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慶城區有一個你不知道的地方,卻有漢代古墓、巴人遺蹟

在重慶生活且喜歡帶家人近郊出遊的夥伴們可能都知道重慶周邊的黑山谷、仙女山、聖燈山……,車程大概1-3小時,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是一個藏匿於主城江北區,離中心城區車程半小時左右的“世外桃源”——五寶鎮,儘管這個古鎮與鬧市近在咫尺,但多年來限於長江、明月山的天然阻隔,當地人至今仍保持著田園牧歌、農耕漁樵的生活。即便周邊商圈園區飛速發展,它依然留存一份“養在深閨人未識”的悠然恬靜,而亙古不變的風貌也使它成為了主城中古蹟最多的傳奇之鎮。


在重慶城區有一個你不知道的地方,卻有漢代古墓、巴人遺蹟


1.農業鎮:

五寶鎮地形地貌屬中丘中谷沿江河谷地形。水力資源、農業資源和礦產資源豐富,是典型的農業鎮。

五寶農產品主要有:

l 高山名茶──九峰劍眉(江北區旅遊產品,曾獲國際獎項若干);


在重慶城區有一個你不知道的地方,卻有漢代古墓、巴人遺蹟


l 熊鴨子──古老的江北土特產在90年代聞名全市,於2005年落戶五寶;

在重慶城區有一個你不知道的地方,卻有漢代古墓、巴人遺蹟


在重慶城區有一個你不知道的地方,卻有漢代古墓、巴人遺蹟


l 五寶農副產品“五寶”:臘肉(香腸)、土雞蛋、生態豬、五寶御兔和五寶酒

在重慶城區有一個你不知道的地方,卻有漢代古墓、巴人遺蹟


在重慶城區有一個你不知道的地方,卻有漢代古墓、巴人遺蹟


在重慶城區有一個你不知道的地方,卻有漢代古墓、巴人遺蹟


在重慶城區有一個你不知道的地方,卻有漢代古墓、巴人遺蹟


在重慶城區有一個你不知道的地方,卻有漢代古墓、巴人遺蹟


2.旅遊鎮:

五寶鎮是江北區重點發展的生態休閒旅遊鎮,據說將被打造為江北的“都市後花園”。環境優美、自然資源豐富、歷史文化底蘊深厚。

2.1自然環境優美

青山環繞,碧水相伴,森林覆蓋率高達44.8%,山上泉水四季潺潺,長江、御臨河繞鎮而過,構成“一肺兩脈”的生態環境,空氣清新,貨真價實的“天然綠色氧吧”。境內平均氣溫在19℃,最高氣溫40℃,最低氣溫0℃,每年難見一次降雪,年降雨量1050毫米左右。

2.2地熱資源豐富

2004年1月14日,五寶鎮委託南江地質隊在箭沱灣地區開展地熱水勘查開發的可行性論證工作。勘明該地區地熱資源豐富,具備開發地熱水資源的地熱地質條件;鑽井設計井深1675米,預計可獲得地熱水資源量1000m3/d左右,水溫可達45。C左右,水質為硫酸鹽型低溫微成地熱水、氟、鍶等微量元素常能達到醫療礦水的標準。

2.3文化底蘊深厚

五寶鎮古屬巴國、巴郡,至今已達2800多年。清乾隆24年五寶從巴縣劃屬江北廳(後改為江北縣)。1995年,重慶成立直轄市,五寶鎮從江北縣劃歸江北區管轄。兩江沿岸巴人遺蹟、漢代古墓、崖墓遺蹟至今猶存,宋元明清均有軍事設施扼守兩江要衝。據考證,明清時五寶最為繁榮,建寺廟、設義學、遷場鎮,處處均有古人遺蹟。而“五寶”得名,更是源遠流長,傳說紛呈,與明朝建文帝朱允炆避難於此密不可分。鎮內以“年豬文化節”為代表的民俗文化活動豐富多彩,以“兄弟書五寶鎮百骨亭屋”為代表的書香文化深入鄉村。

3.“五寶”歷史典故

據史載: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駕崩前夕,傳位於其嫡孫朱允炆(年號建文)。建文帝“天資仁厚”“親賢好學”,承接大統後,勵精圖治,採取有力措施“削王權”“除冗員”,不料卻引發各地封王和官僚集團的強烈不滿,其四叔燕王朱棣起兵發難,直指帝位,並於建文帝四年(1402年)攻陷明都南京。據說城破之時,建文帝意欲自刎以謝社稷黎民,為近臣王鉞勸阻,並告:“太祖生前有囑,子孫若臨大難,可開篋視之,自有避難之法。”建文帝遂令人取出先帝遺篋,發現內藏度牒、袈裟等僧家行頭。建文帝即幡然領悟,旋即改換僧裝,帶著一干近臣隨從,連夜出逃,躲避殺身之禍。

這日,建文帝一行溯江而上,抵達重慶江北太洪江鎮,舊臣李景賢在太洪崗迎駕,奏請建文帝一行暫時安避此地,叩曰:“此方雖屬偏僻,卻是風水寶地,域內有山、水、泉、峽、寺五寶,實乃休養生息之上佳處所也!”,李景賢奏曰:“此地外

有橫絕天際,蒼黛崢嶸之明月九峰,乃避塵退隱之天然屏障與伐材取樵之不老青山;內有起伏連綿、四季蔥蘢之深丘淺巒,乃栽禾種稻、植桑蓄麻以足衣食之膏田沃壟,此為山寶。本轄東臨上通西蜀、下連荊楚、一瀉千里之浩蕩長江;內含蜿蜒流淌、風光旖旎、可上溯重慶諸縣鎮之大洪江;兩江形成三面環水之狀,平時有交通之便,一旦有事,亦可進退裕如,此為水寶。域內有溫泉多處,雖無華清池之奢構,然水質之清洌溫潤,卻有過之而無不及,鄉民終年泡浴,淨身強體,壽星人瑞多有所見,此為泉寶。長江上之明月古峽,峭壁千仞,挾勢束江,上與銅鑼相望,下與三峽爭雄,峽中歷代騷人墨客題詠眾多,乃長江上游之名峽;太洪江上之洞溪峽,峽幽灘險,水流激湍,兩岸怪石嶙峋,古木森然,排花洞一帶風光奇絕,恍若仙境;兩峽之壯觀秀麗各領其極,戰時乃阻兵卻敵之天然要塞,平時為登臨賞景之佳境,
此為峽寶。本轄雖地處偏僻,有世外桃源之象,然鄉人尊儒崇佛,景仰聖賢,興辦義學,文明教化蔚然成風,域內廟宇殿堂比比皆是,暮鼓晨鐘,遠近相聞,香火鼎盛,四時不絕,此為寺寶。今本轄得以五寶恭迎聖駕,侍奉皇上,既為天意,亦為鄉梓之幸也!聖上不妨權且在此休養生息,靜待時變;一當否極泰來,宇內澄清,即是聖駕返京,重登帝位之時也!”

  建文帝聽罷,龍心甚悅,環顧左右曰:“既為天賜五寶福地,朕與爾等就順天應命,暫此安歇吧!”眾人皆大歡喜。

4.名勝古蹟

4.1御臨河-箭沱灣

御臨河發源於四川省大竹縣四方山系,上至長壽區稱沱鎮接納么灘河,下到渝北區洛磧鎮箭沱村與江北區五寶鎮新山村之間的長江口,約一百多里。上世紀50年代,河裡通行木船,把沿河兩岸的糧食、肥豬等農產品裝運出去賣到城裡,然後又將城裡的食鹽、布匹等工業品運載進來賣給當地人,是這一方人千百年來的主要運輸通道。

相傳,建文帝一行從南京逃出後,沿長江而上,一路東躲西藏,於公元1406年5月,逃至重慶江北太洪崗。取道進入太洪江,走到“沱灣”已疲憊不堪,見得此處峽谷深深,洶湧澎湃的河水從峽谷衝出,兩岸峭壁,樹木參天,是一處隱藏避難的好地方。此時,建文帝對復位之念抱以絕望,於是吩咐將士,把兵器棄於“沱灣”,由此更名為“箭沱灣”(現在箭沱村的來歷)。


在重慶城區有一個你不知道的地方,卻有漢代古墓、巴人遺蹟


在重慶城區有一個你不知道的地方,卻有漢代古墓、巴人遺蹟


4.2明月山

明月山為川東平行褶皺嶺谷區的第三條山脈,北起開江縣,呈東北至西南走向,全長232公里,寬4公里~6公里,一般海拔700米~1000米。因長江橫切渝北區與巴南區之間的山嶺,形成峽谷。峽岸峭壁上“有圓孔如滿月狀”,故稱明月峽,山以峽為名。

明月山屬於重慶主城“四山”之一,是重慶都市區的天然氧吧,明月山為野生動物的棲息繁衍、遷徙活動提供了提供了綠色走廊,是一個重要的亞熱帶生物資源基因庫,是人們親近自然、認識自然的理想場所和進行生物學、地理學、環境科學野外研究的天然博物館。由於山地氣溫、陽光和風速垂直分佈的特點,明月山更是吸引人們休閒、度假、避暑、健身和開展近郊旅遊的勝地。


在重慶城區有一個你不知道的地方,卻有漢代古墓、巴人遺蹟


在重慶城區有一個你不知道的地方,卻有漢代古墓、巴人遺蹟


在重慶城區有一個你不知道的地方,卻有漢代古墓、巴人遺蹟


4.3太洪崗-接聖臺

在重慶,和建文帝行蹤傳聞相關的遺蹟有史可考、有文可查、有據可循的就有30來處,有關的地名更是上百,幾乎遍佈重慶全境。但不管哪種說法,幾乎對其登陸重慶的起點都驚人一致,那就是五寶的太洪崗。為了永記建文帝勞途駐足、轉危為安、棄難呈祥的榮幸,後人便將迎候建文帝登岸的太洪崗更名為“接聖臺”,因重慶地界迎官接聖歷來都是在長江與嘉陵江交匯處的朝天門,故接聖臺至今還保留著“小朝天門”的稱呼。


在重慶城區有一個你不知道的地方,卻有漢代古墓、巴人遺蹟


4.4驛龍廟

據傳,遣散兵士之後,建文帝令李景賢選擇隱秘之地伐木建廟,在這裡,君臣一行從此開始了真正出家修行的生活。為確保建文帝安全,李景賢除修廟藏身外,還聯合當地秦、陳、朱、王、李五大宗族,跟不願離去的遣散軍土在周邊築土為寨,並掩人耳目稱“寨”為“堡”,明曰防匪,實為護帝,五堡之名由此得來,後因為前有山、水、泉、峽、寺五寶之說,更名五寶。而這座為建文帝避難修建的寺廟便是驛龍廟,意為真龍天子駐留的廟宇。儘管後來為了更加隱蔽,建文帝先後內遷渝北龍興、沙坪壩磁器口、江北鴻恩寺、南溫泉建文峰等地,最後離開重慶地界,遁跡江湖,不知所蹤,但驛龍廟卻一直香火旺盛,規模最大時佔地面積達300平方米,有房12間,分正殿和左右廂房。正殿設有泥塑川祖、觀音、藥王、雷神等20餘尊神像,左殿設學堂一間,右廂房供龕師和尚住宿,左側供一丈多高的山王菩薩,山門前則供有觀音菩薩、設香爐,以便過路香客燒香朝拜,從目前的遺蹟依然可窺見當年的宏大規模。


在重慶城區有一個你不知道的地方,卻有漢代古墓、巴人遺蹟


4.5四甲灣大莊園

四甲灣民居乃五寶王氏大莊園,相傳王家為名門書香世家,一門四代連中四個舉人,故名為四甲灣,身世如此顯赫,其莊園當然毫不含糊。雖然修建年代無法考證,但其修建的原因卻在五寶流傳甚廣,據傳竟由一句話引起。當時,王家大兒子迎娶了河對面大地主張家的小姐。吹打中,張家一個下人說了句:“你這房子,還沒有我家拴馬的房子漂亮。”就這一說,王家覺得很沒面子,遂決定全力修建一座豪華大莊園。該莊園佔地10多畝,總體建築呈清代宮殿式設計,佈局如同一隻螃蟹,正廳大屋為蟹身,兩側偏尾為蟹夾,朝門牌坊為蟹嘴,園後兩口水井為兩隻蟹眼,大門形如高大牌坊是莊園最為精髓所在。通體白色,青磚灰瓦,屋簷上挑,建築內部的橫樑、門額、廊柱等都帶著精美的雕刻,加上屹立於高臺,可謂氣勢非凡,數里可見。依坡而建的四面高牆全為青磚,設計共建48扇門,每扇門響聲不同,可以此判斷哪裡的門在開、關。不過,王家在彰顯氣派中付出了慘重代價:莊園還沒有全部完工,積蓄的財產已用盡,最後只能守著一幢莊園孤老,卻留給世人一座驚人的建築傑作。

在重慶城區有一個你不知道的地方,卻有漢代古墓、巴人遺蹟


在重慶城區有一個你不知道的地方,卻有漢代古墓、巴人遺蹟


4.6天保寨

五寶素來古寨眾多,尤以新三村的古石寨--天保寨為雄,它地踞高地,扼守險關,俯臨大河,四周巨石砌牆,只留一石門與外界相通,固若金湯,只可仰望,不可覬覦。嘉慶二年至七年(1797-1882)白蓮教義軍經河南、陝西直入四川,在江北駐紮三個月後,奔長壽而去。為防白蓮教捲土重來,江北廳通令“各地建立城堡堅壁清野。”時下清朝政府組織紳民捐款,在戰略要衝修建了天保寨,在以後的數百年間,石寨歷經戰火洗禮依然屹立不倒,今站在寨牆上遠眺,盛氣凌人、君臨天下的霸氣不減當年。


在重慶城區有一個你不知道的地方,卻有漢代古墓、巴人遺蹟


4.7白骨亭

舊時在長江跑船的人罕有不知五寶白骨亭,如今老一點的船伕談及起來依然滔滔不絕,稱之為此段長江最為神奇的一個地方,因為有它的存在才保得一方江水平安。而這一切都源於一個在船伕和五寶人中世代相傳的故事。

五寶馬嶺坪自古有個說法,從龍頂山(今幹壩村)經龍岡山(今新三村玉皇觀)到張家沱(今新三村十四社),地背是一條龍。據說古時一個姓汪的陰陽師,帶著他母親的屍骨從么灘追隨龍脈來到下樑沱,見當地民居正在修建觀音寺(距白骨亭右僅100米)。如何將屍骨人不知鬼不覺地埋葬在龍脈上呢?他靈機一動,假裝廚師,求觀音寺主持允許他在此做工,尋機下手。就這樣過了幾個月,到了一月間的一天,人們突然發現這位廚師不知去向,接著幾天之內下樑沱頻頻出現怪事:凡是過往下樑沱的船隻,都無緣無故沉沒,屍體在沱內旋轉流不出沱,使得下樑沱臭氣熏天;廚房內地下突然自然凸出地面形成了一個墳堆,使得寺廟無法修建,主持使盡各種法事仍不管用。正在此時,一個老和尚從巴縣木洞路過,得知此地龍脈被人所佔,又聽聞各種怪事,他四下細瞧,方知此墳作怪,於是吩咐主持安排民工將墳挖掉,建一座石塔,呈六邊形,高15米,直徑2米,取名為白骨塔。建好後,鄉人將下樑沱內的屍骨收於塔中。從此,沱內的怪事沒有了,過往船隻安全了。從那時起,下樑沱再未翻過船,也沒有人淹死了,白骨亭則成為了幾百年來保佑船伕平安的一座燈塔,完好保存至今。


在重慶城區有一個你不知道的地方,卻有漢代古墓、巴人遺蹟


4.8年豬文化節

據瞭解,五寶鎮政府每年都會舉辦年豬文化節,節日當天一般都會擺上幾百桌百家宴,五寶糧食豬隻喂紅苕、玉米等糧食,不喂飼料、添加劑,因而肉質好,口感好,深受市民歡迎,據網絡記者瞭解,一家農家樂每年年豬文化節都要屠宰幾十頭豬。文化節還會安排彩妝跑、採摘等活動。

在重慶城區有一個你不知道的地方,卻有漢代古墓、巴人遺蹟


在重慶城區有一個你不知道的地方,卻有漢代古墓、巴人遺蹟


在重慶城區有一個你不知道的地方,卻有漢代古墓、巴人遺蹟


在重慶城區有一個你不知道的地方,卻有漢代古墓、巴人遺蹟


在重慶城區有一個你不知道的地方,卻有漢代古墓、巴人遺蹟

文中部分圖文來自於網絡,如涉及版權,請及時聯繫,謝謝關注。


撰稿人:若水如你

撰稿時間:2020年2月24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