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友仲:戰略求全戰術求精 誠毅細緻攻堅猶酣

“這個藥飯後吃,您不要忘!

咱們有信心,一定會好起來!”

前線專訪 | 安友仲:戰略求全戰術求精 誠毅細緻攻堅猶酣

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管理的重症隔離病房,這位80歲的老奶奶一定想不到,眼前這位耐心細緻不厭其煩反覆講解的醫生,是重症醫學界響噹噹的大專家——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此次北京大學援鄂抗疫醫療隊專家組組長安友仲教授。

前線專訪 | 安友仲:戰略求全戰術求精 誠毅細緻攻堅猶酣

安友仲教授2月1日隨醫院第二批援鄂醫療隊出征武漢,至今,年近花甲的他在武漢抗疫前沿、在重症救治一線已經奮戰了二十餘個日日夜夜。

前線專訪 | 安友仲:戰略求全戰術求精 誠毅細緻攻堅猶酣

(右二為安友仲主任)

這二十多天時間裡,從新冠肺炎重症監護病區改造方案研討到現場考察調研,從重症設備物資到位到救治流程規範制定,安友仲馬不停蹄多方奔走。夜裡,與醫療隊員們探討危重病例、交流診治經驗,不僅從宏觀角度制定重症救治戰略,更從細節著手把控救治環節。

宏觀視角 戰略精準致用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阻擊戰進入關鍵階段。協調整合和優化救治力量,全力救治患者,加強重症救治能力,努力降低死亡率,成為醫療工作重點。以重症醫學專家為主的第二批援鄂醫療隊正是為了加強武漢新冠肺炎重症救治力量。

“重症醫學專業,從誕生的第一天,就註定了與災難、疫情和臨床醫療生命支持與救治的密不可分,就註定了從事這個專業的醫護工作者的責無旁貸。”

作為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救治專家,抗擊SARS、汶川救援、雅安救援、H1N1防控……在國家重大疫情或災難之時,都會出現安友仲教授的身影。

安友仲教授表示,任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首先要做的是“檢傷”,就是對患者進行分層——

“國家提出‘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是疫情防控的關鍵,其中最核心的就是早診斷,儘量迅速及時地明確病人的診斷,然後再將確診病例進一步分層為輕症、重症、危重症,加強分級診斷,這是近期患者救治領域的一項重要工作。”這也成為專家組團隊的共識。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醫療隊在專家組的帶領下,對重症患者進行評估分層,全力救治。針對單純新冠肺炎患者,對症強化治療,攔截重症向危重症發展;針對有基礎病的老年患者,充分發揮多學科團隊優勢,進行綜合診治;針對危重症患者,發揮重症醫護專家團優勢,加強器官保護和生命救治,結合新冠肺炎特點,把握治療關鍵環節,重點監測臨床預警指標,通過關口前移爭取搶救時間。

前線專訪 | 安友仲:戰略求全戰術求精 誠毅細緻攻堅猶酣

隨著工作的開展,重症患者會越來越多,這對醫療隊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如何提高效率、保證國家醫療隊的水準?安友仲教授從到達武漢的第一天就在思考,忙碌工作之餘,和大家討論得最多的就是如何提供給患者最佳的治療手段與最優化的治療方案,保證診療過程的精細化、標準化、程序化。

北京大學三家附屬醫院充分溝通,專家組團隊和醫療隊員一起,就結合指南細化診療細節,甚至就抗生素、激素、丙種球蛋白使用指徵等常見問題進行討論,制定統一原則,最終確定了《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入院病人初步處理流程和原則》。

前線專訪 | 安友仲:戰略求全戰術求精 誠毅細緻攻堅猶酣

“我們共同制訂疾病標準化處理流程,醫療隊中不論是誰參與治療護理,執行的都是‘國家隊標準’。”安友仲教授堅定地表示。

毫釐必較 細節決定成敗

重症醫學的學科特徵讓它一直站在生命的前沿。這一前沿,不僅體現在重症醫學以整體觀審視患者,探尋疾病的發展規律,更體現在對器官、對局部的精細監測和干預,使整體的診療達到更高的境界。

抵達武漢後,安友仲主任最快速度瞭解全部患者病情,並進入隔離病房逐一查房,從器官功能支持、氧療與呼吸支持、循環監測與支持、營養支持等細節方面進一步優化救治方案,給全隊的診治水平注入了有力的保障。

前線專訪 | 安友仲:戰略求全戰術求精 誠毅細緻攻堅猶酣

雖然隔著厚重的隔離服,但他喜歡跟患者床邊交流,不僅解答他們對病情的疑問,科普一些小知識,還詢問生活方面的困難,他細心的話語,溫暖了患者,也改變了原本沉重壓抑的病房氣氛。

“只是通過化驗結果和影像學檢查評估病人的輕重緩急是不行的。制定臨床決策,必須到隔離病房裡面親自看看患者,患者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提示著病情的變化。”安友仲主任強調。

前線專訪 | 安友仲:戰略求全戰術求精 誠毅細緻攻堅猶酣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佈了第二版新冠肺炎重型、危重型病例診療方案,作為重症醫學專家安友仲主任參與了本次方案制定。前期積累的重症患者救治經驗和豐富完整的學科知識體系為全國新冠肺炎診治方案制定提供了大量細節指導。

安友仲教授指出,氧療與呼吸支持是新冠肺炎主要治療措施之一。鼻導管吸氧、面罩吸氧、無創或有創正壓通氣的選擇、規範氧流量、觀察時間、氧合指標變化、有創通氣撤機,ECMO之後的呼吸管理等細節都逐一細化,根據病情發展儘量提前干預、積極干預。

目前收治的大部分患者都已經病了很長時間,身體的代償儲備能力都已經消耗比較多,對氧的依賴性比較強。任何一個小小的缺氧打擊,都有可能導致治療失敗。所以臥床休息、支持治療、維持水電平衡、治療基礎疾病、腸內營養與血糖血脂監測、恢復期血漿治療、糖皮質激素用量和時間等等的細節都決定著治療的成敗。包括氧合、心率等指標變化都作為器官功能評估的臨床預警指標、病情惡化指標需要仔細斟酌。

重症患者救治是一場攻堅戰,場場都是硬仗。細節決定成敗,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醫療隊正在與時間賽跑,與病魔搏鬥。

不具備人文精神的哲學家不是好醫生

如果沒有做一名醫生,安友仲教授很可能會成為一名作家,或是一名哲學系教授。曾是當地高考語文單科狀元的他,從醫三十餘年,對生活睿智敏感,對知識廣博積累,不僅思維縝密,更是腹有詩書。受益於大學研習哲學,多年的重症醫學臨床經驗,讓安友仲教授對醫學本質有著更多思考。

“很多人說我是醫生裡的哲學家、是西醫裡的中醫。其實醫學是科學,更是思考與認識人體自身的哲學。我們不僅要把患者看成一個整體去認識、調理,更要扶正與祛邪兼顧,對‘症’支持與對‘因’治療兼顧,全方位而又個體化地實施多器官功能支持。無論中醫西醫、無論全科專科,唯有救人才是我們最終追求的目的。” 豐富的經驗、淵博的學識、豁達的胸襟,讓安友仲教授在重症醫學領域獨樹一幟。

談到重症患者救治,安友仲教授總是能用整體意識分析對待:新冠病毒不僅會對患者的肺部造成損傷,隨著病情出現進展,還會累及患者全身多個組織和器官,糞便中檢出病毒核酸、心肌酶計數升高、凝血因子紊亂,這些現象都可以證明全身性損害的發生。導致患者出現病情惡化的,是全身炎症反應綜合徵(SIRS)。但新冠病毒如何影響人類免疫系統還需更多研究來闡明。

重症醫學之於其它傳統學科的區別就在於它的整體觀,而不僅僅是關注機體的某一個器官或者某一個系統,因為器官與器官之間,系統與系統之間存在內在的緊密聯繫。重症管理的專業化科學監測、生命支持與救治,會盡可能地保護器官儲備功能,為患者恢復自身力量抵抗疾病爭取時間。

前線專訪 | 安友仲:戰略求全戰術求精 誠毅細緻攻堅猶酣

重症隔離病房老年患者數量較多,合併糖尿病、冠心病、慢性腎功能不全等基礎性疾病,病情複雜,全身炎症反應可能更重。急危重症患者的病情變化猶如多米諾骨牌:對於危重症,把握共同病理生理機制,能準確預判即將倒伏骨牌的方向與位置,提前卡位,阻擋後續骨牌的倒伏。同時增強醫療隊協同性,針對基礎疾病開展多學科聯合診療治療原發病和累及特定器官的疾病,會最大程度發揮多學科協作優勢。

“重症治療精髓是器官功能平衡,關鍵是保持細胞代謝內穩態。越是重症患者治療越要審時度勢,因勢利導,面對重症病人複雜紛繁的信息矛盾,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運用哲學思考指導臨床實踐邏輯與方法去救治病人。”


前線專訪 | 安友仲:戰略求全戰術求精 誠毅細緻攻堅猶酣

醫學創造著生命的奇蹟,但是面對一個個垂危的重症患者時,仍然有這樣和那樣的困惑,仍然感到心有餘而力不足。

重症醫學面臨的問題不僅僅危重,而且複雜,要實現重症醫學的可持續發展,不僅僅源於一代代重症醫學人對生命的執著,更重要的是源於對生命的思考、對疾病研究的不懈探索。

對生命的敬畏、對醫學的思考,讓年近花甲的安友仲教授更憑添使命感。

曾經血氣方剛的“重症敢死隊員”,而今雙鬢華髮,但出征時的英雄氣概絲毫不減當年。

前線專訪 | 安友仲:戰略求全戰術求精 誠毅細緻攻堅猶酣

老夫聊發少年狂

赴漢口,跨長江

醫亦凡人

匹夫盡責滅疫狼

安友仲教授臨行前即興所賦詩句仍震人耳聵。

奉命於病難之間,受任於疫虐之際,凡為醫者,俠之大者!期待 “戰疫”取得勝利的那一天,期待英雄凱旋的那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