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黑龍江:用足用好民事檢察職能幫企業按下復產“快進鍵”

  3月5日,驚蟄。經過一個多月的奮力抗擊,全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積極向好,大部分地區的經濟活動迎著和煦的春風漸次復甦、回暖。

  前一段時間還在積極參加防疫的檢察官們,現在工作發生變化了嗎?在服務疫情防控和企業生產發展方面,檢察機關正在做些什麼?記者電話連線採訪了位於“包郵區”的浙江和致力於優化營商環境的黑龍江的民事檢察官們。

  “浙江省檢察院印發了《關於充分發揮民事檢察職能有力服務疫情防控和企業生產發展的意見》,推出十項服務企業復工復產的‘硬舉措’。”浙江省檢察院第六檢察部主任胡薇告訴記者,比如妥善處理涉疫相關民事訴訟監督案件、優先辦理涉疫情防控企業案件、突出查辦涉疫涉企虛假訴訟等等。

  相較於省院工作的宏觀性和指導性,基層院的工作更加具體。浙江省樂清市檢察院第六檢察部主任曾建軍講述了他和同事們這幾天在忙的事情。日前,他給自己對口服務的浙江昌德成電器有限公司打電話,詢問企業復工復產情況。對方好像抓到了救命稻草一樣,“你的電話太及時了,我正為這事兒發愁呢。公司急著要生產,但員工所在的村子設卡,很多人無法正常出行。”曾建軍立即向相關村鎮反映,在遵守防控規定並核實人員身體狀況後,很快解決了員工出行問題。

  昌德成公司是海爾、海信、美的等公司的供應商,且有一種配件只有該公司能生產,可以說,該公司的產能恢復程度決定著下游公司的產能恢復程度。曾建軍於是馬不停蹄地到樂清市虹橋鎮政府,領取企業復工操作手冊、復工復產調查表等資料送到該公司,手把手教他們登錄溫州市復工復產備案系統,填寫復工申請表等相關材料。很快,該公司全面恢復生產,產品裝車發往各地,解決了下游企業的燃眉之急。

  對於很多中小微企業來說,現在面臨的最大問題可能是資金問題,還有合同違約、勞資糾紛等。如何解決企業的後顧之憂?胡薇告訴記者,浙江省檢察機關民事檢察部門有效運用“民事裁判智慧監督系統”,加強民間借貸、勞動報酬等多發易發涉企訴訟線索排查,重點關注疫情防控期間因企業資金不足、經營困難而發生的“套路貸”、高利貸、強迫交易等案件,主動加強與公安機關的配合協作,用足用好民事檢察調查核實權,加大查處打擊力度,維護企業合法權益。

  不僅是浙江,在黑龍江,依法助力企業復工復產,也是民事檢察官們當前考慮的頭等大事。“黑龍江省檢察院出臺了《關於為疫情防控依法提供有力民事檢察服務和保障的意見》。”該院第六檢察部主任李靖海向記者介紹,按照意見規定,該省民事檢察部門正在積極協調人民調解、律師協會等組織,對於具有涉疫情不可抗力因素,繼續履行原合同將對企業權益產生重大影響的買賣、承攬加工、建設工程施工等合同,積極引導各方當事人按照誠實信用、綠色環保、公序良俗等法律原則,通過協商達成新的協議或者補充協議,公平合理處理各方權利義務,妥善化解矛盾糾紛。

  “對於勞動者因疫情治療、隔離以及企業因疫情停工停產引發的勞資爭議,檢察機關將積極協調工商聯、人民調解、律師協會等部門共同解決,促進勞資關係和諧穩定。”李靖海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