髖關節疼痛,就一定會股骨壞死嗎?

動動手指頭,點擊右上角“關注”WELL健康,防治肌肉骨骼類慢病。

髖關節,連接著股骨與骨盆,是連接上半身與下半身的重要橋樑。

對於整體來說,髖關節具有穩定身體、支持直立行走、提供腿部一定的活動範圍等重要功能。

雖然髖關節堅固且耐用,但並非堅不可摧,髖關節疼痛則是一個常見的例子。

髖關節疼痛,就一定會股骨壞死嗎?

最近,有一些髖關節疼痛的朋友擔心,股骨頭會不會壞死?

事實上,髖關節疼痛的原因較多,股骨頭壞死只是其中之一。

骨壞死,是多種原因引起的骨骼內的血液供應不足而導致的骨組織死亡。

隨著骨組織壞死的惡化,疼痛症狀慢慢出現並加劇。

尤其是當壞死處的骨骼被外力壓迫時,會引起持續性劇烈疼痛。隨著骨組織的壞死,骨骼會徹底爛掉。這個過程可能會是幾個月,也可能是一年多。

髖關節連著股骨和髖骨,這兩處發生骨壞死,都有可能引起髖關節疼痛,甚至導致髖關節喪失正常活動的能力。

導致股骨壞死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種。

1)創傷性因素。

比如髖骨、股骨頭骨折或髖關節脫臼會損壞周圍的血管,阻斷相關骨骼的血液供應,導致骨壞死。但不是所有骨折都會引起骨壞死,所以遭遇骨折應及時檢查就醫。

2)非創傷性因素。

比如濫用酒精、放射治療、褥瘡疾病、痛風、腎性營養不良、注射類固醇、鐮狀細胞性貧血、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等問題也會引起髖骨的骨骼壞死。

3)不明原因的原發性骨壞死。

常見於40~60歲男性。60%的原發性骨壞死發於髖部。

髖骨或股骨的壞死確實會導致髖關節疼痛,但並不是所有的髖關節疼痛都是骨壞死所致。

髖關節疼痛,就一定會股骨壞死嗎?

髖關節疼痛可能是以下因素引起的。

1)骨性關節炎

髖關節覆蓋著一層軟骨,能減輕股骨與髖骨摩擦。

它雖然光滑且耐用,卻也敵不過長年累月的身體活動帶來的摩擦。

隨著年齡的增長和活動的增加,這層軟骨受到磨損會越來越多。

被頻繁摩擦的軟骨層越來越薄,導致股骨頭與髖骨直接摩擦,從而引起髖關節的活動範圍受限和疼痛。並且這種疼痛會隨著活動加重,休息而減輕。

2)炎性關節炎

髖關節也有可能因遺傳或者外界感染細菌導致炎性關節炎,例如類風溼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從而引起髖關節疼痛。

但它們與骨性關節炎不同,活動反而更有助於緩解髖關節疼痛。

3)滑囊炎、肌腱炎

髖關節上面有關節囊和肌腱,大量重複性的運動與過度使用髖關節,都有可能導致滑囊炎、肌腱炎或者肌肉與韌帶拉傷。

關節囊、肌腱、韌帶與髖關節周圍的肌肉,是幫助髖關節完成使命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些組織的損傷,導致髖關節疼痛,進而影響髖關節的正常活動功能。

4)坐骨神經痛和梨狀肌綜合徵

坐骨神經,是人體最長最粗的神經束,從腰椎出發,向下延伸途經梨狀肌、大小腿後側、足底。

如果梨狀肌過於僵硬或緊繃,可能會刺激下方的坐骨神經,引起髖部疼痛或發麻。

如果腰椎出現問題,例如腰突,也有可能會刺激坐骨神經跟,引起臀部疼痛或發麻。

髖關節疼痛,就一定會股骨壞死嗎?

5)癌症

比如骨癌、白血病等疾病也會引起髖部疼痛。

也就是說,如果你存在髖關節疼痛症狀,無需過於擔心是股骨壞死引起。

重要的是,當奴你發現持續性的髖關節疼痛時,應該及時就醫採取相應的康復治療措施,從根本上及時解決髖關節的疼痛問題,避免延誤治療。

拓展閱讀:

髖關節疼痛,就一定會股骨壞死嗎?

聲明: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IC photo”或“圖蟲創意”,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公司、組織、個人未經IC photo或圖蟲創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