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最陕北,鼓乡醉风情——民俗文化系列(五)安塞民歌

安塞地处陕北黄土高原腹地,位于革命圣地延安市区以北34公里处。古有”上郡咽喉,北门锁钥“之称,取意”安定边塞“而名。缘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安塞被专家称为是”保留、承传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代表性区域之一“,境内保存了大量古老文化的”活化石“,一首首传唱至今的古老民歌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安塞民歌闻名于世,而安塞素有”信天游的故乡“的美誉。2004年,安塞被陕西省文化厅命为”民歌之乡“。

安塞最陕北,鼓乡醉风情——民俗文化系列(五)安塞民歌

安塞民歌历史悠久,风格鲜明,是陕北民歌中一支绚丽的奇葩。安塞民歌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它远远早于文字。文字记载也可上溯到我国古代的《诗经》。《诗经》是我国两千六百多年前的一部民歌总集,其中《风》便是流传于各地的民歌。千百年来,安塞民歌伴随着安塞劳动人民的劳动生活历史,反映着这一片土地上人民生活的幸福、哀愁、追求与失落。

安塞最陕北,鼓乡醉风情——民俗文化系列(五)安塞民歌

根据现存安塞民歌的内容来看,如一些酒曲,其内容和风格,可以准确地推断至明朝初期。明崇祯年间,陕北大旱,赤地千里,安塞人高迎祥揭竿而起,农民起义由此爆发,当时产生了一些民歌,反映了当地人民生活的痛苦,传唱至今。

安塞最陕北,鼓乡醉风情——民俗文化系列(五)安塞民歌

民国时期,安塞民歌以其鲜明的风格风行于陕北乃至中国,现在听到的民歌,大多产生于这一时期。延安时期,”鲁艺“的一批文艺工作者深入陕北采风来到安塞,采录了数十首陕北民歌。1982年,根据文化部、中国音乐家协会指示,安塞和延安地区的文化工作者,深入安塞各乡村进行民歌普查,编印了油印本《安塞民歌》一书,收录安塞民歌三百二十首,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安塞民歌具有久远的历史。千百年来,安塞民歌流传于陕北大地,形成如下艺术特征:

(1)”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民歌,是劳动人民的心声。安塞民歌具有承载陕北人民心灵史的特征。

(2)信天游是中国民歌奇异品种,而信天游诞生于安塞,因此说安塞民歌具有独特性特征。

(3)从演唱风格看,安塞民歌既有蒙古长调的悠长,又有山西小调的曲折柔婉,因此具有丰富性特征。

(4)安塞民歌,尤其是信天游,不同于蒙古长调,也不同于山西小调,其独特的形式和演唱风格,具有唯一性特征。

安塞最陕北,鼓乡醉风情——民俗文化系列(五)安塞民歌

安塞民歌是千百年流传于安塞的独特歌谣,”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它反映着安塞人民的心灵生活,记载着人民的喜怒哀乐和生活风俗,具有见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生命力的独特价值。安塞民歌,尤其是信天游,形式自由,具有强烈的抒情风格,旋律奔放,意境悠长,影响深远,具有展现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的杰出价值。鉴于安塞民歌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所以抢救、保护安塞民歌意义深远。 目前,普查了民歌演唱人才,为民歌演唱人才建了文字档案,从而建立起了民歌艺术人才库;编辑出版了《安塞文化丛书》,其中《安塞民歌》一书收录民歌150余首,并对安塞民歌历史沿革、发展源流、演唱风格进行了挖掘、整理、研究;定期举办”民歌大赛“,培养了一大批民歌手新秀,促进了安塞民歌的繁荣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