綢都教育觀點:學校共青團工作的問題與對策


綢都教育觀點:學校共青團工作的問題與對策

作者:南充市嘉陵區龍蟠初中教師、原團支部書記 賈海

綢都教育觀點:學校共青團工作的問題與對策

作者近照

共青團工作是學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目前,學校共青團工作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我們精心研究,認真解決。

綢都教育觀點:學校共青團工作的問題與對策

一、 當前學校共青團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團的活動時間受限,經費不足

組織開展豐富多彩,卓有成效的活動是共青團工作的一種手段、一種載體,是學校團的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新形勢下學校教育要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但是整個社會更看重學校的教學工作,尤其看重升學率的高低,從而導致學校對共青團工作往往是喊得響、做的少,再加上學生繁重的課業負擔,目前學校團組織的活動雖有開展,但往往活動時間受限,而且沒有活動經費,不能保證活動的次數和質量。

(二)團幹部待遇有待進一步落實

團幹部的教學任務和許多繁雜的事務性工作,而且沒有補貼,使這些團幹部不能全身心投入共青團工作。

(三)團幹部培訓有待進一步加強

很多團幹部本身教學任務繁重、缺乏系統的培訓,他們對新形勢下學校共青團工作的新內容、新特點普遍缺乏認識,守舊的工作思維和工作方法,導致對部分團內重要工作和重要活動缺乏瞭解,甚至不知如何開展。

綢都教育觀點:學校共青團工作的問題與對策

二、 加強和改進學校共青團工作的對策

(一) 突出主線、加強思想教育

始終堅持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全團、教育學生,不斷創新教育培訓、社會實踐、典型示範、主題活動,將思想政治教育與青少年成長有機結合起來,努力構築當代青少年學生強大的精神支柱,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深入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以實施中學生日常行米規範、文明市民公約等為抓手,依託創建文明城鎮、綠色學校、文明班級等工作載體,加強"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基本道德規範教育,讓學生養成優良的道德品質。

(二) 強化意識、推進團員發展

廣泛開展"舉團旗、唱團歌、戴團徽、重溫入團誓詞"團日活動,"展示青春風采"、"愛我中華,爭做文明市民"等系列主題教育活動,加強團員意識教育。利用好學校是向各條戰線輸送團員的重要基地的優勢,做好團員發展工作。

(三) 優化管理、提升團幹部素質

配齊配強團幹部隊伍,並做到按期換屆,民主選舉領導班子;班子的民主生活要正常,班子實行集體領導和分工負責相結合;班子成員要政治素質好,密切聯繫學生和青年教工,全心全意為青少年學生服務,在青少年學生中有一定感召力和影響力。

綢都教育觀點:學校共青團工作的問題與對策

(四) 完善制度、強化保障

繼續堅持和推進"三會兩制一課"制度,結合團日活動制度、重溫入團誓詞制度等,因地制宜組織實施。建立健全工作調研製度,關注社會焦點、青年熱點,有針對性地開展調研。推行工作量化考核制度,建立以工作實績為重點,以組織建設為重要內容,以團員青年的認可度、滿意度為基本尺度的工作評價體系。

(五) 落實載體、加強陣地建設

學校將團組織的活動陣地建設列入學校建設的總體規劃中,在師資、場地、時間、資金待遇方面予以保證。建立學生會,強化了團工作的基礎和物質依託,積極發掘自身優勢。校園小廣播作好學校各方面宣傳教育工作,充分發揮共青團活動陣地的教育引導作用,不斷提高青少年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

(六) 突出重點、開展品牌活動

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結合青少年的特徵和身心發展規律,深入開展學生會主席換屆競選活動、"青春獻祖國"詩詞吟誦大賽、主題團會評選活動、青年志願者行動、保護母親河行動、"新團員入團宣誓暨老團員重溫入團誓詞"主題活動、科技創新、暑期社會實踐等活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引導和幫助他們在各種活動中受教育、長才幹、做貢獻,增強歷史感和責任感。

您可能感興趣的資源,點擊以下鏈接查看原文:

作者教育觀點:

綢都教育觀點:學校共青團工作的問題與對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