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卿版本的“寻隐者不遇”,4句24字,却写了一个美丽的桃花源

唐代诗人刘长卿,比李白杜甫王维要小上几岁,但是要比他们长寿不少。在那个时代能够活到80岁高龄,想来也确实是非同一般的人物。在他的诗歌当中,我们更多看到的是极致而惊艳的景色,还有和友人绵绵不断的深情离愁。

所以才会有“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也才会有“江春不肯留行客,草色青青送马蹄”。

刘长卿版本的“寻隐者不遇”,4句24字,却写了一个美丽的桃花源

唐人向来喜欢在山林之中隐居,尤其是那些世外高人。现实当中的俗人却也愿意去山间寻找他们谈经论道,以求大彻大悟。贾岛著名的《寻隐者不遇》留下口碑,其实在他之前,刘长卿也曾有过类似经历,也写出了一首精美的《寻张逸人山居》。

危石才通鸟道,空山更有人家。

桃源定在深处,涧水浮来落花。

这首古诗就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寻张逸人山居》,全文只有4句24个字,但是却描摹出了梦境当中的桃花源。他也和贾岛一样去山间寻求隐者,同样也是没有寻找到。贾岛还有一个童子告诉他“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但是刘长卿却也只能凭自己的经验一路摸索,寻找世外高人的隐居之处。

刘长卿版本的“寻隐者不遇”,4句24字,却写了一个美丽的桃花源

危石才通鸟道”,就显现出此地山峰的险峻,只有小鸟才能飞过。旁边到处都是悬崖峭壁,但即便如此,此地依然有人家居住,“空山更有人家”。

在此地居住的人,就更像是超越了世俗一般,在世外桃源当中寻求到自己生活的境界。他们不愿意和现实的世俗生活有太多的关联,只渴望在这里与青山、流水、高山在一起,真正体会到超脱而自由的生活境界。

但这里就是诗人想要寻找的那个世外高人的住处吗?“桃源定在深处,涧水浮来落花”,显然还不是。因为诗人已经看到了随山涧流水漂浮的落花,这些流水落花一定是源自世外高人的亲手种植,所以也让诗人猜测,这“张逸人”的居住地一定还在山林的更深处。

刘长卿版本的“寻隐者不遇”,4句24字,却写了一个美丽的桃花源

刘长卿在这里只写了他寻访的过程,以及对世外高人隐居之地的猜测。一切正如同贾岛所说的那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刘长卿只是在寻找,但并不知道对方的确切位置,依靠流水落花来来猜测对方可能的居住之地。

片言只语之中也看得出对方的高洁境界,还有他自己不懈的追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