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之旅!离“神佛”最近的艺术品是怎么来的?

一笔一划,方寸之内,纤毫之间,淡雅璀璨,细腻恢弘,皆是信仰。

唐卡,这被称为“离神佛最近”的藏传艺术瑰宝,缘何而来?


神秘之旅!离“神佛”最近的艺术品是怎么来的?


据藏史记载,公元631年,松赞干布迎娶尼泊尔光胄王之公主尺尊为妃,公主入藏时,除带来释迦佛八岁等身不动金刚像(现供奉在拉萨小昭寺内)、弥勒佛像(现供奉在大昭寺)、自然生成旃檀度母像(现供奉在大昭寺内)之外,还带来一幅彩绘唐卡《帕巴鲁给夏阿》(现藏布达拉宫),这幅唐卡应是从尼泊尔传入吐蕃的最早的佛像唐卡。另外,尺尊公主还带了一些杰出的尼泊尔艺术家入藏,他们把尼泊尔的艺术风格融入了西藏本土艺术之中,并在后期形成了唐卡中的尼泊尔流派。

神秘之旅!离“神佛”最近的艺术品是怎么来的?


到了13世纪,由于美术实践的范围不断发展扩大和藏民族自身审美观念的不断升华,不同画师和工匠对佛教造像的度量的理解和审美追求也产生了变化,出现了各式造像量度,导致了在实践中神佛造像比例量度的混乱和失调。于是很多学富五车的高僧大德和绘画大师逐渐关注佛教造像的规范化,从而实现了藏传佛教绘画艺术的全面融合与优化发展。

神秘之旅!离“神佛”最近的艺术品是怎么来的?


在这一时期,雅堆·齐乌岗巴活佛在吸收印度犍陀罗艺术风格、尼泊尔艺术风格、克什米尔艺术风格、波斯细密画风格的基础上,融合江孜地区本土传统民间艺术特色,创立了一个以藏地本土民族风格为源头的流派——齐乌岗巴画派。

齐乌岗巴画派的出现,标志着藏族美术开始消化和摆脱外来艺术的影响,初步形成以藏民族风格特征为主体的藏族传统美术和藏传佛教美术。

神秘之旅!离“神佛”最近的艺术品是怎么来的?


13世纪后,从齐乌岗巴画派分化出了席贡思画派。多巴·扎西杰波,是席贡思大师绘画风格的主要继承人之一,他不仅继承了齐乌岗巴画派的风格,还精通赖无穹大师的画法,培养出了两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高徒。

其中一位高徒是勉拉·顿珠嘉措,他突破了齐乌岗巴画派固定的构图规律和色彩模式,创立了不同于齐乌岗巴画风的改进佛像造型、在背景部分绘制风景的新画风,形成了勉塘画派。

神秘之旅!离“神佛”最近的艺术品是怎么来的?


另一位高徒是钦则钦莫,风格自成一体,擅长猛相画,创立了钦则画派。

勉钦两画派的出现为14—15世纪上半叶藏区长期流行的印度、尼泊尔绘画样式局面划上了最后的句号,促进了中世纪后期本土藏民族绘画样式、本土绘画语言体系的全面形成,使藏地真正拥有了本民族自己的画派,并由此标志着藏民族传统绘画艺术本土化、民族化风格确立。

到了16世纪,南喀扎西师承勉塘画派大师嘎丹夏赤巴·贡却班德,以勉塘画派的技法为基础,将印度“利玛”金铜造像的造型特点和汉地“丝唐”的艺术风格融为一体,从而创立噶玛嘎孜画派。

神秘之旅!离“神佛”最近的艺术品是怎么来的?


另外,17世纪时候,勉塘派大师藏巴·曲央嘉措早期遵从勉拉·顿珠嘉措画派的风格,在继承勉塘派精华的基础上,吸收钦则画派和汉地画法,开创了一个全新的藏族绘画流派——勉萨尔画派,又称新勉塘画派。

发展至今,尼泊尔画派和齐乌岗巴画派已经失传了,藏区主要剩下勉塘、钦则和噶玛嘎孜三大派,其中,勉塘和噶玛嘎孜最是兴盛,画家队伍最庞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