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寧夏輕紡行業老照片


寧夏紡織工業是解放後才發展起來的。至1988年已有毛、麻、棉紡、針織企業19個,工業總產值1.7億元。擁有毛紡13,750錠;麻紡3,360錠;棉紡28,500錠;各種織機1,000多臺。產品有提花毛毯、粗呢、棉布、帆布、精紡毛料,羊毛衫、針織品及滌綸長絲等。圖為吳忠服裝廠楊紹元設計,在巴黎服裝博覽會上獲獎的民族服裝展示

時裝表演模特

銀川亞麻廠用胡麻纖維生產亞麻條、紗、布、帆布,部分產品向國外出口。

銀川市場上暢銷本區生產的呢絨產品

寧夏絨線廠年產各種毛線、混紡線、膨體紗1,700噸,產品暢銷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出口香港、埃及、意大利。其中“273”“黃鶴牌”絨線曾獲紡織部優質產品稱號,另4種絨線獲自治區優質產品稱號。

銀川毛紡廠採用針傳電子控制織出全幅提花毛毯,花色品種繁多。“天鵝牌”提花毛毯,以優質灘羊毛製成,暢銷世界22個國家和地區,在國內外享有盛譽,1980年獲國家銀質獎章。

銀川第三毛紡廠羊毛衫樣品陳列室

皮毛廠加工出口二毛皮產品

銀川滌綸廠是寧夏回族自治區“六五”期間的重點建設項目,是紡織工業部規劃布點廠之一。該廠設計能力為年產3500噸滌綸絲。第一期工程年產1000噸,於1985年9月投產,二期工程年產2500噸,系引進聯邦德國成套生產設備,並引進了瑞士全部生產技術軟件,於1987年9月正式投產。

從聯邦德國引進的高速織絲機

中外專家在共同調試引進的控制系統

銀川滌綸廠主要產品是機織和針織行業生產滌綸仿毛、仿麻、仿絲綢產品的優良原料。該廠產品除供應本區外,還銷往國內17個省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