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把父母关进“瓦罐”:每送一碗饭就加块砖,直到坟口封死为

瓦罐坟是我国民间传说中记载的一种,抛弃活埋老人的习俗。时至今日仍然没有一项可靠的证据证实这一习俗是否存在,因此这也只停留在民间传说的层面。尤其是我国自古以来便是一个讲求孝道的国家,出现这种野蛮的风俗实在是有点匪夷所思,毕竟在我国历史上很多人都曾经活到7,80岁高龄,像这种到了一定年纪就被年轻人活埋的风俗实在是有些说不通。

​子女把父母关进“瓦罐”:每送一碗饭就加块砖,直到坟口封死为

瓦罐坟的主要意思指的就是子女把父母关进“瓦罐”:每送一碗饭就加块砖,直到坟口封死为止,这个“瓦罐”其实就是一个非常小的小房屋,子女每天都给父母送上维持一天的伙食,并砌上一块砖,这样时间久了之后父母就会被活活关在小房子里面饿死,故而得名瓦罐坟。

​子女把父母关进“瓦罐”:每送一碗饭就加块砖,直到坟口封死为

之所以会有这种民间传说出现,是因为在我国上古时期,那个时候的人们生产能力十分落后,社会的发展基本上都需要年轻人来维持,那些上了年纪的人除了占用社会资源之外并没有什么用处,因此就自然而然的出现了这种风俗。他们认为人到了一定年纪就应该自己主动离去,因为对于整个社会已经没有贡献了。

​子女把父母关进“瓦罐”:每送一碗饭就加块砖,直到坟口封死为


因此这种习俗如果真的曾经出现过,也一定是在上古时期的部族社会中出现。这是因为那个时期各个部落割据而治,一个部族里面的人数少则几百,多也不过上千余人,这种小部落里面自然更加向往精英化年轻化,因此年老的人受到歧视甚至被活活饿死的情况是有可能出现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这种灭绝人性的风俗应当也会随之消失。

​子女把父母关进“瓦罐”:每送一碗饭就加块砖,直到坟口封死为

这是因为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根据史料记载当时的男性和女性的平均寿命在40岁左右,而到了秦汉时期则达到了50岁,当然这也与当时连年不断的战乱有关,有很多年轻劳动力死于战场,将这一平均年龄拉低,毕竟当时的诸侯王以及孔子等人,基本上平均下来都能够活到5,60岁。

​子女把父母关进“瓦罐”:每送一碗饭就加块砖,直到坟口封死为

因此年纪大了就会被活埋这一理论自然就站不住脚了,毕竟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有很多的长寿老人了,而且人老之后阅历也会随之提升,在很多方面会给出不一样的见解,怎么可能将其残忍的活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