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光:做出“陝西貢獻”助力提升國家醫療水平

陝西網訊(記者劉芯靚)3月9日10時,陝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陝西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二十二場新聞發佈會,發佈會上,西安交通大學副校長席光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西安交通大學始終堅持“三個面向”,開展科技攻關。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強化創新成果源頭供給;面向國家重大需求,打造西部科技創新高地;面向國民經濟發展,服務地方經濟社會需求。

“在陝西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西安交通大學以建設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為契機,建設大平臺、組建大項目、醞釀大成果,促進學科交叉融合,保障原始創新產出。”席光說。

醫學學科與其他學科的交叉與融合前景廣闊、大有可為。近年來,西安交通大學積極探索,並且已經產生了不少國內外領先的技術成果。

例如,國內首創的“狹窄膽道磁壓榨疏通術”,解決了膽道狹窄需要再次甚至多次開腹手術的臨床難題,就是醫學、機械、材料等多學科交叉研究的成果;還有利用3D打印技術,打印可動人工頸椎,試行了世界首例可動人工寰樞關節置手術,術後讓患者頸部可以活動自如;依託快速製造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成立了西安交通大學附屬醫院3D打印醫學研究與應用中心,等等。

其次,西安交通大學在2019年專門設立了醫學交叉研究引導項目,促進醫科與理科、工科、生命科學、文科等的交叉與融合,產生原創性基礎理論成果、臨床診療新技術、醫療儀器設備、新藥物等。

這項工作很快得到了省科技廳的大力支持,雙方簽署了《陝西省科技廳試點下放立項權與西安交通大學聯合設立省科技計劃項目合作協議》,設立了重大疾病發病機制、人工智能與臨床診療技術研究、醫療儀器設備與醫用材料研發、新藥研發及藥物藥理作用機制研究、全球健康與藥物技術評價5個指南方向,面向全省法人單位開放申報,併為此專門成立項目管理委員會,劃撥專項經費支持項目的立項運行。

席光表示,下一步,針對疫情中暴露出的科技短板,西安交通大學將把新冠病毒肺炎的防控作為重點攻關方向之一,與省內外科研單位開展多學科聯合攻關,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疫情防控技術、方法,以及進行檢測、治療的儀器設備,為提升國家醫療水平及完善公共衛生體系做出“陝西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