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祕笈|汕頭市潮陽實驗學校鄭康儀:學習不是“做了就好”,而是“做好”

學霸名片

姓 名:鄭康儀

畢業學校:汕頭市潮陽實驗學校

高考分數:全省文科前20名

錄取院校:清華大學法學院

特長愛好:讀書,跑步,聽音樂

座 右 銘:人生到處何所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學霸故事

鄭康儀:外表文靜內心強大的學霸

大大的黑色鏡框,齊脖短髮,清新娟秀的五官,這是許多人對鄭康儀的第一印象。

鄭康儀是汕頭市潮陽實驗學校(以下簡稱“潮陽實驗學校”)2018屆文科畢業生,在2018年的高考中,其成績被屏蔽,位列全省文科前20名。

“有想過自己能夠取得這麼好的成績嗎?”當記者提出這個普遍性問題時,鄭康儀笑著說:“其實高三的成績不算特別穩定,高考前是比較自信,但是最終收到這麼好的結果還是很驚喜”。

鄭康儀的自信,源於其從小至今一直以來的好成績。但當大家不斷地稱呼她為“學霸”時,她卻有些“不滿”:“現在常常有一些人去製造一些類似學霸、學渣、學神之類的衝突,其實歸根結底只是不同的人學習的方法和效果有所差異而已,所謂的學霸可能是在學業上有更多的投入和更高的專注度,所以學習成績比較好。”

学霸秘笈|汕头市潮阳实验学校郑康仪:学习不是“做了就好”,而是“做好”

十五年潮實情懷,難忘校園生活

2003年,鄭康儀就讀潮陽實驗幼兒園,彼時潮陽實驗學校還未成立高中部。她或許也不曾想過,自己未來的讀書生涯,會和潮陽實驗緊緊地聯繫在一起。

“我從小在潮陽實驗學校就讀,一直是內宿,在一個集體的環境中長大。每天看相似的風景,吃差不多的,飯菜,三點一線的生活,平平淡淡穩穩妥妥,”當描述到在潮陽實驗學校就讀的這15年的體驗,鄭康儀顯得十分淡定,“體驗這種東西,向來只有親歷才算數。”

畢業後即將離校,讓鄭康儀記憶深刻的,除了有節奏的複習,還有與同學們的點滴故事。“高二的運動會,那個時候真的會有集體的感染力,班裡的每一個成員都為‘大一班’努力著。”大一班是鄭康儀班級的簡稱,她還記得,在那場運動會上,同學們揮灑的汗水和此起彼伏的鼓勁歡呼聲。

学霸秘笈|汕头市潮阳实验学校郑康仪:学习不是“做了就好”,而是“做好”

除此之外,在學校建立起來的深厚友誼,也是鄭康儀讀書期間不能忘卻的珍貴回憶。“我們宿舍的女生經常一起聊天說笑,分享零食和故事,一起吐槽解壓相互關心。”鄭康儀說,晚自習課間,她經常和好朋友在操場上散步聊天,大家相互安慰鼓勵,這是她在高三期間溫暖的回憶。

談到自己的學校,鄭康儀表示:“不同學校在管理模式和學習節奏等方面確實有差異,像我們學校就是比較嚴和緊的。雖然大家日常吐槽,但是僅僅以此就妖魔化學校也是不全面的。潮實的學生也不是隻會埋頭讀書,大家都會有自己的興趣,像唱歌街舞美術書法各個方面都有很多人才。”

鄭康儀說,印象很深刻的是高考前一個星期,全班同學給每科任的老師都買了一個小本子,大家都在本子上寫下自己想對老師說的話。“感覺老師收到後都很驚喜,比如數學老師表示‘甜蜜蜜滴’。最後面的日子其實反倒更加輕鬆和愉悅,老師都陪著我們複習打氣。”

好勝心、追求完美是學習的動力

鄭康儀從小到大成績都在班級前列,但若干次考試中,讓她印象最深刻的是小學的一次考試。

“那是人生中第一次考試吧。當時自己還很興奮地跑去問老師,得到老師欲言又止的‘你啊……’才發現很簡單的拼音測試別人都是滿分或接近滿分,而自己只有八十幾分,所以印象十分深刻,”鄭康儀說,雖然當時只是一年級,並沒有太多勝負的概念,但從小聽到的讚揚會比較多,所以當時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一種落差,“覺得很疑惑。”

鄭康儀說,她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在認識還不是很清晰的時候,確實是好勝心很強。“以為只要跟別人比贏了就是贏了。但是隨著自己閱歷增長,見過更多的人更大的世界,發現永遠會有人比你更厲害,永遠會出現輸掉的比賽。”當鄭康儀看清輸贏的本質後,原本的好勝心也慢慢削弱了,但她說她依然追求完美,能夠做的事就一定要做好,這也成為她學習的一個動力。

“比如文綜的大題,有時候雖然自己的表述也能得分,但是我還是會考慮這個答案是否真的妥當。出現不該犯的錯誤我會老老實實地寫下來並記住教訓。”對於其他特別看重成績的人而言,鄭康儀給出了她的建議:先找到努力的方向和方法,比當下盲目地努力重要得多。

学霸秘笈|汕头市潮阳实验学校郑康仪:学习不是“做了就好”,而是“做好”

在班主任王文彬看來,鄭康儀看上去文文靜靜,但內心強大,意志堅韌,不服輸;獨立性強,對生活學習有自己獨立的見解;文科實力強大,對相對薄弱的數學學科一直不斷勤奮鑽研,因此在高三階段成績穩步提高,最終高考取得優異成績。

王文彬告訴記者,鄭康儀在高考中取得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她努力彌補不足,使各科均衡發展。她語文成績很好,但是在高三有幾次大考中只有110分左右,分析原因是作文出了問題,審題和表達兩個方面需要加強。“每次都會看到她拿著試卷找到語文曹鋒老師,認真分析答題的不足,不斷修正,而且每次語文輔導課她都主動認真的參加,再到後來二模、三模考試的時候,語文成績都穩定在130分左右了。”

学霸秘笈|汕头市潮阳实验学校郑康仪:学习不是“做了就好”,而是“做好”

合理安排複習計劃,把學習任務當成打怪通關

高三備考階段,鄭康儀一方面跟著老師的步伐複習,另一方面她也合理地安排著自己的複習計劃。利用零碎的時間,鄭康儀會選擇做選擇題和簡單的填空題,利用早讀和晚自習前用來背誦知識點增強記憶,自習的時候就認真完成作業,剩餘的時間再根據自己的需要安排。

在有序的備考階段,鄭康儀依然保持著讀書、跑步和聽音樂的習慣。“我覺得所謂學習和興趣愛好的衝突點在於時間,也就是說我們應該做的是把時間安排好。”學習和興許愛好在鄭康儀眼中不存在絕對的衝突,她認為在該學習的時間裡高效投入學習,做好該做的事後,剩下的一些時間再去做自己喜歡的事去放鬆心情,當作是學習之餘的調劑。

鄭康儀喜歡看課外書,即使是繁忙地學習中,她也會保證每天一定的閱讀量。她一般選擇在午休和晚修前的時間看書,當作是自己的放鬆時間。“學習節奏比較緊的時候也會有過擔心影響成績,但後來發現其實看書本身也是學習,而且這種學習不僅僅是針對某幾個知識點,而能夠拓展知識面,並且提高閱讀理解和寫作等能力,從而讓學習變得更加有效。”鄭康儀如是說。

和其他考生一樣,鄭康儀在高三階段也會有低谷期。“複習的課程和大量的作業有時候確實會讓人覺得煩悶,有段時間生病落下挺多課程,練習和考試中又常常失誤,情緒就會比較焦躁。”面對這樣的情況,鄭康儀總有辦法自我調節。

“我會聽自己喜歡的歌,和自己對話,靜下心來就好了。”鄭康儀告訴記者,當問題出現後,她儘量以最客觀的視角去分析問題,最後會發現情況其實很簡單——比如生病了就好好吃藥好好休息,做好必要的功課就好了;失誤不外乎審題錯誤或者某個環節出現漏洞,那就增加審題的時間,填好漏洞就好;覺得複習枯燥的話,就“苦中作樂”鄭康儀就把完成學習當成打怪通關,自己有一個通關任務的小本子,在每天進行一個小總結,也會設置通關成功的獎勵或者失敗的懲罰,這樣子學習就會變得比較有趣。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每每自我思考一番後,鄭康儀的壞情緒也跟著拋到九霄雲外去。“思考清楚後就會覺得其實問題也很簡單,我還是可以做好。”

学霸秘笈|汕头市潮阳实验学校郑康仪:学习不是“做了就好”,而是“做好”

學霸秘笈

學習是在構築一座屬於自己的知識大廈

喜歡菲茨傑拉德的一句話:“你學過的每一樣東西,你遭受的每一次苦難,都會在你一生中的某個時刻派上用場。”學習其實就是在構建一座屬於自己的知識大廈,拾得的一磚一瓦,皆為材料;掌握的方法,成為將藍圖變為現實的技能。

構築之中,需要步步落實,精精細細;一處不慎,便可能有房倒屋傾之患。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在學習中需要戰戰兢兢、慌慌忙忙。學習的節奏也許緊湊,把握節奏的我們自身應當需要從容的心態。這份從容,往往也來自於踏實走好每一步後的自信。

小學初中高中這麼多年大家不過都在學習,結果不同,是因為過程中的完成度不同。課本上的知識相同,教輔資料大同小異,學習過程也不過上課聽講,下課練習回顧,但每個環節你是“做了就好”還是“做好”,這恐怕是一個根本性的問題。

學習建的是你自己的大廈,必須親力親為,也必須適合自己。我說著我的方法,這不過是我作為一個經歷者的經驗總結罷了,能夠派上用場最好,如果不能又何必糾結?這畢竟不是一條能夠直接將你送至終點的傳送帶,只是通往終點的一條曾被證明過的道路,而過程中的你才是探索者。

一張試卷,不外乎兩個部分,即選擇(填空)題與簡答題。選擇題講求速度與正答率,平時要在限定時間內刷足夠量的題。簡答題因為主觀性,表述與答案存在差異是必定的,內在含義要相同即可,學科術語的使用則可使答案更加精準規範。這需要我們能夠理解分析材料和合理組織語言。在平時的練習中,要對經典的題目多多思考總結,舉一反三,掌握答一類題的邏輯方法。

具體到每一科目上,方法也有所不同。

語文:全國卷的語文題目閱讀量相對較大,平時多進行文本閱讀訓練可以提高閱讀速度積累,對語文來講十分重要,尤其是解答語言運用題和寫作。成語、文言常識、古詩詞等記憶都要到位,記下來的素材和名言要在適當的時候付之於用。平時閱讀美文佳作時,可以多分析文章的脈絡和行文邏輯,提高寫作能力。

數學:數學是一門要求精細的學科。對完答案後最心疼的不是壓軸題扣分,而是還沒走到最後就已經倒在選填挖好的坑裡。刷題也許就是讓你提前具備感知哪裡會挖坑的能力。其次解大題中該有的步驟不要跳,一步出答案看起來酷,分數一定不會好看。做過的題目整理到錯題本上,或者保存好試卷也可以,只要能夠記住就好了。但是經典的題目建議歸類寫在本子上,同類型的題目找三道放在一起基本就得到一般方法。

英語:除了課本的單詞,練習中出現的高頻詞可以積累下來。同時,單詞、短語、語法,都應該在運用中掌握。課外有時間聽聽英文歌或廣播,看一些影視作品也好。有時候在課上學到其中出現過的東西反而會覺得很驚喜,用單詞和語法點造一個句子。

文綜:文科生經常抱怨臨考背書背到腦子抽筋,這是實情;文綜試卷寫到手抽筋,這也是實情;更可怕的是經常寫了一堆字也得不了幾分。日常中談國家大事歷史趣聞自然風物大可以天馬行空不受拘束,但是試卷上答題沒有出現關鍵術語照例不給分。這說明一個道理,為了自己的身心幸福,文綜也需要精準,關鍵詞是最重要的。背書的時候不必整句話原封不動照背,只需要記住關鍵的詞句,再把話連接通順即可。答大題時緊扣題目,精練地呈現相關術語,多一點乾貨少一點套路。當然已經無話可說而還有空白時,用套話填充也許可以撿一點分。還有,字跡工整,好看更佳。

最後,學習中難免有挫折和不順心,適時休息可以,但放棄和逃避永遠無法解決問題。給自己一個動力並且去真的去做。你可以決定你房子的高度:1.01的365次方是37.8,1.02的365次方是1377.4。

【策劃】戎明昌

【統籌】陳楓 吳少敏 黃學佳

【記者】餘丹

【攝影】董天健 楊立軒 實習生吳詩

学霸秘笈|汕头市潮阳实验学校郑康仪:学习不是“做了就好”,而是“做好”

【作者】 餘丹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