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亮:逝去的醫生,永世的吹哨人

李文亮醫生7日凌晨不幸被新冠肺炎奪去了生命。他的英年早逝令我們非常難過。新冠肺炎迄今的死亡病例大多發生在中老年身上,年僅34歲的李文亮醫生是逝者當中非常年輕的之一,這尤其令人唏噓,令人悲慟。李文亮醫生是武漢中心醫院的一名醫師,他是去年12月最早預警這場危險病魔的8名醫生之一。

李文亮:逝去的醫生,永世的吹哨人

這場肺炎早在12月就已顯露。而在當時李文亮有勇氣能夠把這個消息傳出去,率先在專業人員的範圍內拉響警報,這體現他作為一個醫生的高度責任感。在人們後來的追述中,發現他在平時的工作中就展現了令人尊敬的醫德。

在1月31日,住院19天時,他接受了中青報的採訪。

記者:現在身體狀況怎麼樣?

李文亮:精神和食慾好很多,但還是呼吸困難,不能活動,要絕對臥床休息。我的肺功能恢復得比較慢,其他還好。

記者:你當時怎麼發現有SARS病毒這個消息的?判斷的依據是什麼?向上反映了嗎?領導怎麼決定的?

李文亮:當時是同事發給我一個患者的檢測報告,上面臨床病原體篩查結果顯示,陽性指標裡,第一項就是SARS冠狀病毒。因為不是我的病人,我也不好向領導報告。

記者:你是什麼時候判斷這次肺炎是人傳人的?那時感到害怕嗎?

李文亮:1月9號時,我接診了一個病人,然後得知這個病人和他的家屬相繼感染,我就確定這個病存在人傳人了。很快,1月10日我自己就出現了咳嗽症狀,11日我就開始發熱,那時我感到了害怕。

記者:為什麼害怕?你當時對這個病毒的致病性是怎麼考慮的?

李文亮:我怕不能恢復。我當時諮詢了呼吸內科的同事,他們覺得這次病毒的致病性可能不及SARS,然後安慰我年輕,沒有什麼特效藥,就是熬時間。

記者:你12月30日就得知了病毒信息,自己為什麼還被感染了?

李文亮:因為我是眼科的,沒想到這麼快就接觸到相關病人,有些大意了。現在想想,一切來得太快了,太快了。

記者:你覺得自己在微信群裡說的是謠言嗎?為什麼要簽字?

李文亮:我覺得我說的不是謠言,我是醫生,我相信檢測結果。而且後來我也強調是冠狀病毒,具體還在分型。我之所以簽字,是因為我想讓這件事趕快過去。從派出所出來後,我還放鬆了些,畢竟沒有被拘留,沒想到後面發生了這麼多事。

記者:國家疾控中心的專家說你們是可敬的,你怎麼看?

李文亮:我只是個普通人,不是什麼英雄。但如果大家更早知道疫情,提早防護,肯定情況比現在更好。

記者:如果整件事重新來一遍,你會怎麼做?

李文亮:我應該還是會提醒同學們注意。

記者:康復後你還會當大夫嗎?你會讓自己的孩子選擇這份職業嗎?

李文亮:我還會當的,沒有別的技能。但是我應該不會建議我的孩子當醫生了,風險太高。

記者:你現在最掛念的是什麼?

李文亮:最掛念我的家人,我的父母還在住院,我的愛人現在懷著孕。現在什麼都不重要了,我希望疫情趕快控制住,大家都能好好的。

字裡行間李文亮體現了一個醫生的高貴素養,敢於為人民敲響警鐘的人必有莫大的勇氣,是值得我們以之為榜樣的人。

李文亮:逝去的醫生,永世的吹哨人

可是在往常他更是一位平凡人啊!

2019年10月12日是他過的最後一個生日。只在微博發了一段話並配了一張外賣圖片。生日,他依舊堅守在崗位上。在那段話末尾,他寫了自己的願望:“新的一歲希望能做一個簡單的人,看得清世間繁雜卻不在心中留下痕跡,保持足夠的平常心。”

他快34歲了,原本即將成為兩個孩子的父親,但是他身上時常有著大男孩的氣質,時常流露幽默。

李文亮:逝去的醫生,永世的吹哨人

他常逛虎撲,有一次,他看到一條帖子裡大家特別認真地在討論,吳彥祖的顏、詹姆斯的身體和一千萬,你選擇哪個?他也跟著仔細思考了起來。他說自己糾結了半天,最後覺得還是要選一千萬。他把這段心理活動也發在了朋友圈。

2019年11月的一次更新,他在朋友圈和微博裡同時放了六張肖戰的照片,配上相同的文字說:“肖戰也太帥了吧,綠光好聽,唱的作為一個男人我竟然有點喜歡綠色……”常常有這些讓人“忍俊不禁”的文字。

他也許被公眾英雄化了,他只是一個普通人,為家庭,事業操勞的普通醫生,一直兢兢業業的普通醫生。

李文亮:逝去的醫生,永世的吹哨人

有網友留言,“請在一個普通人的意義上悼念李醫生,因為我們任何一個普通人,都可能重蹈他的悲劇。如果只是說了一句正常的話而稱為英雄,那麼這個世界就全是謊言。”

可是我們之所以這麼關注他,不就是因為他是個普通人嗎?

這樣一個普通人,他只是在他以為安全的環境中講述他所知的事實,提醒身邊的人注意安全。

如果當時人們聽從了他的聲音,這一年的打開方式也許不會如此艱難。

斯人已逝,生者向前。

我們終會改革我們的弊端,用更高效的方式讓每個人安全,認真得參與到政府的透明化運作,國家的安全發展中來。讓每一位黨員“李文亮”忠國為民,讓下一個“李文亮”不再成為中華民族史之殤。

李文亮:逝去的醫生,永世的吹哨人

這個東北小夥,來來往往於這個他愛的世界,六年於武漢,這個他所愛的城市,最後以身殉城。

我只是一個陌生人,只有一句;“李醫生,走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