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9000病例新冠病毒研究:基本傳染數R0約為3.77,比此前研究要高

十三 乾明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報道 | 公眾號 QbitAI

結論意料之中,但具體數據依然太驚人。

前天,鍾南山院士感嘆:不知道新冠病毒傳染性為何這麼強?這是個大問題。

現在,這篇最新研究,能給出一個更直接的數據結果參考:

平均每個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大概會傳染3.77人,比之前研究中披露的更高。

該結論,來自2月12號在預印本網站Medrxiv發佈的新冠病毒研究。

背後的依據,來自於國內30個省級行政區近9000病例的分析,是迄今為止樣本量最大的新冠病毒研究

而且, 疑似病例也被囊括其中,這也是新冠病毒研究首次考慮疑似病例變量

研究的通訊作者,來自軍事醫學科學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國家疾控中心和美國佛羅里達大學等機構。

近9000病例新冠病毒研究:基本傳染數R0約為3.77,比此前研究要高

研究者在論文的“討論”部分指出,從研究時間段的末期來看,新增病例的增長曲線變陡,意味著病毒傳染性指標R0=3.77,可能也存在低估。

此外,他們也對確診病例的病死率、數據樣本中的其他特徵進行了分析,為進一步認識新冠病毒提供了參考依據。

他們是如何得出結論的?關於這篇論文要點,我們一一解讀。

潛伏期4.8天,基本傳染數R0達到3.77

在醫學研究領域,定義傳染性的一個常用指標是基本傳染數R0,指在沒有外力介入,同時所有人都沒有免疫力的情況下,一個感染到某種傳染病的人,會把疾病傳染給其他多少個人的平均數。

也就是說,數值大小相當於平均一個患者能夠傳染多少人。R₀的數字愈大,代表流行病的控制愈難。

但要計算基本傳染數R0,一個必要的輸入就是中位潛伏期

在這一研究中,論文作者基於125位明確暴露期的患者,估計了潛伏期的分佈,估計潛伏期的中位數(IQR)持續時間為

4.8天

在此基礎上,他們還為潛伏期和感染期構建了幾種敏感性分析設置,用來評估新冠病毒的傳染性。

取平均潛伏期為5天,平均感染期為7天,假設2020年1月1日之前的初始報告率為100%的情況下,研究人員估計R0為3.77 (95% CI 3.51 -4.05),如下表所示。

近9000病例新冠病毒研究:基本傳染數R0約為3.77,比此前研究要高

在這個表格中可以看到,疾病自然病史和報告率不同,得到的R0也不同,範圍在2.23至4.82之間。

潛伏期和傳染期越長、初始報告率越高,那麼估計的R0也就越大。

若是採用所有的確診和疑似患者的樣本進行估計,那麼得到的R0會較大一些,範圍在2.31到5.18。

也就是說,R0為3.77是一個相對可信的推論,這意味著平均一個病人感染3.77人。

近9000病例新冠病毒研究:基本傳染數R0約為3.77,比此前研究要高

而之前發佈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的研究,基於425名患者得到的R0為2.2,3.77顯然要高得多。

論文作者也給出了分析,可能的一個原因是早期的病例報告有延遲。

而且,他們也在論文的“討論”部分指出,從1月25日數據來看,新增病例的增長曲線變陡,意味著這個數字可能也存在低估。

此外,他們還分析了有效傳染數(effective reproductive number),Rt。

結果顯示,在2019年12月25日開始超過臨界閾值1,並在2020年1月3日左右達到了8-15的峰值,而在2020年1月16日Rt值迅速下降,跌破閾值。

他們認為,下降趨勢最可能的原因是延誤了報告,而不是傳染能力的下降。

畢竟,Rt曲線的形狀對潛伏期比較敏感,但對感染期不敏感。與R0的結果相似,較低的初始報告率與較低的Rt曲線相關。

相比之前的疫情,中東呼吸綜合徵(MERS)的R0小於1,而SARS的R0為3,此次新冠病毒的基本傳染數最高。

這一結果,也都在實際的病例傳播分佈中得到了體現。

近9000病例新冠病毒研究:基本傳染數R0約為3.77,比此前研究要高

人口流動帶動病毒向湖北外傳染

在針對新冠病毒地域分佈的分析中,研究者還梳理出了一些重要時間節點。

第一個是2020年1月1日,元旦當天。

在此之前發病率一直處於低水平和散發狀態。

直到2020年1月1日,發病率才開始突然躍升。

這一天發生了什麼?不知道。

但如今回溯,李文亮醫生向同學群發出警告正是12月30日,而一天後國家衛健委專家組也抵達武漢,正式介入調查。

徵兆隱隱,黑雲壓城。

第二個是2020年1月23日,發病率開始呈指數增長,研究者指出,這一增長階段與1月10日正式開始的春節前的人口流動階段重疊。

1月中旬,武漢的患者數量迅速增加,隨後在下半月蔓延到其他省份,特別是鄰近的省份,如河南、四川和湖南。

同樣,外來務工人員較多的浙江和廣東也出現了大幅增長。

近9000病例新冠病毒研究:基本傳染數R0約為3.77,比此前研究要高

截止2月11日晚24點,廣東、河南、浙江等地的累計確診病例均已超過1000,其中廣東達到1219,河南1135,浙江1131。湖南也接近1000,為946例。

如此迅速的蔓延,與新冠病毒很強的傳染性,有很大關係。

確診患者預估病死率3.06%,確診速度從14天提升到1天

病死率(case fatality rate,CFR)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是指患病死亡人數佔患病人數的比例。

在58例確診患者和18例疑似患者當中出現了死亡情況。並且,確診為重症肺炎患者比輕度肺炎或非肺炎患者的病死率要高得多,為5.88%。

研究人員給出估計,已確診患者中,整體調整後的病死率為3.06% (95% CI 2.02-4.59%)。

我們看下整體的病例表格:

近9000病例新冠病毒研究:基本傳染數R0約為3.77,比此前研究要高

男性患者的調整後的CFR是女性患者的三倍多,分別為4.45% (95% CI 2.81-6.93%)和1.25% (95% CI 0.43-3.29%)。

60歲或60歲以上的患者調整後的CFR為5.30% (95% CI 3.25-8.46%),遠高於年輕患者的CFR,1.43% (95% CI 0.61-3.15%)。

導致死亡的另一重要因素是在基線狀態時被確診為嚴重肺炎,調整後的CFR為6.23% (95% CI為3.87-9.79%)。

基線時輕度或無肺炎患者的校正後CFR相對較低,為0.68-1.16%。

從發病到確診若是延遲5天,也會使調整後的病死率增加了一倍,從1.34% (95% CI 0.35-5.12%)增至3.07% (95% CI 2.02-4.60%)。

研究人員發現,若是滿足以下條件中的2個,即男性患者、60歲或60歲以上的患者和診斷為重症肺炎的患者,都會進一步增加CFR。

特別是在確診為重症肺炎的老年男性患者中,調整後的病死率高達9.47%(5.34-15.99%)

但與MERS和SARS的病死率相比,新冠病毒的CFR要低得多。MERS病死率為30-40%,SARS病死率為8-9%。

當然,研究中還呈現出了一個利好消息——確診速度大幅提升

患者從發病到確診的時間中位數是5天。但在疫情前期到現在,這個數字是在變化的。

在1月14日之前,這個中位時間還是14天,而在1月14日至12月22日期間,降到了6天,在1月22日之後,中位時間甚至降到了1天!

這就說明國家的防控措施,以及醫療隊伍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

近9000病例新冠病毒研究:基本傳染數R0約為3.77,比此前研究要高

迄今最大的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分析

最後,回到這一研究本身上來,信息還有不少。

這次研究分析的樣本截止時間是1月26日,涵蓋了各地上報的8866個確診和疑似病例。

病例資料包括基本人口學資料、病例分類、症狀發生日期、診斷日期、住院日期、出院日期或死亡日期等等。

在這8866例感染者中,有4021例經實驗室檢查確診,比例為45.35%,而剩下的54.65%患者屬於疑似病例。

這一數據規模,超過了此前鍾南山團隊的1099確診病例分析,也是迄今最大的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分析。

從患者的地域分佈來看,65.35%集中湖北省,其他病例則集中在鄰近省份、北京、上海附近的長江三角洲、浙江東南部、廣州和香港附近的珠江三角等。

4021例確診病例中,71.45%集中在30-65歲的年齡段,50歲以上(中老年人)患病率最高,20歲以下年齡組發病率最低。

這也與鍾南山等專家給出的結論一致:兒童似乎不太容易感染,不過也有感染病例出現,也應最好防護。

其中,56歲的人患病最高,為139例,疑似患者的年齡分佈與此相似。

近9000病例新冠病毒研究:基本傳染數R0約為3.77,比此前研究要高

一個比較值得注意的結論是:武漢市以外的患者,年齡要比武漢內的低。

研究者認為,這與武漢返鄉的人群中大多數是年輕人有關。

年齡維度上來看,男性患病率高於女性(每10萬人中有0.31人患病),而女性為每10萬人中有0.27人患病。

武漢外的感染者雖然也是男性更高,但差別已經不太明顯。

此外,在確診病例中,分別有935例(25.5%)和2563例(69.9%)被診斷為重症和輕度肺炎,167例(4.5%)無肺炎表現。

其中診斷為重症肺炎的患者年齡明顯大於輕度肺炎患者和非肺炎患者,其中男性佔61.5%。

一個專門說明

隨著疫情的不斷髮展,防控措施不斷跟進,具體的數字,也肯定會發生變化。

而且也別忘了,這是一篇預印本論文,意味著它還未經同行評審,其研究結果還需要被進一步專業檢查。

近9000病例新冠病毒研究:基本傳染數R0約為3.77,比此前研究要高

具體文章投向何處尚未披露。不過也有細心網友發現,論文中的圖表格式和《新英格蘭醫學雜誌》要求一致,這也說明其可能正處於投稿過程中。

無論如何,這一迄今為止數據量最大的新冠病毒研究,的確為我們認識新冠病毒,提供了新的參考。

所以依然感謝研究者,他們提供了另一維度的抗疫作戰,加快了更多全球科研力量的關注。

也感謝各位在一線的抗疫戰士,期待他們都平安歸來~

論文鏈接: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2.10.20021675v1

One more thing

昨晚,央視新聞頻道《新聞1+1》中,白巖松連線中國疾控中心消毒學首席專家、環境所消毒中心主任張流波,給大家帶來了最新防疫知識。

張流波介紹稱,所有的消毒劑對冠狀病毒都有效。

他說, 做手衛生的時候,酒精是首選。酒精最大特點就是快,不到一分鐘手就乾淨了。

小的表面可進行酒精消毒。如果家裡其他方面消毒,完全可以選用其他消毒劑,比如84消毒液等含氯消毒劑。

他表示,絕對不推薦用酒精噴霧大面積進行消毒。

另外,如果今天剛起來看到“湖北新增確診14840例”的巨大新增數,請不要慌。

這不是出現新爆發情況,而是臨床診斷病例13332例也被計入“確診”當中。

相信距離拐點,已經不遠了。

防護人人有責,大家繼續加油~

— 完 —

量子位 QbitAI · 頭條號簽約

關注我們,第一時間獲知前沿科技動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