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依彤教授團隊在Nature子刊發表新冠肺炎與心血管系統述評文章

自從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我國湖北省武漢市出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性肺炎(COVID-19)的爆發,並迅速向全國擴散。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馬依彤教授團隊密切關注新冠肺炎對機體損傷的影響,特別是新冠病毒感染和心血管系統損傷之間的關係。

查閱大量的醫學文獻及相關資料與數據,與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張金盈教授團隊密切合作,於2020年3月5日在國際頂級醫學期刊Nature系列雜誌《Nature Reviews Cardiology》發表新冠肺炎與心血管系統述評文章。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為第一通訊作者單位,鄭穎穎副教授為第一作者,馬依彤教授、謝翔教授和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張金盈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

馬依彤教授團隊在Nature子刊發表新冠肺炎與心血管系統述評文章

該述評文章主要聚焦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所致心血管系統損害,並對COVID-19合併心血管系統疾病的防控提出建議。COVID-19的主要臨床表現為發熱、咳嗽、呼吸困難及外周白細胞計數低下或正常和淋巴細胞計數低下。經過病毒鑑定與分離,證實COVID-19的病原體是一種新型的冠狀病毒(SARS-CoV-2)。儘管COVID-19的臨床表現以呼吸道症狀為主,但也有部分病例出現嚴重的心血管系統損害。另外,也有部分病例合併心血管系統基礎疾病,導致病人的死亡率增加。因此,闡述COVID-19所致心血管系統損害及相關的機制,對患者的及時有效的治療及降低病死率有重要的意義。SARS-CoV-2主要侵犯肺泡上皮細胞,與ACE2相互作用,導致病人出現呼吸系統症狀。當患者合併心血管系統基礎疾病時,往往症狀較重。SARS-CoV-2導致心肌急性損傷和心血管系統的慢性損害,並且對於合併基礎心臟疾病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如果發生SARS-CoV-2感染,往往病情急劇加重,導致死亡。

文章中特別指出,SARS-CoV-2通過ACE2受體感染宿主細胞引起COVID-19,同時對心肌產生損傷。存在基礎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感染SARS-CoV-2預後較差。因此對於急性心肌損傷要積極治療原發疾病,並進行心肌保護治療。該文章的發表為疫情期間心血管系統疾病的防控以及COVID-19預後的評估提供了依據。

在疫情防控期間,尤其是新冠疫情在全球範圍內快速蔓延期間,馬依彤教授團隊將繼續密切關注新冠肺炎與心血管系統之間的關係,積極探索可能的機制及治療策略。把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關作為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綜合多學科力量,力爭在基礎及臨床上加快科研步伐,為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提供強大的科技支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