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教養,都藏在細節裡

常言道:細節見教養。

細節總是容易為人所忽視,所以往往最能反映一個人的真實狀態,因而也最能表現一個人的教養。

一個人的教養,往往藏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細節裡。


1

情緒穩定

有句話說得好:發脾氣是本能,控制脾氣卻是本事。


情緒人人都有,懂得控制情緒的人,才不會被壞情緒操控。


掌控了情緒,也就掌控了行為,掌控了行為,也就掌控了人生。


拿破崙就曾說過:


“能控制好自己情緒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將軍更偉大。”


有個這樣的事:


一天,國學大師季羨林和臧克家在小飯館吃飯。


突然隔壁桌的小孩不小心摔地上了,哇哇大哭,小孩的媽媽正好不在身邊。


季羨林見了,立馬去幫忙扶起小孩,小孩的媽媽回來,誤以為孩子被欺負了,對著季羨林大罵道:


“一個大人幹嘛欺負小孩,要是我兒子哪兒受傷了,跟你沒完。”


這時候,目睹全過程的顧客看不下去,連忙幫著說話:


“是小孩自己摔倒了,這位先生是好心幫你扶起他,你怎麼不分青紅皂白就罵人呢?”


小孩的媽媽自知理虧,便不再說話。


真正的教養,都藏在細節裡


事後,臧克家問季羨林,明明被誤解了,為什麼一點都不生氣?


季羨林笑笑說:“大家都看著呢,我何須解釋”。


正所謂:情緒見人品。


情緒,最容易暴露一個人的天性。


越是衝動急躁的時候,越是要提醒自己要冷靜,因為所有的壞情緒,買單的都是自己。


就像有句話說得那樣:


“人生路上,遇到的最大敵人,不是能力,不是條件,也不是別人,而是情緒。”

總是不分場合對象,隨心所欲地抱怨,發脾氣,只會讓旁人生厭。

遇事不輕易動怒,情緒穩定,不僅是一種高級的情商,更是一個人良好教養的體現。


2

守時守信


德國有一句諺語,“準時就是帝王的禮貌”。


守時,是人際交往中最基本的禮貌。


康德也曾言:


“無論是對老朋友,還是對陌生人,守時就是最大的禮貌。”


想必大家都有過這樣的經歷:

和對方友約好時間見面,卻拖拖拉拉遲到,過了約定時間,才姍姍來遲,讓你原本的好心情在等待中慢慢耗盡。


一個總是不守時的人,久而久之,只會讓別人對自己的好感一點點消失,讓彼此間的信任一點點消磨殆盡。


真正的教養,都藏在細節裡


魯迅先生曾說過:


“生命是以時間為單位的,浪費別人的時間等於謀財害命;浪費自己的時間,等於慢性自殺。”


在一次招聘會上,一家公司在其中兩名求職者的選擇中猶豫不決,便通知他們兩人需要進行一次複試。

複試當天,其中一名求職者在約定面試時間的前二十分鐘就到了,而另一名求職者卻在約定時間的半小時後才到達。


被問及遲到的原因,他給出的理由是:


因為不熟悉路線,所以耽誤了時間。


兩位求職者均離開後,面試官翻看兩人的簡歷,發現遲到的求職者是985名校畢業的高材生,並且各方面條件都很符合招聘崗位的需求。


雖然從面試結果上看,遲到的求職者能力各方面更強,但是公司選擇錄用了另外一位求職者。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


“守時的人不一定優秀,但優秀的人一定很守時。”


在日常生活中,守時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更是一個人良好教養的體現。


守時,既體現了對別人是一種尊重,更能贏得別人的信賴。


博恩·崔西在《吃掉那隻青蛙》裡寫過一句:

“你對待時間的態度,即時間觀念,對你的行為和選擇有著重大的影響。”

每個人的時間都是寶貴的,只有懂得尊重他人的時間,才能獲得別人的認可。


3

換位思考


梁曉聲曾說過:


“教養,不是一個人讀了多少書,而是根植在內心的修養與底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他人著想的善良。”


一個人的教養最容易通過日常中的小細節折射出來的。


《紅樓夢》中有個這樣的情景:


劉姥姥進大觀園,臨走前,賈府給她送了很多東西。


平兒耐心地和劉姥姥交代道:


“這兩個銀袋,每袋裡頭五十兩,共是一百兩,是太太給的,叫你拿去做個小本買賣,或者置幾畝地,以後再別求親靠友了。”


劉姥姥十分感激,千恩萬謝。


平兒見此,笑了笑繼續說道:


“休說外話,咱們都是自己人,我才這樣。你放心收下就好,我還和你要東西呢,


到年下,你要把你們曬的那個灰條菜乾子和豇豆,扁豆,茄子,葫蘆條兒各樣乾菜都送些來,我們這裡上上下下都特別愛吃。”


短短的幾句話,就可以看出平兒是個怎樣的人。


話裡看似是在向劉姥姥要東西,實際上,只不過是為劉姥姥減輕心理負擔,讓她可以心安理得地收下東西。


在人際往來中,懂得換位思考,細心體諒和理解他人的人,一定是個有教養的人。

有一句名言說:


“如果我們只會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問題,那麼我們永遠不知道別人在想什麼。”


與人相處,懂得將換位思考,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讓人舒服,體現了一個人不可多得的教養。


真正的教養,都藏在細節裡


《菜根譚》有言:


“文章做到極處,無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極處,無有他異,只是本然。”


同理,教養亦是如此,它藏在你每一個細節,每一個動作裡。


生活中有許多細節,你也許不經意,但就是這些不起眼的細節,可以折射出你的為人。


真正的教養,都藏在細節裡。


所以,千萬別讓小細節出賣了你的教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