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孩子學會生存,首先得讓孩子學會獨立

曾經有人說過,“人生就是一路降妖除魔修成正果的過程,而好的父母,就是孩子的活菩薩,能幫著他們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成就一番事業。”

想要孩子學會生存,首先得讓孩子學會獨立

可以說,每一個優秀的孩子,背後都是父母的奮力託舉。可是如果父母只是一味地替孩子著當下一切的苦難,孩子就能順風順水嗎?

其實並非!

獨立是現代人必備的素質,是健全人格的重要構成,是人能夠立足於社會,發揮其潛力的基礎。獨立性強的孩子大都會有好的未來,而獨立性差的孩子一般發展的比較差,這是社會的需求造成的,也是自然法則。

可是根據調查顯示,在我國家庭中,現在的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日趨嚴重。從小到大處處離不開父母的照顧,心理脆弱,獨立性差,缺乏解決困難的能力和承受挫折的勇氣。

想要孩子學會生存,首先得讓孩子學會獨立

孩子終究是要長大的,父母不可能一輩子做孩子的庇護傘,如果不趁現在培養孩子的獨立性,那麼等我們老了又有誰能為孩子們遮風擋雨?

極少有父母會故意不讓孩子發展獨立和自立的能力,我們都希望孩子擁有這些,因此我們必須對過度保護有意識,並且對能夠培養孩子獨立的各種機會保持敏感。

我們向後退一步,給孩子空間,給孩子鼓勵,但不插手。絕對不要替孩子做他自己能做的事情,這個規則非常重要,所以必須要重複一遍。

想要孩子學會生存,首先得讓孩子學會獨立

這一點,國外不少國家就做得很好,家長從小就培養和鍛鍊孩子的自立意識和獨立生活能力。他們很重視孩子從小的自身鍛鍊,並不會煞費苦心地去設計孩子的未來,而是注重孩子的自由發展,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努力把孩子培養成為能夠適應各種環境,具備獨立生存能力的人。

他們的家庭教育原則是以培養孩子富有開拓精神、能夠成為一個自食其力的人為出發點。除了學習外,在業餘的時候並不是讓孩子還在讀書寫作業,反而更多的時間是讓孩子自己動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幫助家裡打掃衛生、洗衣服、簡單的修理工作等。此外,大一些孩子除了學習外,基本上是半工半讀的,這對於極早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有著很大的幫助。

想要孩子學會生存,首先得讓孩子學會獨立

拿破崙曾經說過,“人多不足以依賴,要生存只有靠自己。”想要孩子以後能在社會上立足,家長就必須學會放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