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甘え”是種什麼心理?

日本人的“甘え”是種什麼心理?

日本人的“甘え”是種什麼心理?

© Alamy

利維坦按:

去年,科學家們在寵物狗的身上發現了一件有趣的事:自從離開狼群,狗在與人相伴的短暫時間裡進化出了一種獨特的面部表情肌肉(AU101),這個肌肉可以讓狗的表情看上去更加天真無邪。

www.pnas.org/content/116/29/14677)

專家認為這是狗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基於控制人類與人類的互動需求而產生的有趣變化。犬類尚且如此,腦容量大得多的我們智人,情況也可想而知了。

日本人的“甘え”是种什么心理?

20世紀50年代末十月一個寒冷的夜晚,精神分析家土居健郎(Takeo Doi)在醫院值班,就在那時,他遇到了一次看似無關緊要的來訪。一位患者羞怯地走向土居健郎,突然問他,自己是否應該回家過新年。

這讓人很困惑,為什麼病人需要他的建議?土居健郎沒有心情去領會他,回答說:“這取決於你自己。”

這種希望得到特殊照顧的舉動或許體現了病人自戀心理,或是越過了親密關係的界限,但無論是什麼原因,這一直率的舉動給土居健郎帶來了新的靈感。這位病人的行為——噘著嘴巴,說甜言蜜語,服從於醫生的權威——成為了日本精神有力象徵的核心部分。

《依賴心理的結構》(The Anatomy of Dependence)一書於1973年被譯成英文版發行,土居健郎在書中科普了“依賴心理”(甘え,amae,編者注:日語特有的一個詞彙,它的大體含義是指一種類似兒童對母親撒嬌的特殊的依賴感情或行為)

,將它描繪成“理解日本人心理構造以及整個日本社會結構”的關鍵。典型的依賴心理是一種為獲得關心而表現出的孩子氣行為,包括哼哼唧唧的抱怨,表現得像個被寵壞的孩子,或是對他人無理取鬧。

依賴心理是否是一種全球化現象?

依賴心理存在於任何一種關係,任何年齡段,它可以是積極的,可以是消極的。” 紐約州立大學理工學院心理學副教授貝倫斯和子(Kazuko Behrens)說。她出生於日本,在日本和美國對依賴心理做了進一步研究。

“這個詞風靡於日本,因為它代表了日本的諸多現象,行為以及關係。”比如一個蹣跚學步的孩子哭著希望被抱起,或是妻子乞求丈夫給她買一份昂貴的禮物,“但依賴心理也存在於日本之外的任何地方,人們雖然不知道它叫什麼,但卻能在生活中常見到這種行為。

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47701840_A_Multifaceted_View_of_the_Concept_of_Amae_Reconsidering_the_Indigenous_Japanese_Concept_of_Relatedness)

日本人的“甘え”是种什么心理?

© youtube

貝倫斯在《宋飛正傳》(Seinfeld)和《老友記》(Friends)等美國電視劇中也看到了相互間的依賴行為。劇中人物會出入彼此的公寓,隨意打開別人的冰箱。這種放肆的行為在好友間是被允許的,由此形成了依賴心理。

成功的依賴行為通常包括幼稚或天真的試探,這並非巧合。

“我常常告訴剛到日本的人,在街上隨便向一個人問路,如果你語氣輕鬆,對方可能會像兔子一樣倉皇而逃,而如果你表現出迷茫且沒有攻擊性,略帶憂傷的說,‘我好像迷路了……’,對方積極回應,為你指路的幾率就會大大增加。” 長期居住在日本的翻譯約翰·麥克裡裡(John McCreery)說。

日本人的“甘え”是种什么心理?

© Getty Images

在日本,可愛、怯懦、先發制人的道歉同樣也是用於表示提示、警告和

公告的一種方式。在月臺或建築工地,面露天真的人們禮貌地提醒你注意舉止,鞠躬表示“不好意思打擾了”,而在站臺、辦公室和商店,都會有各種扮成卡通的人為你提供指導。

人們傾向於接收這些可愛(卡哇伊)的東西,是因為它能引起人們依賴本能,從而乞求得到包容。”貝倫斯說。

一種更加強制性的依賴行為出現於工作場合,比如老闆提出額外要求,讓女員工為訪客或客戶倒茶。貝倫斯說:“依賴心理不是單一事件,土居健郎對典型依賴心理的定義是基於母子間的,但現在其含義已大大延伸之各種場合下,包括消極情況,比如不合理的要求。”

期望得到別人的回應在依賴心理中起著重要作用。貝倫斯說:“前提是你的依賴心理會被接受,但有時,接受者並不開心。”正如土居健郎和那位患者之間的故事一樣。貝倫斯注意到,不是所有的日本人都歡迎或者容忍依賴心理,或是理會它,也不是每次試圖激發依賴心理都能百分百成功。她表示:“學會觀察別人,知道依賴心理的限度,誰能回應依賴心理,這些是日本人成長中的重要經歷。”

依賴心理是兩個人之間的事:女性會對另一半撒嬌求得好感,同事間相互抱怨工作上的不順心從而建立起革命友誼。貝倫斯說:“互相接受的依賴心理,即行動者和接受者都願意邁出規則或社會規範之外一小步,會變得很有趣,併產生一種新的親密關係,即便是大人也會對年邁的父母做出依賴舉動,如向他們請求幫助,從而讓他們感覺良好,感覺到被需要。

消極影響

但當依賴行為出現問題,往往就會導致仇恨,甚至更糟。愛丁堡大學亞洲史高級講師、《日本故事》(Japan Story)的作者克里斯托弗·哈丁(Christopher Harding)指出:這(依賴心理)是“一種軟性力量,是關係中弱勢一方(如孩子或員工)向強勢一方尋求關心或幫助的手段”。

日本人的“甘え”是种什么心理?

© SoraNews24

但如果使用不當,“無論是在家中還是在工作中,最終會偏離民主軌道”。完全遵從於依賴心理會加強等級關係和權利的不平等。貝倫斯在“MeToo”運動中看到了依賴心理的存在,她表示,在日本企業中,以依賴心理為幌子而提出的極端要求可能被嚴重低估了。

成年時過分訴諸於依賴心理可能源於童年時期曾遭到拒絕。土居健郎猜測,若孩子的依賴心理沒有得到回覆,他們會滋生渴求和焦慮的情緒。現代依戀理論(Attachment Theory)和行為研究證實了這一點。貝倫斯說:“(孩子哭泣時)你每次都會去安慰他,他就會變得更加有安全感,自主和獨立。”這些孩子會增強探索世界的信心,因為他們知道,在需要的時候會得到幫助。

“但如果忽視他們,讓他們一直哭到睡著,他們就不知道自己的需求什麼時候會被滿足,所以他們就會更加不自信,會渴求更多。”

比如,土居健郎的患者完全有能力決定要不要回家過節,但他希望把這個責任交給醫生。貝倫斯強調說,“依賴心理就是你本可以自己做的事情卻設想或希望由別人來’為你’完成,在自己的接受範圍內創造出‘強制性要求’。書名’依賴心理的結構’讓人們覺得依賴心理就是依靠,即無助,但依賴心理並不是依靠。”

儘管如此,依靠,不成熟和幼稚仍然影響了依賴心理。在日本這樣一個注重和諧的社會,這些方面已經演變成一種適應性行為,允許人們尋求幫助,增強人際關係,甚至做出不合適的請求,卻不會給他人帶來負擔。

“在日本,被當成孩子一樣來對待是正常的,並非無禮。依賴心理是暫時逃離成年人身份的一種方法。它可以提供壓力出口,因為即便是成年人,有時也需要被照顧或被關注” 研究親子關係的神經科學和精神病學研究員木村黑田(Kumi Kuroda)說。

日本人的“甘え”是种什么心理?

© nekketsunikki.com

依賴心理(amae)有時帶有一種甜膩的感覺,讓人聯想到它在詞彙上的近親“甜味”(amai,あまい),進而聯想到另一個有趣的日本造詞“鮮味”(umami,うま味,即“甜”“酸”“鹹”“苦”之外的第五種味道)。雖然這是一個日本詞,但世界上任何一個人都嘗過鮮味。

同樣地,研究人員發現,日本人和美國人對依賴心理有相似的理解和反應,“依賴心理在日本更為突出,更為常見,但也存在於沒有專門詞彙來形容它的文化中。”就像“鮮味”一詞,依賴心理之所以是以日語來命名的,只不過是因為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中更常接觸到它。

人們傾向於接收這些可愛(卡哇伊)的東西,是因為它能引起人們依賴本能。——貝倫斯和子

“日本人重視依賴心理,當自己或者別人表現出依賴心理時,他們都會有察覺。”木村黑田若有所思地說。

貝倫斯表示贊同:“依賴心理不是土居健郎創造的,他只是認為這是日本人所獨有的。”

“依賴行為是一個不斷髮展的概念,它的內涵越來越廣,包含了土居健郎未曾想到的新現象,比如無生命的卡哇伊卡通形象。就像最喜歡的食物一樣,這種甜蜜的依賴最終會讓我們回想起童年,回想起媽媽溫暖的懷抱。”

木村黑田說:“積極的依賴行為是孩子氣的一種展現,這是沒有問題的。每個人曾經都是個孩子,有時我們的內心仍然是個孩子。

譯/Rachel

校對/Sue

原文/www.bbc.com/future/article/20191212-japans-deep-connection-to-childish-relationships

本文基於創作共同協議(BY-NC),由Rachel在利維坦發佈

文章僅為作者觀點,未必代表利維坦立場

日本人的“甘え”是种什么心理?
日本人的“甘え”是种什么心理?

投稿郵箱:wumiaotrends@163.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