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多声音乐世俗化的发展,从出现到广为接受

导语:

欧洲大陆上最剧烈的一次思想变革便是文艺复兴,而在这次思想运动之中,欧洲的音乐也的到了较为充分的发展,尤其是以多声音乐为主的西方古典音乐,在此期间得到了十足的发展,而多声音乐产生以及许多相关的理论也是在这个时期所建立起来的,多声音乐的出现极大丰富了世界音乐的宝库,对后世的许多音乐风格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过西方世界早期的音乐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带有宗教色彩,在那段时间发展起来的多声音乐,自然也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不过,即使多声音乐的出现带着宗教色彩,但是多声音乐的发展注定是从宗教性质到世俗化发展的趋势进行转变的。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音乐发展的趋势。并且在多声音乐发展的黄金时期可以划分为欧洲初期,新艺术风格、文艺复兴时期。多声音乐也正是在这三个时期由出现走向世俗化的。

一、欧洲初期,带有宗教色彩的多声音乐出现

中世纪的欧洲,宗教是主宰社会的主导势力,宗教神学世界观占据了思想形态和音乐艺术领域的绝对统治地位。这具体变现在那个时期的音乐都为歌颂宗教,歌颂上帝来创作的。所以他的题材具有浓烈的宗教色彩。正是在宗教至上,教皇权利至上的时代背景之下,艺术成为了宗教控制百姓的一种手段,包括音乐在内也成为了对上帝歌功颂德,教化百姓信奉宗教的工具。在中世纪的前期,宗教音乐占据统治地位,教会思想对宗教音乐的发展也起着促进的作用,而对于世俗音乐却持排斥和否定的态度。

欧洲多声音乐世俗化的发展,从出现到广为接受

宗教复调音乐顶峰,巴赫

中世纪的中后期,伴随着思想探索的不断深入,教会思想对于世俗音乐的排斥也开始减弱。这种风气下给与了世俗音乐一丝发展的机会,同时以单音音乐为主的教会音乐开始在民间音乐的影响之下开始相互吸取各自的优点。并逐步对于复调音乐进行初期的摸索和实践,这无疑标志着中世纪教会规则被打破,拒绝一切感官因素的禁欲主义原则被多声复词音乐的出现所冲击。因此,复调音乐的发展进程是这一时期音乐世俗化的一个重要体现。

1、早期音乐的

欧洲多声音乐世俗化的发展,从出现到广为接受

中世纪时宗教音乐油画图

多声复调音乐早期的发展是建立在单声部音乐都是其前提和基础的。因为在中世纪时单声部音乐是整个音乐领域之中最多的,因为属于宗教音乐,所以是最被人所接受的,同时也是当时百姓之中基础最为广泛的音乐。代表了当时单声音乐最高发展成就的是"格里高利圣咏"。最早有记载的多声复调音乐形式"奥伽农",就是在"格里高利圣咏"的基础上构成的。圣咏的表现形式一种较为完整的用单旋律来表达教义的艺术形式,故以其为主声部而构成的早期复调音乐形式,也是为宗教而服务的。

欧洲多声音乐世俗化的发展,从出现到广为接受

宗教音乐壁画

最原始的奥伽农就是以圣咏为主声部,在主声部下以严格的五度平行产生附加声部,从而形成"严格平行奥伽农"。还有一种"基本平行奥伽农",是在圣咏声部下方以对声部进行附加,不过由于这种声部的叠加方式,很容易造成演出时的效果出现问题,所以这种叠加方式很少出现,或者说很少选用。在这种类型的音乐中,圣咏声部仍然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附加声部一直处于圣咏声部的下方位置。后来有出现了相较于之前的"平行奥伽农"在形式上更为灵活的"自由奥伽农",这种音乐形式的出现,标志着圣咏声的地位开始下降,甚至于处在了其他声部的下面。

2、圣咏声部的彻底弱化

到了12世纪初,又出现了一种新风格的奥伽农形式,它完全打破了一对一的声部特点。他的特点是奥伽农附加声部的花腔装饰特征更为明显和突出

,这种类型的音乐被称之为称其为"装饰性奥伽农""华丽奥伽农"。由于附加声部中华丽奥伽农成为了上方声部,圣咏声部则退居下方,这些变化都步步削弱了圣咏在早期多声音乐中的主导地位,直至后来出现了一种新的复调音乐形式—孔杜克图斯,在其中,圣咏旋律则被完全抛弃"了。

欧洲多声音乐世俗化的发展,从出现到广为接受

奥加农式宗教音乐曲谱

较早的孔杜克图斯出现在12世纪末,经过短暂的繁荣在13世纪后半叶消失,这种复调音乐体裁最大的特点是完全抛弃了作为基础声部的格里高利圣咏,双声部都由作曲家自由创作而成,这一特征使多声音乐的主声部从一贯使用的"借用素材"模式中脱离了出来,在多声音乐历史上首开先河,而且孔杜克图斯常在节日宴会上演唱,其词义含有"宴会"或饮食"的含义,这也说明了孔杜克图斯具有浓郁的世俗性和娱乐性的特征。

从这些诸多变化中表明,圣咏声部在多声复调音乐中地位不断下降直至消失这一发展变化过程,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一时期多声音乐的世俗化趋向。

3、多声音乐世俗化的其他表现

多声音乐的世俗化,不仅表现为圣咏声部在多声复调音乐中发生的变化,对于多声音乐中各个声部之间节奏的自由处理,也是摆脱圣咏固定模式束缚的结果。其中的"

裝饰性奥伽农"在拉开了两声部之间的距离后,又具有自己的节奏独立性,形成了声部之间的对比,使得多声复调音乐的特色能过充分展示。到了后来的作曲家门为了将这种收节奏形式进一步扩大,将其运用到了其他声部的创作上来

多声音乐中各个声部节奏的复杂化,必然导致音乐风格的华丽多变,加剧了声部间不协和音的碰撞,这明显有悖于教会对于音乐纯朴、清丽、庄严的要求,无疑又造成了教会权威性的下降,这是这一时期多声音乐世俗化的另一体现。

欧洲多声音乐世俗化的发展,从出现到广为接受

复调音乐代表,卡农

13世纪末期,歌词又出现了创新。在之前的宗教歌曲中,歌词大多以经文内容为主,这样的内容单调,情感单一,加之单音乐曲,节奏较为固定,所以比较显得枯燥乏味。随着世俗化进程的加快,经文歌词形式较之前有了较大的发展,除表现在声部节奏声部进行以及音程使用等方面外,这一时期经文歌歌词内容上也有明显的世俗化痕迹,不少经文歌的歌词描述了谈情说爱、逗笑取乐的内容。回顾之前宗教歌曲中的经文歌和弥撒曲,体现出的是、神学控制下的音乐失去了它源于生活的最本质的烟火气息,使得音乐被束之高阁,人们在音乐中传达喜怒哀乐的权利被剥夺。

欧洲多声音乐世俗化的发展,从出现到广为接受

对弥撒曲的重新演绎

13世纪末出现的部分经文歌形式中歌词内容上的世俗化,标志着世俗情感在突破宗教压制方面迈出的步履维艰的步伐,这不仅是中世纪多声音乐世俗化的重要体现,也是这一时期音乐世俗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语言的变化,也是多声音乐世俗化的重要体现。作为帝国国教的基督教,是在正统的宗教音乐里,唯一合法的语言是拉丁语,所有正式场合必须使用拉丁语,学术论文也大多由拉丁语写成,一切非拉丁语因素皆与教义相违背。然而,在各种早期多声音乐形式的发展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非拉丁语的语言。

欧洲多声音乐世俗化的发展,从出现到广为接受

管风琴图片

并且器乐演奏的出现,中世纪的乐器主要从东方传入,因此被教会视为与异教相连,器乐艺术的发展在当时受到教会的严重排挤。教会对于器乐艺术的排斥是这时期世俗音乐的真实处境。不过尽管教会利用种种手段扼杀阻碍器乐艺术的发展,但结果却适得其反,这一时期多声音乐的某些声部出现了由乐器演奏的现象,而且由于受到不同民间音乐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像埃斯坦比尔曲这种纯器乐体裁,一向以教会音乐为主轨道发展的多声音乐形式也表现出与世俗音乐息息相关的气质。

二、新艺术风格世俗化进程加快

1、理论上的建树

中世纪过后,出现了一个承前启后的世道便是"新艺术风格"时期,这个时期是西方音乐史上发展的一个黄金过渡阶段,在欧洲历史上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价值。这一时期出现的音乐变革对后来文艺复兴产生了诸多的影响。并且在这一时期欧洲大陆上出现了许多伟大的音艺术家如

但丁、彼得拉克、卜伽丘"文学三杰"为代表的艺术先驱,他们在自己相应的著作之中将美学思想与人文主义相结合,创造了属于这一时期带有世俗化表现的辉煌。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多声音乐的世俗化进程脚步开始加快,"拉丁语"在音乐世界的权威性受到挑战。

欧洲多声音乐世俗化的发展,从出现到广为接受

但丁雕塑

在作曲方面,随着音乐理论的不断突破,作曲上的观念与理论也随之更新。之前一直被人忽略的对位写作观念也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

。对位写作相较于之前的乐曲创作在声部叠加上更加的灵活与自由这种更加自由、独立的声部创作,各个声部的独立性意义进一步增强,中世纪所盛行的圣咏固定旋律主声部的地位自然被削弱,这都显示出多声音乐发展到14世纪这一时期进一步世俗化的发展趋势:"旧多声体裁"的进一步世俗化及"新多声体裁"的出现;以经文歌为代表的"旧日多声音乐体裁"的进步世俗化。

歌词更是反映多声音乐世俗化的一个重要表现。从之前宗教对歌词的限制发展到了14世纪,多声音乐的歌词不再局限于对上帝的歌颂,而是开始反映世俗生活、歌颂爱情、嘲弄教士的内容,这些内容还并不是少数,在当时的音乐曲目中比比皆是,最能体现这一点的还在于歌词中出现了许多地方性的语言,其中不乏出现一些带有侮辱,谩骂的词语,虽然这在音乐进程中属于低俗的音乐,但却在那个时代对于宗教控制音乐表达了一种强烈的抗争意识。在一些以经文为主题的宗教音乐之中也出现了一些世俗化的词语。以上这些变化都使得原来的宗教化特征则变得只剩下一个框架。

2、新艺术风格时的其他改变

经文歌在早期中被大量使用的,这是音乐的宗教节奏模式。在这一时期也受到了世俗音乐的影响,开始出现节奏模式的变异并逐步脱离宗教节奏模式,而且这一时期宗教音乐体裁中切分节奏的出现,也表明受世俗因素影响的严重程度。调式中的变化音级随着"伪乐"理论的发展,14世纪经文歌中变化音级的数量和种类都呈现出递增的趋势,而同时期的世俗音乐也呈现出相同的变化特征,且递增性要高于宗教音乐体裁,这也是此时期宗教音乐受世俗音乐影响的一个方面的体现。另一方面,由于变化音级的出现,13、14世纪经文歌的第二、三声部中的教会调式逐渐发生变异,并开始呈现出脱离教会调式的倾向,这种现象的出现为后来调性思维的形成埋下了伏笔。

欧洲多声音乐世俗化的发展,从出现到广为接受

经文歌代表纪司邦

在音程上,"平稳进行"是教会音乐的一个重要特征,以格里高利圣咏为代表。中世纪的经文歌也表现出相同的特征,不仅圣咏声部进行平稳,第二、三声部也是如此。到了14世纪,这种特征发生了变化,第二、三声部中三度以内的平稳进行逐渐减少,而低声部却呈现出相反的发展趋势,即平稳进行现象进一步增多,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体现了当时教会为了极力避免宗教音乐的世俗化所做出的努力,即通过加强低声部旋律进行的稳定性来保持经文歌的宗教性,带有强烈世俗性质的"新多声音乐体裁"的出现。这些世俗性多声体裁的出现,给当时多声音乐领域带来一股清新之风。

欧洲多声音乐世俗化的发展,从出现到广为接受

西方教会壁画

研究西方音乐史,大多数时期的音乐家们都必须依靠接受某些在政治经济上占有优势的阶层的供养而生存,因此这些阶层对于音乐的需求常常体现在受雇的音乐家的创作之中,雇佣阶层对于音乐的欣赏趣味通常是音乐家们所努力的方向中世纪的音乐家主要为教会人士,或者说,中世纪宗教音乐的创作者和演唱者,首先是教士,其次才是音乐家,因此这一时期多声音乐的宗教性是占绝对优势的。到了中世纪晚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近代城市兴起壮大,封建庄园经济逐渐走向衰亡,致使音乐家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改变,出现了情愿为欣赏音乐而支付钱财的阶层,于是独立的音乐家阶层应运而生。

随着教会培养的音乐家逐渐开始进入商业雇佣领域,使得音乐创作和音乐表演成了可以流通的商品。在这一历史发展趋势之下,音乐家们在使自己的作品不断适应甚至是迎合"音乐消费者"口味需求的同时,与教会的联系自然不会像以往那样紧密了,其创作中的

世俗性因素必然大大加强。由于当时音乐家地位和生存方式的变化,使得这一时期神职人员将主要精力放到了从事世俗性音乐作品的创作之中了。

三、文艺复兴时期给音乐思维的革新

文艺复兴的发展方向不是精英化趋向,而是沿世俗化方向前进,这是文化发展的真正轨迹,文艺复兴的实质是一个对人的发现过程,早期的西方是宗教的天下,宗教在国家中扮演的角色甚至超越政府,教皇的权利与都高于国王。而文艺复兴的出现将教会所宣扬的经院哲学、神学以及禁欲主义逐渐被主张以个人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这也是西方智者们所追的人文精神。这一次文艺复兴的结果,是西方转变了意识形态,发现了"人",从而这种以人为主的意识形态表现在了建筑、雕塑、绘画、文学等各个领域。

文艺复兴运动的大潮席卷音乐带来的结果是,许多音乐艺术家们彻底摒弃了中世纪以来为教会所鼓吹的"天体和谐论"等神秘主义观念,转而对于思想进行重新的价值定位,进而提出"音乐审美的标准掌握在人的手中",要"努力使其作品既能为上帝所接受又能为人自己所理解",

这种是当时时代下对于音乐的作用的重新定义与诠释。音乐再也不是为了歌颂神而存在,而是以打动人的心灵为目的思想。正是这种思想潮流的推动下,多声音乐的世俗化进程在文艺复兴时期展现出新的特点:多声音乐创作思维方式的突破—主调音乐思维的诞生

欧洲多声音乐世俗化的发展,从出现到广为接受

歌剧《达芙妮》图片

主调音乐创作思维方式的出现深深影响到了同时期的音乐创作,其中以歌剧的诞生最具创新性意义。1597年,在德国诞生了第一部歌剧《达芙妮》,并为后来主调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主调音乐思维的诞生绝不仅仅是一个技术理论的问题,在其背后蕴含着深刻的美学观念的转变过程,正是当时那种迫切需要以音乐来表达、宣泄个人情感,描绘现实世界生活的美学观念在与教会所宣扬的禁欲主义神学美学观的斗争中占据了上风,才使得音乐创作的思维方式有了新的突破。文艺复兴时期主调音乐思维的萌芽,为其后来成为欧洲主要音乐思维模式奠定了基础。

四、世俗多声音乐文化的兴盛

文艺复兴之后,音乐家们不再把音乐视为教会传播教义的工具,他们四处游历讲学,热爱生活,认为音乐应当以表达人自身的喜怒哀乐为主要目的,应"具有清晰、简朴和真诚之美的感染力"。受这种观念的影响,世俗多声音乐体裁渐趋多样化并涌现出许多新体裁,对于严肃的宗教音乐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使得宗教音乐与世俗音乐得到进一步的结合。

宗教音乐作品开始充满"人情味",圣乐成功表现了世俗愉快的音乐形象拉索的音乐风格特点,是把复调音乐和主调音乐组成了新的形式,以完整的和弦性段落与复调音乐陈述形成对比,使得作品具有技术性发展的同时,又有良好的艺术表现力。

欧洲多声音乐世俗化的发展,从出现到广为接受

文艺复兴时油画

另一方面,这一时期的变音已逐渐突破初期的"伪乐"理论范畴

,特别是在实际作品的应用中一度高峰迭起,拉索在其经文歌作品中就大量引入了半音、变音,同时把自然界中的鸟鸣声、嬉笑声都融入到其中,给一向呆板的宗教性多声音乐体裁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感人的力量

世俗性多声音乐体裁也变得多样化主要有:弗罗托拉歌曲:这是一种精致的意大利民间歌曲,声部简单但相互交织,意图歌颂百姓惬意幸福的生活牧歌:这里的"牧歌"是指16世纪在意大利得到高度发展的一种世俗声乐形式,同14世纪的"牧歌"相比,除了名称相同以外,没有任何共同之处。文艺复兴后的牧歌内容上歌颂人性所表现出来的真善美,注重个人主观情感的表达,从人出发,最大限度地以音乐来表达人的内心情感。从早期多声音乐出现到文艺复兴,音乐艺术的三次变化,本质上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变现,带来的结果是音乐世俗化进程加快。自此音乐成为了人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

结束语:欧洲音乐的发展是从单声音乐到多声音乐发展的。而标志着欧洲音乐实现了从单身体向多声体演变成功的标志,便是奥伽农的出现。他揭开了欧洲音乐的新篇章,此后大量的音乐家出现,对多声音乐进行巩固与创兴,为后来主调音乐思维出现,为后来音乐的世俗化打下了根基。

如果说音乐的发展历程类似的于成长的话,那么多声音乐的出现如同在音乐的世界播下的一颗种子一样,为后来音乐理论发展与音乐形势的不断增多奠定了基础,即使后期的巴洛克音乐依旧是在多声音乐的基础上发展与形成的。

参考文献:

1.保罗·亨利·朗.《西方文明中的音乐》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2.戴定澄.《欧洲早期和声的观念与形态》.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3.杰拉尔德·亚伯拉罕.《简明牛津音乐史》上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