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重新定義世界公民 從對孫楊的裁決說開去

上週五下班時,游泳運動員孫楊登上微博熱搜。國際體育仲裁法庭宣佈,中國游泳名將孫楊未能遵守世界反興奮劑機構的規定,決定對孫楊禁賽8年。孫楊在收悉裁決結果後,第一個反應是:震驚,憤怒,不能理解。

如何重新定义世界公民 从对孙杨的裁决说开去

禁賽的裁決始自一年半年孫楊杭州家中的深夜尿檢,其中涉及的專業規則與法律太多。簡而言之,即孫楊方面質疑檢驗人員的資質,最終使得檢驗樣本被破壞。

在媒體公開報道的各種細節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本案仲裁庭的仲裁員桑茲的態度,這位知名國際公法學者及律師在聽證會上不止一次地發問,“你們有沒有想過,萬一你們對授權文件的理解是錯的怎麼辦?

桑茲在聽證會後說“難以置信,孫楊團隊將關乎一名世界頂尖運動員職業生涯的判斷,完全繫於己方對規則的主觀理解。

按照幾乎所有業內人士和專家的說法,關於孫楊禁賽的裁決,雖然理論上擁有上訴權,但只有被瑞士聯邦法院認定仲裁程序有嚴重瑕疵才可能翻案。本案中,仲裁庭已經確認,所有當事人均滿意仲裁程序的正當性。

如無意外,未來8年,我們將無法在國際泳壇見到孫楊,直到2028年,孫楊已經36歲。對於職業游泳運動員而言,在28歲被禁賽八年,實際結果就是退役。

世界公民的時代已經到來

作為中國競技體育在國際賽場上最傑出的代表人物之一,孫楊的結局實在令人惋惜。但結果已經不可更改,惋惜之餘,我們依然要面向未來。我們需要更清晰地瞭解一件事:世界已經不再是原來的世界了,中國也不是以前的中國了。

在西方世界,西班牙人主導了16世紀,英國人主導了19世紀,美國人成為了20世紀收尾階段的話事人,但到了21世紀,隨著中國的崛起,世界正在加速融合與互通,“主導”一詞,將逐漸消失在世界秩序的話語體系中。再強大的中國,也要面對如何融入、瞭解、尊重國際規則的現實,強大者如美國,也已經和塔利班簽署了和平協議。換言之,一個屬於世界公民的時代已經到來。

從經濟發展、社會治理的角度上看,今天的中國已經深刻地影響了世界秩序,新冠疫情對於全球經濟的影響度即為明證。但從中國人的群體心態來說

,我們還尚未成為合格的世界公民。

我們這一代人是改革開放的親歷者,對於中國從貧窮落後到改革開放、再到迅速崛起的全過程有著切身體會。中國人對於西方現代文明和商業化產品的態度,從上世紀80年代的牴觸,到逐漸接納,到了上世紀90年代至世紀之交,已經變成了缺乏原則的崇拜與追捧。很多在那個年代的興建的居民商業住宅小區,都會用一個歐美文化的元素起名;很多那個年代創立的國產品牌,也會把名字起得非常西式。

進入21世紀,隨著經濟的強大和更多地參與國際秩序的治理,中國人的心態隨之發生了巨大轉變。現在想來,這種轉變似乎是一夜之間形成的,沒有經過任何過渡,突然就有了一種近乎“孤傲”的大國心態,並且瀰漫在從鍵盤俠到高級知識分子的各種圈層

民族自豪感和國家歸屬感,與一個國家的發展和強大是相輔相成的,但強大與自大之間,一字之差,就界定了世界公民與大國寡民。

我們為什麼要成為世界公民?

擺在眼前的例證還是要說回到孫楊禁賽事件,在孫楊那條“感到震驚、憤怒、不能理解”的微博下方,收到了400多萬個贊,42萬條評論中,點贊最多的幾條微博,無一例外都在傳遞著這樣一種情緒:孫楊你是好樣的,你沒錯,錯的是他們!

在我看到的一些理性反思孫楊事件的文章的評論裡,也充斥著各種抗議,似乎在那些喊著加油的網友看來,這件事只有一個答案:孫楊是國家英雄,英雄不會錯,英雄現在被冤枉了。

不要預設政治立場,讓體育迴歸到體育。想一想什麼叫奧運精神:重要的不是輸贏,而是拼搏。

我們正要邁入一個嶄新的時代。我們已經不再只是一個城市的居民或某個國家的公民了。我們是生活在全球文明裡的世界公民。

那我們為什麼一定要成為世界公民呢?這是個再明白不過的道理,中國的企業要出海發展,中國的體育菁英要參加奧運會,中國的經濟承載了世界太大的期望,全球化的趨勢不可逆轉。“體育教會孩子如何在規則的約束下贏,如何體面並且有尊嚴的輸。”白巖松說的很有道理,這個世界規則無處不在。而學會贏的放心,輸的體面才最重要。

成為世界公民之路有多遠

不可否認,從文化的底層邏輯上,中國人在世界公民意識的塑造過程中存在著很多天然障礙。以前我聽說過一個專門針對東西方思維方式的實驗——給中國人和美國人看同一張照片,美國人首先關注的是照片人物的相貌,中國人首先看到的是照片中人物與周圍環境的關係。這說明,中國人的潛意識中更關注家以及人在群體中的位置,而西方人更看重群體中的個人存在感。

如何重新定义世界公民 从对孙杨的裁决说开去

我相信,在互聯網時代,東西方人的概念會逐漸淡化,在互聯網文化衝擊下的千禧一代乃至被這種文化包裹下成長的Z世代中,群體性思維或個人主義並不再由物理空間的成長環境所決定,地球村中,中國人的文化基礎之上,將被賦予更多世界公民的意識。

21世紀的第三個十年,必將是一個純粹的世界公民的時代。這個時代中的年輕人必須保持開放的心態,所有決斷都要建立在開放與充分了解規則的基礎上。不可否認,中國文化對於中國人的人格塑造有著巨大影響,但這並不應成為我們與其他文化背景的群體進行溝通與合作的屏障。保有開放的心態,才能在世界秩序的運行體系中立於不敗之地。

最後祝福孫楊

最後,在回顧整個孫楊禁賽事件的全程,在我眼中最刺眼的一句話依然是那句“難以置信,孫楊團隊將關乎一名世界頂尖運動員職業生涯的判斷,完全繫於己方對規則的主觀理解。

無論在工作、生活中,哪怕是在遊戲中,對規則的理解與敬畏都是我們獲得成功、獲得最佳體驗的關鍵因素。

2028年,孫楊也不過才36歲,雖然結束了運動生涯,但在生理年齡上卻處在最黃金的年齡,希望我們可以在其他領域看到一個更加出色的世界公民,孫楊。

如何重新定义世界公民 从对孙杨的裁决说开去

毛大慶簡介

毛大慶,城市規劃與區域經濟學博士,優客工場創始人、董事長,優享創智創始人。中國科協八屆、九屆全國委員會委員、北京市人民政府顧問。

2015年創辦優客工場,截止2019年9月30日,在全球42座城市佈局了197個場地。優客工場以構建國際一流的共享空間為目標,旨在打造為創新創業企業服務的加速器、科技成果轉化及孵化平臺,最終成為一個覆蓋全產業鏈的商業社交平臺。

著有《城市人居生活質量評價體系研究》、《永不可及的美好》、《無處安放的童年》、《一口氣讀懂新加坡》,譯著《奔跑的力量》、《朝聖波士頓馬拉松》、《鞋狗》、《為誰留的空椅子》《鑿開公司間的隔柵》等。

愛好馬拉松運動,截止2019年11月16日,已經完成全程馬拉松107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