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时代悲剧里的小缩影

《骆驼祥子》这本书我读了好几遍,每读一次,都会有新的感受。在那样一个悲剧时代,祥子是个被放大了的小人物,他的悲惨结局令人唏嘘叹息,但放在时代背景里,却不过是个小小的缩影罢了。

《骆驼祥子》——时代悲剧里的小缩影

来自乡间的淳朴老实有梦想的祥子,最后变成了一个堕落的等死的废人。他的身上有着深深的时代烙印,那个万恶的旧社会带给他的不公平和摧残,使他的梦想一再破灭,最终走向悲惨的境地,但个人的性格和格局,也决定了他的人生走向。

有句话说的很好,性格决定命运。

深以为然。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祥子的性格里,是哪些因素决定了这个人物的最终命运。

01 性格孤僻封闭

来自乡间的青年男子祥子,父母双亡无亲无友,他来到北平城以拉车为生,所以心心念念想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年轻的祥子怀揣着梦想,一个人辛辛苦苦一分一分地攒着血汗钱,从不和人交流,无论大事小事或有任何想法,也是一个人自问自答,他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奋起努力拼搏。

同为拉车夫,祥子看不起自己的那些同行,觉得他们平日的闲聊瞎侃毫无意义浪费时间,所以他从不参与,因此与人也不熟稔。唯一熟悉的人,就是租车给他的人和车厂老板刘四父女,他可以把自己为买车攒的钱交给刘四保管,但和刘四实际上也没有太多交情。

《骆驼祥子》——时代悲剧里的小缩影

刘四给车夫们提供住宿,祥子在拉车之余,打扫院子擦洗车辆,他不是特意去巴结刘四,只是凭着自己勤劳苦干的本能,所以对人除了傻笑就是沉默,所以哪怕是住在“大集体”里,祥子也和他人没有什么交集,他对周遭的世界是漠然的,除了拉车,他和大环境处于脱离的状态。

所以在自己一次一次的经历中,祥子从来都是“自己扛”——处理遇到的任何问题都是他一个人,凭着自己仅有那些处事经历和个人认知来应付。他也没有想过要有朋友,要听听来自他人的看法和意见给自己做参考和指引。

可以说,祥子的人生历程,全是他自己一个人在黑暗中摸着石头过河,其危险程度可想而知。

02 固执又因循守旧

祥子辛辛苦苦攒了三年,终于买上了心心念念的车,但才不到半年,自己连人带车就被官兵们虏了去。他在逃命中牵出三头骆驼,卖了三十块钱,这些钱开启了他再次买车的梦想。在他继续拉车攒钱的过程中,他到曹先生家拉上了包月。

《骆驼祥子》——时代悲剧里的小缩影

曹家帮佣高妈知道他想买车后,给他出主意,建议他把自己的钱拿去放贷,这样钱生钱会来得快些,或者起个会,找人来出资,筹够钱就能马上买车,挣钱后再还钱,可是祥子却不愿担风险,拒绝了高妈的建议。

其实祥子之前在一家姓方的人家拉车的时候,方家全家大小,连着仆人,都在邮局有存折。方家的太太曾建议祥子把钱存到银行,既安全还有利息,可是祥子以自我的那点认知,认为现钱存进去,交到自己手上就变成一个印着数字的折子,便认定是骗局。

所以他宁愿把钱装在瓦罐中,藏在被窝里,觉得更踏实。结果自己辛辛苦苦攒的血汗钱,却被孙侦探连骗带吓地全都给讹了去,看着碎了一地的瓦片,祥子买车之梦再次无情地破灭了。

一个人的思维和眼界,决定了他对周围事物的认知。在时代已经开始发生了变化后,祥子不愿意去更新自己的认知,更不愿意尝试着去了解出现的新事物,宁愿抱着旧的认知不撒手,却不知自己已经被快速发展的时代远远甩在了后面。

03 做事优柔寡断

人和车厂老板刘四的女儿虎妞看上了老实诚恳的祥子,但祥子看不上五大三粗精明强干且年龄大的虎妞,却不想自己被虎妞设了套,他在虎妞的房间喝了酒,糊里糊涂地和虎妞发生了关系,虎妞骗祥子自己怀孕了,要祥子和自己结婚。

《骆驼祥子》——时代悲剧里的小缩影

祥子内心觉得自己清清白白,在精神上高人一等,憎恶又黑又丑还不是处女的虎妞,但他却根本无力与虎妞对抗,甚至哪怕连逃避,都舍不得丢下熟悉的北平城远走他乡。

在要不要和虎妞结婚这件事情上,他前思后想反反复复,一会想对此事置之不理,一会想和虎妞一刀两断,一会想不如听从虎妞的安排,内心纠结烦闷,但却毫无行动,除了沉默流泪就是生闷气,心里看不上虎妞,却又被虎妞牵着鼻子走,最后不得不和虎妞成了亲。

有了老婆后的祥子体会到了家的温暖,但他却不像虎妞那样为小家庭深谋远虑,他对今后的生活缺乏谋划,明知道拉车不是长久之计,却还一心只是想着靠一己之力埋头拉车讨生活。

“局部不能完全解决,整体也没有决断”,缺乏当机立断的魄力和勇气,只能处处被动。在虎妞难产而死之后,祥子再次变得一无所有,被现实一次一次的作弄,尤其是得知心中所爱小福子上吊自杀后,祥子心中那点微弱的希望之光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被彻底扑灭了。老实的阳光的怀抱梦想的祥子,终于一步一步地滑向了堕落的深渊。

《骆驼祥子》——时代悲剧里的小缩影

无疑,祥子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但在他的悲剧里,个人因素也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如果祥子不是那么孤僻封闭,不是那么因循守旧,不是那么优柔寡断,或许,祥子的命运也有可能是别的一番景象。

其实不管是在哪个时代,每个人都不过是时代大背景里的一个小之又小缩影。我们的所思所想所选择,都是对当时当势的一种折射。对个人而言,以开放的心态,顺应环境和时代潮流,努力跟上时代的步伐,才可能走得不那么艰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