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紹興,上虞。
相傳“舜避丹朱於此,百官從之,舜與諸侯會事訖,因相娛樂故曰上虞”。
這裡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山水秀美,物華天寶,吸引了歷朝名人雅士。
“江南第一廟”的曹娥廟,祝英臺的故里,謝安的東山再起......
這片土地上,流傳著古老美好的傳說。
一起在那些久遠的村落裡行走,感受不一樣的久遠記憶。
1 東澄古村
上虞嶺南鄉,東澄古村,居於覆卮山千年古梯田入口處右側。這裡民風醇厚古樸,街巷曲折寧靜,白牆黛瓦掩映,更難得的是異常地乾淨,野靜風清,組成了一幅幅恬靜自如、天人合一的畫卷。
東澄村位於上虞最高峰覆卮山之上的古村落,上有世紀冰川,下有千年梯田,不僅地理位置得天獨厚,自然環境更是美不勝收。
驅車沿著山路蜿蜒向上,開進這座被群山圍繞的美麗山村,一幅幅原生態的鄉村美景圖躍入眼簾。東澄古村剛好位於覆卮山梯田入口處,背倚層層梯田,地形開闊而空曠,氣勢很大。
著名的冰川石浪,就在覆卮山半山腰上:三條由重重疊疊、浩浩蕩蕩的巨大鵝卵石匯成的石河,呈“川”字形排列,蔚為壯觀。
海拔380多米的東澄村,千百年來,山民一直以石為鄰,依山為伴。民居往往是就地取材,極富特色。村口的廣場上有一株高大茂密的香樟樹,粗大蒼勁的樹幹,四面伸長的枝葉,昭示這是一株歷經滄桑的百年古樹。
東澄村四周環山,背靠覆卮,第四紀冰川在這裡留下遺蹟,還有千畝千年梯田靜靜守候,石浪、石屋、石路、石梯田是它的最大特色,顯出古村落不同凡響的歷史底蘊。
走進東澄村,當地村民自己用石頭壘起的房子格外醒目,村民們說,住在這種房子裡冬暖夏涼。
依山而建的房屋錯落有致,舊舊的瓦、粉白的牆、樸實的村民,一切都顯得那麼古樸自然。
2 梁宅古村
上虞區嶺南鄉梁宅村位於上虞南部山區,地域面積0.93平方公里, 其中耕地面積269畝,山林面積1185 畝。在全市最高峰海拔861.3米的覆卮山腰,上有世紀冰川,下有千年梯田,地理位置得天獨厚,自然環 境優美,旅遊資源極為豐富。
嶺南鄉梁宅村所在地形深深凹陷在卮山山麓的群峰環山,俯瞰時,村落有如仰臥在山坳中;遠望去,民居鋪疊在山坡上,風格古舊,色彩深沉,黑瓦石牆,封閉厚重,前後遮蔽,宛若古堡。村中的道路為大塊山石鋪砌,最具特色的是其臺階兩側與建築都不相接,獨立蜿蜒而上,最後通向覆卮山。
3 董家山古村
董家山自然村,位於紹興市上虞區上浦鎮東山村。
村子西面全是茂密的竹林,整個村莊如隱藏在裡面一樣,外人遠看是難以發現。
董家山民居依坡而建,村莊安靜地枕在三座山的懷抱中,酷似睡在一隻巨大的燕子窠裡面。
村內的歷史文化風貌也保存較好,優秀歷史建築分佈相對集中,文物古蹟遺存,傳統的街巷格局仍然保存得相對完整。
董家山左有謝安墓景區,在東山湖風景區內,門前便是曹娥江水。湖光山色人家,是一幅自然山水畫。謝安的東山再起,起源故事便來源於此。
4 孝女廟村
以曹娥廟聞名千年,廟便居於村落中心。
上虞曹娥廟是曹娥江流域最重要的廟宇,古稱“江南第一廟”。中國文化在曹娥廟這裡出現了漩渦效應。邯鄲文,羲之碑,黃絹語,李白詩,高宗敕,古往今來這個民族最頂級的一些人物都將他們的事蹟融入到曹娥廟文化之中。還有羅貫中,曹雪芹無不將曹娥廟寫進他們的故事中。 圍繞曹娥廟,長達千年前赴後繼連續不斷的人文活動是促使其享譽中華,矍鑠古今的重要原因。
曹娥廟因其碑文,壁畫,雕刻,楹聯四絕藝術而稱奇。特別是曹娥碑文的撰寫和題刻,成為了自東漢以來歷代書法家爭相繼承的事業。其中最為著名的當是東晉王羲之用小楷寫成的《孝女曹娥碑》。可惜歲月滄桑,廟中碑文只剩下北宋蔡卞所書的一塊。此碑亦已成為今日曹娥廟的第一鎮廟之寶。
會稽山脈自大禹陵向東至曹娥江畔,山盡而水會,水陸交接處,有一段較為平坦的江灘平地。一般的廟宇,會和村落主體離開一定的距離。但是曹娥廟卻是孝女廟村的中心。目前已經很難考證最初的村落與曹娥廟的關係是怎樣,唯一可以知道的是曾經的江邊漁村,因曹娥而改名孝女廟村。
孝女廟村順著曹娥江呈帶形綿延展開,曹娥廟正在帶形的腹部,從西到東橫貫村落。村中所有縱向道路都在曹娥廟周圍交匯,在廟牆外通過環繞廟的環形廟弄來溝通廟的南北路網。南北兩側的居民緊密地圍聚在曹娥廟的周圍。可以說,除了群山拱衛,江河相倚,就連村落的佈局都在形式和功能上襯托出曹娥廟獨一無二的主角地位。
5 五夫古村
五夫古村,現在依然保存著老街,位於現在的驛亭鎮。而早前,五夫是作為一個“鎮”存在的。據《元豐九域志》卷五《兩浙路》記載,宋代以前,上虞只有一個鎮,那就是“五夫鎮”。
伴隨著五夫的幾度興衰,五夫老街也幾經繁華與蕭條。經過歷代的發展,五夫古建築到上世紀已具有一定規模,擁有一閣、二寺、三庵、四廟、五祠堂、六牆門、七橋、八牌軒、九井、十弄堂。
19世紀60年代後,五夫老街的祠堂、廟宇、牌坊、旗杆、文昌閣等被破壞,各種包含封建文化象徵的古蹟蕩然無存。
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快,老街上的年輕人逐漸走出這條老街,去開拓更廣闊的個人天地。而五夫老街依然靜靜地留在原地,它略顯疲態,但風韻猶存。
據介紹,1924年,弘一法師應夏丏尊之請,至上虞白馬湖小住,期間曾到訪五夫老街的法華寺,也在五夫老街上留下過足跡。
光陰荏苒,這條老街不僅記錄著無數世事變遷和名人軼事,也留下了許多當地群眾的珍貴記憶……
6 豐惠古鎮
祝英臺的故里就在古鎮一側,豐惠古鎮由此更為出名。
行走於古鎮,迎面而來的盡是文化氣息,舉目所見的盡是藝術精品:石板幽巷轍跡縱橫、錯落有致;古建築飛甍翹壁、青磚黛瓦;石雕、木雕形態各異、栩栩如生……
豐惠號稱有八街四十弄。八街即:東西大街、南街、西南門街、東西小街、縣前街和十字街。其中西大街是昔日商賈雲集之地,從豐惠橋至縣前街不過三百米,從前南北兩側常年開業商號有73家,其中不少是享譽寧紹的老字號。中藥店有貞元堂、鶴年堂、天芝堂。棉布百貨店有聚雲祥和億昌等。南北貨店有坤元、信大、明興泰、乾元、東昇祥等。茶館酒樓有四豐園、松鶴樓、紅雲樓等。文具店有謙益、同興泰等。
新街口是老街裡的新街,即北門弄口科第坊到東門城樓這一段,新街口的形成大致在明清時期,開業的商店大都是水作、糖坊、鐵鋪、銅錫店、鞋匠店等。以新當和經正書院規模最大。那時的新當建有橫跨大街的兩道拱形街門,夜晚用木柵門關閉以防盜賊,解放初尚有一道拱形門框留著。
老字號除了店面有金字招牌,店堂內還多寓意深刻的行業妙聯。如酒樓裡有“太白遺風”;藥店裡有“神農備嘗”、“飲之太和”、“壽考維祺”和“但願世間人無病,何愁架上藥生塵”;南北貨店裡有“兩廣果品,四時茶食”等。此外,書店內的“墨華香自遠,潤物細無聲”一聯,也讓人頓生高雅和諧之氣。那時西大街木橋頭是個快船埠頭,附近茶館酒樓更多;豐惠橋街棚和南街街棚是老街又一景,常是南鄉山民在賣完山貨後歇腳、聊天和中午吃蒲包飯的地方。
行走在古藤繞牆的老弄裡,就像閱讀立體的詩史,可以欣賞民居古宅的獨特風格,看雕花大磚、飛簷鬥角、荷葉山牆、馬頭牆等。在遍地都水泥鋼筋聳立的造城運動中,走進這些大院,眼前是石板鋪就的甬道,廳堂有大方磚的牆腳、泥夾光的牆體,臺門口有雕花大磚、石質漏窗,會感到特別溫馨愜意。
在豐惠,橋尤其出名,古橋流水人家。最雄偉古樸的九獅橋,橫跨於豐惠鎮東西流向的運河上,始建於南宋,重建於元代,到今天已經沐浴了800多年的歷史風雨。
古村記獨立整理自網絡
閱讀更多 古村記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