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這一輩子,用心計較般般錯,退步思量事事寬

人這一輩子,用心計較般般錯,退步思量事事寬


疫情期間,大家都被困在家裡,有可能一個人面對自己。但正常生活中,我們除了面對自己,每天都可能與形形色色不同的人打交道。


每個人的個性不盡相同,彼此在交往的過程難免會遇到各種矛盾和衝突。如果處處斤斤計較,那麼簡單摩擦就有可能被無窮放大,最後變成真正的煩惱。要想與人和諧相處,就應該互相體諒,寬容相待,正像《增廣賢文》中說的那樣:“用心計較般般錯,退步思量事事寬。”


現實生活中,有些人愛較真,凡事非要弄個是非明白不可,眼裡容不得一點沙子,有理時更是得理不饒人。與玩世不恭、敷衍塞責的人相比,對人對事認真的態度無疑是好的。但是過猶不及,太過較真,就容易鑽進“牛角尖”,走進“死衚衕”,給自己和別人帶來不必要的煩惱和精神負擔。


就比如我們現在經常說的“槓精”,與他們相處,簡直能把人累死。


太愛較真的人,往往看不到別人的優點,倒是對別人的缺點如數家珍,他們總是盯著別人的疏忽或過失不放,固執己見,與人論短爭長,甚至睚眥必報。他們的過分計較很容易引起不必要的糾紛,為人際交往設置了一些人為的障礙。


人這一輩子,用心計較般般錯,退步思量事事寬


我原來的鄰居,他們家家境殷實,吃穿自不用愁,日子過得很是富足,可這家人卻總是吵吵鬧鬧,不得安生。究其原因主要婆媳矛盾重重,婆婆精明能幹,強勢嚴苛,兒媳刁蠻任性,受不得半點委屈。婆媳之間針鋒相對,互相怨懟,整個家氣氛壓抑。


有一次,婆媳倆又發生了爭吵,兒媳一時間怨氣鬱結,懨懨臥床不起。家人請來了大夫,大夫一番診斷之後,發現她身體並沒有什麼毛病,一番詢問便判斷出是心病。


於是,大夫支開旁人,故意壓低聲音對鬱鬱寡歡的兒媳說:“你的婆婆這麼專橫不講理,身為外人我都氣憤不已,我有一個好法子能幫你解氣還永絕後患,這裡是一些藥,能改變人的性格,你把它當作補品熬好,每天按時讓你婆婆喝下,保證不出一年半載,你婆婆就會改變性格。不過,這期間你一定要裝作真正孝敬她的樣子,好好伺候她,不能讓別人看出破綻。”兒媳想了想,覺得這個辦法可行,便點頭答應了。


人這一輩子,用心計較般般錯,退步思量事事寬


有了這條妙計,受氣的兒媳頓時覺得精神了許多,開始認真實施她的復仇大計,她親力親為地熬藥,熬好後又畢恭畢敬地服侍婆婆喝藥。面對兒媳忽如其來的態度轉變,婆婆起初心懷戒備,沒少冷言冷語,兒媳卻一反常態地百依百順,一兩個月過去了,兒媳始終態度恭敬,服侍得非常周到。


婆婆心裡的堅冰漸漸融化了,對兒媳也不像往日那樣挑剔為難了,兩個人你敬我愛的,不僅再也沒有吵過架,而且還像親生母女一般相處得越來越融洽。


半年時間很快過去了,有一天,兒媳突然想起大夫當初說的話。她覺得自己的決定愚蠢極了,因為她現在發現她和婆婆之間並不是真的水火不容,從前只不過是互不相讓而已。


想到這裡,她連忙去找那位大夫,說她不想讓婆婆出問題,請求大夫施以援手。大夫一副瞭然於心的樣子,很欣慰地說道:“我就知道你們能好好相處,放心吧,你婆婆喝的不是什麼不好的藥,是一些調理的藥材。”


俗話說得好,“清官難斷家務事。”家庭瑣事中很難說清誰對誰錯的,往往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但大多數時候都可以採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處理方式。如果一味地斤斤計較,各執己見,家庭矛盾只會越來越大。相反,揣上點糊塗,放進點大度,互相謙讓體諒一點,就能做到家和萬事興。


人這一輩子,用心計較般般錯,退步思量事事寬


人際交往中,最忌諱的也是過於較真。環視我們身邊,人緣好的人大多能夠心胸寬廣、不斤斤計較。與人相處難免有摩擦,沒有必要太較真,一味求全責備,得饒人處且饒人,難得糊塗,才是高明的處世哲學。


有個人跟著師父修行多年,始終難以得到真正的頓悟。一次,師父帶著他前去赴宴,席間一切如常,直到他發現桌上有一盤摻了肉的菜混在滿席素食中。他瞬間被激怒了,覺得這是對他們師徒的褻瀆。


憤然中他決定把那盤菜裡的肉翻到最外面,好讓主人看到。誰知他師父看出他的意圖,迅速伸出筷子把肉重新混進菜中,他很是不解,又一次把肉翻了出來,結果師父很快又出手把肉藏了起來,並且在他耳邊低聲說道:“你若堅持這麼做,我就自己把這肉吃掉。”於是他只好忍耐下來。


師徒倆回去的路上,徒弟終於按耐不住問師父:“您就不生氣嗎?大家都知道我們是不沾葷腥的出家人,還把肉混進菜裡!我就是想讓主人看到,好好地處罰一下可惡的廚子。”


師父淡淡一笑,徐徐說道:“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人人都有疏忽大意、不小心犯錯的時候,若是每個人都揪住別人的過失不放,時時處處想要苛責別人,那麼就會到處充滿矛盾和怨氣。作為修行的人,我們應該更加懂得寬容和忍讓。要按你的意思來處理,會讓那家主人覺得很尷尬,尷尬之餘,辛辛苦苦幹活的廚子又會受到重罰。這樣的情景這是我最不想看到的情景,所以我寧可破戒把肉吃進肚中,也不願意計較這點小事。”


人這一輩子,用心計較般般錯,退步思量事事寬


在人際交往中,要想與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就要有一顆懂得寬容、多為他人思量的心,不要糾纏於斤斤計較的細節或小事,以平和、與人為善的心態和人相處,自然就容易得到他人的善待。


人生匆匆,何必計較太多?要知道,幸福並不在於得到多少,而在於計較得少。斤斤計較的人看似計較得多,得到的多,實際上為自己平添了許多煩惱。


某一時刻,幡然醒悟:處處較真,事事計較,關注的不過是一些蠅頭小利、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已,卻因為這份計較,把自己的內心拘於一片狹隘的空間,任由煩惱纏身,多麼不值得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