖”的开放式格局,迎接着新时代的到来。

大英山历史悠久,早在隋唐两代其北临大海,今东西湖传说是五龙“腾云升天”与“掀浪如海”的潭洞,深不可测。明代,俗称“大小英都”的大英山周遭数百米内有三个村,波汶村位于山之东,波涛村在山顶,西北山麓则有波潮村。

千百年过去,大英山一带当年的热闹繁华不再,先民们留下的“四庙三庵七井五桥”等遗址,现大多已泯灭在历史的长河当中,只有为数不多的历史文物尚存,无言的诉说着过去的存在……这对石狮是上个世纪50年代末,海口市民在东湖西湖清淤时从湖里挖出来的明代遗物。


人民公园内旧有的“四庙”,如今可找到遗迹的仅有“班帅庙”。据传,该庙是原波纹村民为纪念东汉班帅候而建。照片是班帅庙残存的门楼和“班帅庙”三字,还有高耸的阴阳鱼标识及云纹。

古时大英山的“七井”如今仅遗留下波汶村的“田螺井”。该井位于公园的东北隅,因水质清冽纯洁、可用以制做香嫩豆腐,被称为“豆腐井”。为保证游客安全,该井现已被封。

1935年10月,黄强任民国琼崖绥靖公署专员后,将大英山建为“海口中山公园”。据记载,当时在山的西北侧建有一座欧式陈列馆,山顶建有足球场。建成不久,广东省第一届体育运动会在此公园举办。

1939年,日军攻入海口后,强行驱赶大英山上的居民。鬼子在山上修筑日军高射炮基地和保卫军用机场的阵地,并在山北建有日本神社,供奉日寇死者。现在公园内的日军祭祀台遗址已经被捣毁,该图是日本祭台的正面残留物。

1950年5月海南解放后,大英山终于回到人民怀抱。1952年经市人大代表提议,市人大会正式批准,修建“海口公园”。

1954年4月,海口市人民政府在园内设立“海南革命烈士纪念碑”,以此纪念“长期坚持琼岛革命斗争和英勇渡海作战而牺牲”的2万多名革命烈士。公园正门入口处的海南解放纪念碑,是海口人民公园的标志性建筑物。

1957年,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陶铸莅琼,决定征用大英山北75亩农田,开挖东、西两湖,建设“海口人民公园”。在东湖中心建设面积约11亩海南全省形状的湖心岛,象征着海南永远在全中国人民的怀抱中。

1985年,公园正中央位置修建了冯白驹纪念亭和将军花岗岩塑像。冯白驹是海南革命的主要领导人,领导海南人民在几乎没有外援的情况下坚持独立斗争,23年红旗不倒,被周总理誉为“琼崖人民的一面旗帜”。

1981年,修建东湖九曲桥,与湖心岛相连,成为公园内最美的景点之一。

近年来,人民公园内新增了许多游乐设施。

新加坡琼籍华侨在湖心岛投资兴建的“琼阁楼”。

如今以“人民”命名的公园,集合历史与现代等多种文化之大成,已经成为海口市的“绿色心肺”和“文化空间”,这张高品位的文化名片,正在邀请海内外人士来到椰城这个高品位的“会客厅”,感受海口的人间“世外桃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