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你所不知道的影像科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形勢嚴峻,胸部影像學檢查作為此次肺炎重要的診斷標準之一,影像科成為直接接觸患者的一線科室,列隊疫情防控最前沿。

對有效應對疫情,威海市中心醫院影像科在醫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工作領導小組帶領下,選派精幹力量,完善檢查流程,24小時在崗,確保及時、準確地為發熱患者完成影像診斷,為臨床區分診治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提供強有力的影像依據。


設置獨立CT診室,優化檢查流程


疫情出現伊始,影像科在醫院的部署和領導下迅速行動,為減少交叉感染,制訂完善了發熱患者影像檢查流程,並在離發熱門診最近的位置設置了CT檢查4室,作為獨立單元,專門為發熱患者進行影像檢查。同時設計劃分出與外界接觸最少的通路,作為發熱患者專用檢查通道。僅用半天時間,在寬敞的檢查室中隔離出一間值班室。“這樣一來,整個檢查流程就成為了一個相對密閉的空間,減少了發熱患者在院內其他地方走動和滯留的時間,為防止交叉感染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黨委委員、副院長侯紅軍說。

每一位來就診的發熱患者,都要完善流行病學史、血常規等化驗和胸部CT檢查,根據結果再決定是否進行下一步的病毒學檢測,所以CT檢查已經成為必不可少的輔助診斷方式。

影像科主任、醫技一支部副書記劉傑介紹,近期進行胸部CT篩查的發熱患者,平均每天40人左右,最高峰時甚至達到近100人。CT檢查4室的工作人員要直接面對發熱患者,為每位檢查者登記,然後擺體位,進行掃描檢查。影像閱片室為發熱患者開闢了綠色通道,優先閱片,半小時之內出結果,以減少發熱患者滯留時間,迅速為診斷提供依據。


24小時在崗,期滿申請繼續留守


為了減少交叉感染,在CT檢查4室的工作人員不適合短期輪崗。1月23日開始,影像科醫師於文海在CT檢查4室堅守了4個日夜,在崗位上度過了除夕和春節。

那段時間來就診的發熱患者很多,各個時間段都有,於文海幾乎是24小時待在操作間,每天利用中午和晚上的消毒時間簡單吃個飯,一天只睡三四個小時。

由於值班室是臨時應急搭建的,設施配置比較簡陋,房間溫度低,沒有熱水,更沒有地方洗澡。副院長侯紅軍、影像科主任劉傑、副主任張文軍和護士長劉鵬濤等院領導和科室負責人,考慮到值班人員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除了指導監督加強防護外,在生活細節的完善上更是做足了功夫。科室為CT檢查4室的值班人員準備了熱水壺、大桶水、電熱毯、電暖氣、休息躺椅、棉被、水果、洗漱用品等,讓值班人員在忙碌的工作之餘,少一些後顧之憂。“科裡非常關心我,能想到的都幫我們想到了,經常跑裡跑外,感覺挺溫暖的。”於文海說。

大年三十晚上,於文海發了一條朋友圈,全副武裝之下卻藏不住堅毅的眼神。“親人、朋友、領導、同事都在關心我,給我鼓勁,賦予我無窮的力量。”

4個日夜後,於文海順利完成值守任務,到指定地點進行隔離觀察,接替他的是影像科主管技師王明威,他將在這裡完成更為艱鉅的7天7夜的工作任務。

王明威是主動向科主任申請到CT檢查4室值守的。“2003年非典的時候,我在一家醫院實習,當時老師們無畏的精神和拼搏的勁頭,如今依然歷歷在目。沒想到工作17年後,我也遇上了相似的情況。國家發生這樣的疫情,作為醫務工作者如果置身事外,那會是一輩子的遺憾。”對於王明威來說,當時考慮的不是危險性,而是責任感。“我覺得能夠參與這次戰鬥,對我是一種歷練,更是一種榮幸。”

對於王明威的決定,他的父母、妻子能夠理解和支持。在一次通話中,他的母親用地道的家鄉話鼓勵他說:“黨需要你就得上,就應該舍小家顧大家……”

與於文海一樣,王明威度過了同樣高強度工作、低配置生活的日日夜夜。就在還有兩天就要結束7天7夜值守任務的時候,王明威給劉傑發了這樣一條微信:“主任,我現在在這裡一切都很熟悉,不論是操作還是消毒,還是協調各方面的事情,通過這一個周的鍛鍊已經很熟悉。比起其他同事,我也是個老大哥了,不讓他們來跟著遭罪吧,這樣緊急危重的關頭,就應該我這個老大哥衝在前面。我自己在一線工作不換崗,不輪崗,也避免其他同事感染的可能,所以我申請繼續留在這裡工作。我知道科裡的排班非常不好安排,還有急診、其他普通門診、病房的病人需要做檢查,就讓他們在科裡工作,這裡我一個人頂住,沒問題。”

科室出於人性化考慮和其他工作安排,拒絕了王明威的請求,但是他的這種精神,正如他發在朋友圈裡的一句經典臺詞:“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際,我輩只能奮不顧身”,盡顯俠肝義膽。


上下團結一心,眾志成城戰疫情


影像科為全力應對疫情,幾次調整排班,科室所有人都是隨時待命。

1月21日,醫院已在組建發熱門診專班力量。當日,影像科開完例會,劉傑徵求意見誰可以去發熱門診(CT檢查4室)值班,一時間十多人爭先恐後地報名,“主任,我是黨員,我先去吧。”“我單身,沒有什麼負擔,我報名。”“他們孩子小,我剛結婚,我去吧。”“我皮糙肉厚抗搓搓,我先去。”……

由於到CT檢查4室值班的各梯隊人員從崗位下線後,還要經歷長達半個月的隔離觀察期,循環週期長,人力投入多,影像科根據醫院安排全員取消春節休假,科室職工不僅沒有怨言,更是一個個主動請戰!

日常工作中,科室成員互相體諒。大年三十晚上是劉鵬濤聽班,科裡同事滕青看到這幾天院領導、主任、護士長都在為了優化流程、強化防護而忙碌,好久沒正常休息了,就揹著劉鵬濤跟當班醫生約定,如果有急症患者就找她。等劉鵬濤安穩地睡了一夜後,第二天才知道夜裡十點多有急症患者,當班醫生直接傳了滕青到位。2月2日,CT檢查4室打來電話說需要飲用水,劉鵬濤看到大家都在忙,又考慮到那邊有感染風險,就直接扛起大桶水出發了。“說實話,我從來沒扛過大桶水,在家裡也沒有,但是那天不知道哪裡來的力氣,直接就扛過去了。”

侯紅軍、劉傑在每天早會時都會強調關於新冠病毒防控的注意事項,除了在CT檢查4室一線值守人員外,影像科其他人員也及時學習醫院發佈的防控工作方案,組織防護設備使用培訓,互相監督,提醒彼此做好防護。還制定了科室網格式分區督查小組,明確分工和責任人,避免在影像檢查過程中出現交叉感染,竭盡全力護佑好群眾安康!

這是人與病毒之間較量的一場硬仗,在疫情面前,為守護萬家健康,醫務人員們堅守崗位奮戰。影像科作為疫情攻堅前線的重要一員,以黑白圖片為疾病的偵察手段,用專業技術構築安全防線,助力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