渾源正北芪實地考察

市場流通的黃芪商品主要有三種:甘肅黃芪、內蒙黃芪、正北芪,其中以甘肅黃芪產量最大,正北芪品質最佳,為道地藥材。


渾源正北芪實地考察

此前我們已經從資源的角度對各地的黃芪做了多次的調查,此次龍興超人重點從品質的角度對正北芪主產地——山西省渾源縣做了調查,希望能夠挖掘出渾源正北芪的道地品質內涵。


渾源正北芪實地考察

渾源縣,隸屬於山西省大同市,位於山西省東北部,因渾河發源於縣境內,故名渾源縣。渾源縣地處黃土高原的邊緣地帶,地形複雜,著名的北嶽恆山貫穿全境,正北芪就生長在渾源縣境內的恆山山脈。


渾源正北芪實地考察

我們此行考察重點是以挖掘正北芪品質內涵為核心,我們認為正北芪道地品質形成的關鍵因素在於其生長環境和生產加工方式與眾不同。因此,我們先以這兩個方面為切入點。

到了渾源縣,我們聯繫了當地從事正北芪生產加工的康堯,他做正北芪已經30餘年,對正北芪有很深的認識,此前我們已合作過多次,他將帶我們考察正北芪的生產、加工的方方面面。

渾源正北芪實地考察

翻山越嶺,驅車近2小時,我們到了正北芪的核心產區——官兒鄉,這裡正北芪產量最大,地勢也相對平坦,很多企業把基地設到了這裡,想要看到最為原始的正北芪生態環境,我們又翻越了一道嶺,一路上隨處可見零零散散的野生黃芪。

渾源正北芪實地考察

正北芪通常生長在海拔1300-1800米的山地緩坡,我們在其中一片黃芪坡做了詳細的觀察,對正北芪的生長環境、地形地貌、土壤、水源、生長狀態等方面一一做了調查記錄。

渾源正北芪實地考察

道路崎嶇,山路難行,顛簸了近一個小時,我們才到了這片黃芪坡。

渾源正北芪實地考察

從與康堯的溝通中我們得知,黃芪坡一般遠離人類居住的環境,這裡的確人跡罕至。黃芪在這裡生長達10年才會被採挖出來,中間不會做任何的管理,不施肥、不打農藥、不澆水、不除草,完全是原始的生存狀態,這與其他產區的黃芪截然不同。

渾源正北芪實地考察

另外,這裡黃芪生長的土壤為花崗片風化形成的砂質土壤,表面覆蓋黑色腐殖土,土質偏砂,土壤疏鬆,透氣性好,黃芪生長耐旱怕澇,水分過多黃芪根部易腐爛,疏鬆的土壤有利於水分滲透,從而避免了黃芪根部積水導致的爛根。同時沙質土壤非常有利於黃芪根垂直生長,使黃芪條粗長、順直。

渾源正北芪實地考察

七月的天氣,雖然已是炎炎夏日,但置身黃芪坡,我們感受到的卻是涼爽宜人,這樣的溫度最有利於黃芪的生長。

渾源正北芪實地考察

我們到的時候黃芪坡已是滿山花開,在青山綠水間,黃芪花靜靜的盛開,風吹之下,花影重重,無數的蜜蜂和蝴蝶在花叢中飛來飛去。黃芪要在這樣環境下生長十年,慢慢的孕育,才能聚得滋補之力,我們認為這是正北芪優良品質形成的核心因素之一。

渾源正北芪實地考察

離開黃芪坡,我們到了康堯的黃芪加工作坊,康堯繼承和發展了正北芪的傳統加工技藝,通過我們的觀察和康堯的介紹,我們看到了加工環節對於正北芪品質的形成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渾源正北芪實地考察

首先是原料,正北芪須在每年秋分地上苗枯萎後採挖,採挖需要人工,而不使用機器,由於正北芪根長可達1米以上,因此採挖需要付出極大的體力。

渾源正北芪實地考察

渾源縣所在的雁北地區,氣候乾旱,採挖出來的黃芪只需露天放置,慢慢晾乾,想要看到品質絕佳的正北芪,我們還需等到第二年三月以後,黃芪乾燥完成,才能進行下一步加工。靜置過程中,黃芪品質轉化,這個過程中需要足夠的耐心,不能急於求成。

渾源正北芪實地考察

乾燥完成的黃芪還要經過修剪,剪去根頭,空心部分、細小的支根和尾部。

渾源正北芪實地考察

經過修剪的正北芪支條順直,粗細分級,才可以做下一步的加工。

下一步加工就是切片了,正北芪通常加工“瓜子片”和“柳葉片”兩種規格,這是多年以來的傳統。

渾源正北芪實地考察

切片完成之後,柳葉片還需要再次剪邊,才能確保邊緣整齊,片形完整,剪邊完成之後就可以晾曬了,瓜子片則不需要剪邊,因為本身水分很少,因此只需要晾曬一天就夠了。

剛曬乾的正北芪,粉性極強,輕折即斷,這是正北芪區別於其他黃芪的典型特徵。

曬乾的正北芪在包裝之前還要經過挑選,把一些稍有瑕疵的片挑出去,這需要人工,一片一片地挑選。

渾源正北芪實地考察

經過一系列的加工,一片片品質優良的正北芪才最終呈現在我們面前,整個過程全為手工進行,機器尚無法替代。正是因為這一方芪農和康堯們的堅持,我們今天才能看到這一味道地藥材——正北芪,才能體會到道地藥材背後凝結的勞動人民的心血和智慧。

渾源正北芪實地考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