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初燒也不是老燒 對音樂有追求的中年男人的HIFI之路


不是初燒也不是老燒 對音樂有追求的中年男人的HIFI之路

本文來自乙迷HiFi樂租,玩家真實感受。

玩家對器材的褒貶,不代表乙迷觀點。

前言:

正如標題所言,即不是初燒也不是老燒,只是對音樂有追求。買的第一副比較貴的耳塞是esw900,當時迷上了王菲,號稱女毒,就在日亞買的一千多,當時國行要二千多,瞬間省了一千大洋。然後陸陸續續入了bose qc35、sony wi1000X (因為iphone x沒有耳機孔,而且這兩個耳機還帶降噪)。

言歸正傳,因為家裡有一個sony的A45播放器,雖說連接wi 1000X支持LDAC,但總感覺聽起來差點意思,尋思著買一個2000價位的耳機。不要問為什麼是這個價位,因為能負擔的起的最大極限就是這樣了(作為兩個娃的父親不容易啊)。

不是初燒也不是老燒 對音樂有追求的中年男人的HIFI之路

然後就在各大網購APP找適合自己價位的,就看上森海塞爾家的ie80s、ie40pro,sony 家的N3AP,因為價格差不多,都 是一千出頭。感覺好難選,作為一個三線城市的我,也沒有實體店可以試聽,總不能盲狙啊,畢竟花了將近半個月的工資啊。

不是初燒也不是老燒 對音樂有追求的中年男人的HIFI之路


然後有一天在B站閒逛,居然發現有去試聽,就是差不多價位的耳機對比評測(直推小新、耳機去試聽),這一聽不得了,越聽越中毒,覺得只有ie800s跟舒爾846合適,但價格已經超出預算了,這兩個耳塞都要5000多,最關鍵的問題是還要配播放器才能推的動。

想想還是算了,還不是因為窮。然後就在天貓國際750元入手了ie4pro。無論是接入ipad mini5還是sony播放器,絕對是一隻耳的差距,森海塞爾家的這幅耳塞絕對能吊打2000以下的耳塞。從此就對森海塞爾家的塞子種草了,無形中有了信仰加成。

不是初燒也不是老燒 對音樂有追求的中年男人的HIFI之路

因為工作原因,比較自由,大多數都在家裡,然後就在B站了解到耳放加頭戴式耳塞(大耳),尋思著ie40pro加A45通勤用,家裡放個大耳,當然也是在2000價位(耳放另計)。

又是在B站各種搜索各種瀏覽,確定了森海塞爾家的HD650跟拜亞家的DT990pro,耳放我買的是鈺龍金絲雀二代,無奈森海塞爾家的耳機太貴,HD650要2700元,而且極少搞活動,那我只好入了DT990 pro,這也算是盲狙吧。

主要是在網上看了一篇鬼斧神工的耳機排行榜買的,當然也沒有買錯,關鍵是DT990 pro,在德亞只要800大洋,國行要1499,說到底還是錢的問題。

原本以為到這應該就差不多了,但是心裡還是對森海塞爾家的hd650、hd660s念念不忘,畢竟ie40pro 700大洋就已經那麼好了,兩三千的大耳肯定超好吧,無奈還是價格太貴,一直狠不下心入手。

不是初燒也不是老燒 對音樂有追求的中年男人的HIFI之路

某天在網上閒逛的發現居然有耳機租聽業務,關鍵是還能用芝麻信用免押金,只要出幾天的租金就行,先是租了hd650,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它的中頻,真的很正很飽滿,低頻也給力,就是高頻上不去(跟自用dt990 pro對比)

dt990 pro聽的比較多,所以有發言權,因為平時聽歌比較雜,王菲、張學友、陳奕迅、五月天、梁靜茹、孫燕姿、歐美流行、ACG全部都聽,買dt990 pro就是用來聽歐美流行,就是動次打次。

怎麼評價dt990 pro這副耳塞呢,只能說兩頭翹,高頻跟低頻突出,但是中頻弱,要是不把原配耳罩換掉,高聲十分的刺耳,幾乎是受不了的程度,換了皮衛罩就好多了,而且低頻感覺也更強。我個從覺得hd650比dt990pro雜食的多。

不是初燒也不是老燒 對音樂有追求的中年男人的HIFI之路

網上一直對森海塞爾家的Hd600、hd650、Hd660s爭論不休,說600無敵、650低頻糊,660s沒有森海塞爾的味道,帶著地好奇的探索,又租了660s。

說說我個人對HD660s的聽感,先從外觀說起吧,660s的外觀比650的外觀看起來更多高檔,660是純黑造型,650是有點藍色的塑料,不過外觀這東西也是各花入各眼的。接下來說說聲音。第一耳的感覺660s的聲音比650要靠前,打個比喻,如果650是在演唱會的中間,那麼660s就是在前排,比較貼耳。

不是初燒也不是老燒 對音樂有追求的中年男人的HIFI之路

但是整體650的聲場比660s大的,650的中頻還是比660s中頻還是強一點,這個很難用語言表達,660s的高頻比650的強,強很多,比如說Loren Allred的never enough,歌曲高潮部分660s的聽感是比650強的,其實兩個耳塞總體是保持森海塞爾家的味道的。用網上一張圖片來形容就非常的貼切。

不是初燒也不是老燒 對音樂有追求的中年男人的HIFI之路

人還是那個人,600就能看到整體,650是半身照,660則是證件照,每個人的偏好不一樣,所以三者我覺得是各有千秋的,喜歡哪個買哪個。網上各種大神的神評論就不一一點評了,如果脫離聽歌的前端跟歌曲風格,一切都是空談。

每個人喜歡的女孩都不一樣,我覺得耳機跟女朋友挺像的,你覺得是缺點我反而喜歡。因為高端耳機畢竟不便宜,誰也不想一買回來聽幾天就吃灰壓箱底。

我個人建議可以在知乎跟貼吧上看看自己心水的,然後去B站雲試聽,最後再租聽,合適就下單買,不合適就再租,直到聽到你喜歡的耳塞,這樣的試錯成本也比較小。感謝各位的觀看,林林種種寫了好多,願大家都能買到自己心水的耳機。有機會再見啦。

不是初燒也不是老燒 對音樂有追求的中年男人的HIFI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