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丨你懂孔子的“神通”秘诀吗


南怀瑾丨你懂孔子的“神通”秘诀吗

01、这四个字就是孔子传你的神通秘诀


有人说信上帝那么久了,拜佛也拜了那么久,怎么求怎么不通,那是什么道理啊?你把《孟子》多读几遍就知道了,因为“反身不诚”,你不诚乎心,没有从“思诚”入手,当然不会有感应。所以孟子说,真做到至诚也等于所谓定,至诚而不动者不可能,一定感通,所以“至诚之道可以前知”。

什么叫做诚?空灵也叫做诚,一念空灵到极点那也是至诚,那是真至诚。至诚之道自然就万事可以前知。所以你说中国儒家有没有神通?有神通啊,孔子神通的秘诀就是寂然不动,你做到了寂然不动就感而遂通,这是孔子传你神通的秘诀。孔子的孙子子思也讲了神通的秘诀,“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孟子也传了神通,“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有至诚一定动,感而遂通。相反的,他说如果不诚而想能有感通,那是不可能的。

“感而遂通”,一般人修道,想修到有神通成就的话,如果以为去拼命打坐、修道,就可以知过去未来,就能得到神通,那他永远是妄想。他已经着魔了!做不到的。如果你能修到“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便样样都知道了,所谓“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但你要去求知过去未来,反而就什么也不知道了。古人所谓“心包太虚”,你能如此,便“万事皆知”了。如果你心地上没有这个境界,而用个人的修为去求未知、求神通,那永远是缘木求鱼。

02、我很恳切地告诉诸位,你们成就难,就难在此处


我们现在一般正式讲修持,不管在家与出家,前行的准备加行道,根本没有修过,也不够格,根本没有基础。拜佛、礼佛这些都是加行,连诚敬的心都没有发起,所以加行道等于没有修。

就像我们盖房子一样,外面先要搭一个架子,一切准备好,才开始打地基,这些都是加行道。现在人学佛,尤其现在知识分子学佛,这套绝不肯做,觉得太接近于迷信,不干的

,所以教化时只好撇开了这个法门,拿方便来接引。但是当他自己真有所见以后,起了恭敬心,应该会知道;不过很少有,所以我们修持应该先要了解。

像诸位,当然包括出家与在家的,为什么修持那么困难?老实讲,前行基础根本没有准备好,只是情绪化地出家;如果是理性地出家,这个修持前行严重得很,很多佛经都提到过,不过我们看经典,就把它马虎过去,现在人尤其喜欢快,能够快就好,基础的都不大喜欢,因此忽略了前行的修持。知识分子更容易犯这个错误,喜欢在理解上搞。

实际上前行的心理,就是愚夫愚妇之信,那完全是对的,极高明而道中庸,到了顶高处回转来一看,那个愚夫愚妇之诚信是对的,也就是道中行。

我们很可怜,搞的都是半吊子,上不能做第一流上上智,下不能做下下等的修法,不从基本来,因此成就很困难,这是我很恳切地告诉诸位的老实话。

譬如像我个人的经验,年轻时候修这些,老实讲,我走的路线跟你们不同,非常地不迷信,但是非常地诚恳。迷信跟诚恳看起来几乎是一样,事实上是有差别的,该要做的,我就去做,当我做的时候就是诚恳,绝不自作聪明搞形式主义,不然宁可不办。比方像拜佛,像密宗的修供养,该什么时候上供养水,泡茶供佛,我就什么时候做,那硬是做到。因此我现在回转来想,大概这个就是个性跟诸位不同吧。

因此等我开始教人的时候,我的方法完全变了,因为看到时代变了,照老规矩这一套,那真是不行。可是,我发现这又是一大毛病,使人没有从这个基础路走上来,结果是误了别人。在理解上好像很聪明领会,意境上也好像很有心得,事实上一点都做不到。这是大家,尤其是这一代的青年同学们的问题,将来越来越困难了。

大家都很崇拜佛的戒行,也很崇拜中国文化的仁义道德,以及人伦的次序。老实讲你要去遵守人伦的次序,也等于是愚夫愚妇之行,很古板的。不过真执行起来,愚夫的古板是绝对会有成就的。人伦次序我们知识分子尽管赞叹,但是真正做到了吗?没有啊!尤其是我们现代人,把东方人伦次序和西方的人伦次序混合起来玩,还是在玩弄自己,这是我所体会到的。

所以现在人成就难,就是难在这个地方。

真正讲文化修养,其实《中庸》里说“至诚之道,可以前知”,所以愚夫愚妇之信,是绝对至诚的。相信因果,无论布施行善也好,磕头烧香也好,买几根香蕉拜佛也好,他们没有用聪明,没有用解释,所以一定会得福报的。像我们啊!对不住,就算拿一亿钞票送上,也不会得多大的福报,因为既不诚恳,又有夹带的心。这一念的至诚就是这个样子,所以知识分子修道难,我们大家都要特别注意,不管在家、出家,都受过教育,都属于知识分子范围。

03、如果聪明而不耍滑头,做事老老实实,讲话也老老实实,他一定会成功的


《中庸》里说“至诚之道,可以前知”,真的至诚是非常难的,是可以有预知的能力的。因此我也常常给同学们讲,不是笑话,是真话,你们要想求佛成道,或者做学问,只有诚信一条路线,我看只有愚夫愚妇可以成功。所以你们出家在家学佛的,我常常告诉你们,

拜佛就拜佛,规规矩矩这一拜就成功了。

我做什么都很笨的,从小父母老师们告诉我,读书要背,我到现在还是背,绝不用聪明。不懂的就老老实实说不懂,不轻易自己下注解。

假使我告诉你走这个圆圈,你们在我看不见时,一定是转过去抄近路,马上测验出来一个诚字。所以我常常告诉本院同学,你们要搞清楚,我随时在观察你们,看你们讲话、做人做事。你说要禁语四十九天,结果三天就说话了。所以说,我心里看你是什么样的人,红笔一勾,已经出去了。不过我还是对你很客气,因为不值得一骂,没有用了嘛!

所以自己能永远真的诚恳才是,你看这个商丘开多笨啊!这一种人不只是这个书里有,你看社会上很多成功的人都是很笨的,所以老实跟笨是两兄弟,分不开的,老实就是笨,聪明就是滑头,绝对分不开。你说这个人很有才具,很能干,我也知道他很能干,但是我下面就注意他滑头不滑头。很多聪明人,我私下观察他,很滑头,不能用了。如果聪明而不耍滑头,做事情老老实实,讲话也老老实实,不吹,他一定会成功的...

学道的人啊,以愚夫愚妇之诚,接近成功了。有愚夫愚妇之诚,你不要讲理由,我常常看到庙上拜拜的老太婆,远道而来,骗丈夫,骗儿子、女儿,抠一点钱存起来,三步一拜,拜到庙子上,把那个偷偷抠起来的钱拿来供养菩萨,那种诚恳,我在旁边都要赞叹,她真得救了,绝对得救,因为她是真的。像我们啊,把头磕破了也不灵,因为我们一边拜,一边想,拜了有用没有用啊?拜了好几天了,都没有感应啊!都在那里打主意嘛,所以没有用的。学道,要么第一等最高明的人,要么最笨的人,中间这种人是没有希望的,除非恢复到愚夫愚妇那个至诚。

来源:《易经系传别讲》《孟子与离娄》东方出版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