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仅看一件事,梁山侠义三英雄,鲁智深可排第二,武松只能垫底

有很多成语来诠释看人的准则,比如“见微知著”、“管中窥豹”、“每下愈况(不是没下每况愈下)”,两老百姓都知道“三岁看老”。所以咱们今天就通过一件事,来看看一百单八将中的三位侠义英雄的不同做法,如果仅看这件事(仅限于这件事),我们就会发现,要评选梁山侠义三英雄,鲁智深可以排第二,武松却只能垫底。

当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在这次事件中,只有行者武松做出了正确判断,但也正是这次正确判断,让他的侠义形象打了折扣——有时候,心思缜密也不是什么好事,不会怒火攻心,反而保持冷静的人,有时候似乎不那么受欢迎,尽管他是对的。

如果仅看一件事,梁山侠义三英雄,鲁智深可排第二,武松只能垫底

​在说这三位侠义英雄之前,咱们要先排除一个被很多人认为是侠义英雄的美髯公朱仝,因为按照过去和现在的眼光来看,朱仝都算不上是一个好人:他是郓城县都头,但是先放走了抢劫犯东溪村保正晁盖,又包庇了杀人犯押司宋江,最后又在押解过程中私放了插翅虎雷横。

怎么看,朱仝这位美髯公的大胡子都像是一把伞,他只保护与他利益相关地位相似的人,至于四岁的小衙内该不该死,阎婆惜该不该被灭口,都不是他关心的事情。

放下美髯公朱仝不说,咱们还是来说武松,这位快意恩仇的好汉,难得有一回冷静,那就是全力劝阻花和尚鲁智深却解救九纹龙史进。

如果仅看一件事,梁山侠义三英雄,鲁智深可排第二,武松只能垫底

​史进因为抱打不平而被抓紧监牢,鲁智深急疯了,拼了命也要去与兄弟同生共死。这时候武松表示不同意:“哥哥不得造次。我和你星夜回梁山泊去报知,请宋公 明领大队人马来打华州,方可救得史大官人。”

武松说的倒是没错,因为鲁智深只身行刺贺太守,等于羊入虎口,为了自己亦师亦友的鲁智深安危着想,武松的建议无疑是正确的。

但是我们还知道另外一句话,叫做“事不关心关心则乱”,行者武松不认识九纹龙史进,所以他可以站在比较客观的角度上冷静分析,而且以最亲近的兄弟身份对鲁智深发出了命令:“便杀了太守,也怎地救得史大官人?武松却决不肯放鲁智深去!”

武松这是真急眼了,既不叫师父也不叫哥哥了,所以鲁智深也拿他无可奈何,只好偷偷开溜:“明早起个四更,提了禅杖,带了戒刀,径奔华州去了。”

气得武松暴跳如雷:“不听人说,此去必然有失。”

有的版本写武松直接爆了粗口:“这和尚不听人言!必然吃他拿了!”

如果仅看一件事,梁山侠义三英雄,鲁智深可排第二,武松只能垫底

​于是武松赶紧做了两个安排:第一、差人去华州城打探消息,第二、马上向梁山求援。

武松这些安排,显示了他比鲁智深更成熟老练,但是有人说他那是跟九纹龙史进没有交情,如果是菜园子张青母夜叉孙二娘被抓,他绝不会如此冷静。反倒是鲁智深的表现更合乎天理人情。

鲁智深当时确实是心急如焚甚至有点气急败坏,连武松和神机军师朱武的面子都不给了,他也爆了粗口:“这撮鸟敢如此无礼物倒恁么利害!洒家便去结果了那厮!”“史家兄弟不在这里,酒是一滴不吃!要便睡一夜,明日却去州里打死那厮罢!”““都是你这般性慢,直娘贼(贺太守)送了我史家兄弟!”

如果仅看一件事,梁山侠义三英雄,鲁智深可排第二,武松只能垫底

​于是鲁智深不过自身安危,装睡“骗过”了武松和朱武,一个人一条禅杖,刺杀贺太守未果,被人家当场拿下。

中计被擒的鲁智深不改英雄本色,可不像宋江挨了几板子就什么都招了,他在困境之中,还是向贺太守提了条件:“你这害民贪色的直娘贼!你敢拿倒洒家!我死也与史进兄弟一处死,倒不烦恼!俺如今说与你:天下无解不得的冤仇!你只把史进兄弟还了洒家;玉娇枝也还了洒家,等洒家自带去交还王义;你却连夜也把华州太守交还朝廷!量你这等贼头鼠眼,专一欢喜妇人,也做不得民之父母!若依得此三事,便是佛眼相看;若道半个不的,不要懊悔不迭!如今你且先教俺去看看史家兄弟,却回俺话!”

鲁智深这一番豪言壮语,不知情的人还以为是他拿下了贺太守呢。但也正是这一点,证明了鲁智深的内心深处,正义的底线不可突破,既重情义,也讲道义,甚至还提朝廷着想——你这魂官,赶紧辞职,免得给皇帝老儿脸上抹黑。

如果仅看一件事,梁山侠义三英雄,鲁智深可排第二,武松只能垫底

​要是单看这一番话,鲁智深当然是梁山一百单八将中第一侠义英雄,但是读者诸君不要忘了,这件事情的导火索,是九纹龙史进为了素不相识的人,敢以一己之力对抗位高权重的华州知府:九纹龙史进 在把二龙山治理得“好生兴旺”之后,开始忧国忧民抱打不平了。

此事的起因,是画匠王义要替西岳华山金天圣帝庙内装画影壁,带着同行的女儿玉娇枝却被本州贺太守(蔡京的门人)瞄上了。“那厮为官贪滥,非理害民”,自然不会放过任何一个作恶的机会,还想老牛吃嫩草,强纳玉娇枝为妾(这种事情在小李广花荣看来是很正常的),还把王义充军发配。

九纹龙史进义愤填膺,杀了两个解差,救了王义,而且要斩草除根为民除害,只身行刺祸国殃民的贺太守,这才失风被擒。

如果仅看一件事,梁山侠义三英雄,鲁智深可排第二,武松只能垫底

​我们翻遍《水浒传》就会发现,敢于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就出手的好汉,也就鲁智深武松史进这三个,他们视功名如草芥,可以为兄弟抛头颅洒热血。

但是我们同时也要承认:为了素不相识的平民百姓,敢跟官府叫板,甚至想刺杀朝廷命官的,九纹龙史进是第一人。

当然,笔者这样说,也不是对鲁智深武松的不敬,因为绝大多数人,就是烧了十辈子高香,也未必能结交下一个像鲁智深武松史进那样的朋友。笔者环顾四周,好像还真有这样的朋友。这就要请问读者诸君了:您的朋友之中,有人堪比鲁智深武松史进吗?您认为鲁智深武松史进三位好汉,谁才是梁山第一侠义英雄呢?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