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是否出現了變異?疫苗什麼時候能用上?發佈會最新迴應→

戰疫情 微宣講 | 新冠病毒是否出現了變異?疫苗什麼時候能用上?發佈會最新回應→

3月6日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科技研發攻關最新進展情況。新冠病毒是否出現了變異?疫苗研發進展如何,什麼時候能用上?發佈會上都回應了。

一、新冠病毒是否出現了變異?會影響疫苗研發嗎?

戰疫情 微宣講 | 新冠病毒是否出現了變異?疫苗什麼時候能用上?發佈會最新回應→

中國科學院院士周琪:

病毒的變異到現在為止有很多報道,但是研究病毒變異過程,我們需要更多的案例、做更多研究。針對病毒變異和疫苗研發,我們有統一的部署,沒有影響到疫苗的研發和製備,目前來講所有工作是可控的。

二、疫苗什麼時候能夠用上?

戰疫情 微宣講 | 新冠病毒是否出現了變異?疫苗什麼時候能用上?發佈會最新回應→

國家衛健委醫藥衛生科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鄭忠偉:

我們現在沿著5條技術路線推進疫苗攻關工作,包括滅活疫苗、基因工程重組亞單位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減毒流感病毒載體疫苗、核酸疫苗。綜合起來講,目前5條技術路線都在穩步推進。按照這麼一個預期,估計在4月份,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可能有希望有部分疫苗能夠進入臨床或者應急使用。當然大家也知道,新冠肺炎病毒是一個新病毒,我們對它的認識、探索還有一個過程,疫苗的研發也一樣,我們也要在探索和深化的過程當中,逐步解決一些問題。

三、應急體制下的疫苗研發,安全性是否有保障?

鄭忠偉:我們所有的研發流程都是在法律的框架下,科學、規範、按技術要求推進的,我們努力的方向就是在保證安全有效的前提下,使我國的新冠肺炎疫苗早日成功上市。

為什麼這一次疫苗的研發,從鏈條上能夠提前?鄭忠偉介紹,這個跟研發單位不計成本地進行研發用品備份、動物實驗機構提前做好相關保障、藥品檢驗和審評機構第一時間介入參與、國家不算經濟收益賬的專項資金保障有關。這是我們舉國體制在應急狀態下,科技攻關的一次有效實踐。

四、磷酸氯喹已成為臨床救治用藥

戰疫情 微宣講 | 新冠病毒是否出現了變異?疫苗什麼時候能用上?發佈會最新回應→

科技部生物中心副主任孫燕榮:

磷酸氯喹已成為臨床救治用藥。在武漢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學院協和醫院西院區,住院病人有760位,其中有285位人次患者使用磷酸氯喹作為治療藥物,目前為止未發現不良反應。

五、已有919人捐獻約29萬餘毫升的血漿

此外,中國科學院院士周琪表示,自2月5日血漿進入臨床指南後,在科技部和衛健委的號召下,截至5日,已有919人捐獻約294450毫升的血漿。僅僅在湖北就有450位康復者獻出16萬多毫升的血漿。

這些都為後續病人救治,進一步研發有價值的抗體和免疫球蛋白提供了非常寶貴的資料、材料和信息。

六、檢測試劑的應急攻關方面有哪些進展?後續有哪些安排?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醫學院講席教授 程京:

自從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科技攻關組一直非常重視各種新型檢測試劑的研發,在前期主要針對以PCR為主的核酸試劑研發後,近期又部署一批研發項目,具體有三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個,針對核酸部署了更快捷、更方便、更靈敏的資助項目。它可以在90分鐘以內完成高靈敏度的檢測,靈敏度可以比過去的還要高三倍。


第二個是基於免疫的檢測,主要是針對咽拭子採樣過程中獲得的抗原檢測。在30分鐘之內就可以快速地獲知病人體內是否有病毒的存在。


第三個是針對抗體檢測。病人體內是否存在有IgM、IgG這樣的抗體,時間也是半個小時以內就要完成檢測。這些項目現在陸續已經啟動,相信很快會有更好的令人鼓舞的消息。


到目前為止新一批的應急攻關項目在最近兩週已經有7個項目獲得國家藥監局應急審批批准,正式進入臨床。這7款檢測試劑當中,在核酸檢測方面,最新審批上市的一款基於恆溫擴增芯片技術的一次能對6種呼吸道病毒進行快速檢測的試劑盒,和原有的核酸檢測相比有三個突出優點:一是能夠快速對多種呼吸道常見病毒進行一併檢測;二是檢測速度更快,只需要在1.5個小時就完成所有檢測;三是臨床應用方面可以非常好地幫助臨床醫務人員做鑑別診斷,迅速區分哪些人是新冠病毒感染,哪些患者是其他病毒感染,把合併感染、交叉感染這樣的情況加以區分。還有一類是抗體檢測,也有兩款試劑剛剛獲批。


接下來我們還將繼續加快新技術的研發,進一步推動時間更短、結果更準、操作更便捷和更安全的檢測試劑投入到我們臨床救治當中。

戰疫情 微宣講 | 新冠病毒是否出現了變異?疫苗什麼時候能用上?發佈會最新回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