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筍受淹後如何管理

蘆筍受淹后土壤易板結,且肥料流失較大,退水後要儘快進行鬆土,增加土壤通氣性。及時清除枯枝,減輕病害發生。下面為大家介紹蘆筍受淹後如何管理。


1、清理溝渠,降低地下水位。排除積水,控制田間溼度,使蘆筍生長儘可能在較乾燥的環境下, 減少肉質根腐爛蔓延。

2、通風降溼。把大棚四周的膜拉高,防止蘆筍在高溫高溼下誘發莖枯病等病害。

3、病害防治。及時清除枯枝,減輕病害發生;淹水時間較長田塊可將植株上部的葉片層剪去一半,或重新養母莖,以減少植株蒸騰消耗。雨後進行噴藥保護,可噴施新高脂膜,隔7天噴一次,連防二至三次,抑制病菌複製,降低其抗藥性和用藥量,提升農藥效果。新種蘆筍因其根系嫩易腐爛,如死亡需重新種植。

4、中耕施肥。蘆筍受淹后土壤易板結,且肥料流失較大,退水後要儘快進行鬆土,增加土壤通氣性,降低田間溼度,必要時扒開蘆筍肉質根附近土壤晾乾噴施護樹將軍消毒,促進根系恢復生長。葉面噴施蔬菜壯莖靈,蘆筍苗長勢茂盛,杆莖粗壯、葉片肥厚,提升蘆筍吸水吸肥力度,提升產量和質量。可用新高脂膜+殺菌劑防病,連噴2-3次,增強蘆筍抗病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