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力———禅


专注力———禅

如是问:法师吉祥,我生活中妄想纷飞,如何培育专注力?

专注力———禅


我闻答:南無阿弥陀佛,你这问题很好。

●●●专注力是禅,禅修的基础是:在身心中,静默安详,心光烛照,不与思维争辩,不与体验解释。

一定要在构成人类的因素中,找到不曾被因素改变的先天。

否则你忙忙碌碌,辛辛苦苦修行一生,却被习气妄想迷失了灵魂的方向。

临终时,无法清醒专注的心,自然会被六根六尘,自我体验的贪婪带走。

昏沉迷茫的心,被往昔的眷恋爱欲席卷,进入轮回时就像你回家一样自然。

修行者一定要找到真正的自己!否则你所有的修行,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我们真正的自己,是谁?在哪里?

●“圆觉自性,非性性有,循诸性起,无取无证。”——《圆觉经》

这是佛界。

如眼疲倦,瞪发尘劳,觉明为咎,妄起空华,依觉成法界。

这是法界。

●“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楞严经》

这是三界。

佛性依觉性而展现,觉性以空性纯度,呈现法性光明,光明折射觉性,所显十方三世宇宙世界。

一切世界与众生,都是觉性所现过去与未来,而一切现象之本质,都是佛性寂静遍满。

故而,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烦恼执迷不能证得!

既然一切众生的身心中都蕴含着佛性,那么,佛性必定在众生身心中有境界标准。

我们要在自己的身心思想中,找到这些标准,就等于找到了回家的路标。

●●佛性在人性中的呈现标准是什么呢?

我们认为的自我,并不单纯指的是,个人意识与人格意志。

个体生命的特征,是很多种因素聚合而成,我们就概括化地,简单地将人性分解整合一下。

●●人类生命的构成,有以下几种因素内涵:

肉体系统,情感系统,精神系统,灵性系统。

肉体系统包括了——细胞、神经、样貌、成长、衰老、生与死的现象。

情感系统包括了——体验、感受、经验、情绪、欲望、喜怒哀乐、痛苦与幸福。

精神系统包括了——认知、意识、记忆、思维、感知、逻辑思维,以及抽象概念。

灵性系统包括了——觉知,以及觉知内部的灵动力。

佛性在肉身细胞中呈现,是舒缓清净的空灵,所以我们在禅定中,柔软身体舒缓安稳,就在接近他。

佛性在情感体验中呈现,是宁静纯洁的安详,所以我们坚守戒律,清净心灵欲望体验,就在回归他。

佛性在精神意识中呈现,是理性清醒的分析,所以我们海量学法,培育正知正见正观,就在体现他。

佛性在灵性觉悟中呈现,是寂照圆觉的纯明,所以我们舍弃身心,熄灭身心内在自我,就在还原他。

●●生活本身就是修行道场,最重要的一点,是平时最大程度地“柔软”身体。

在心灵清醒的状态中,持续性地,不间断地,柔软身体中每一丝肌肉与感受。

柔软了肌体,也就同时舒缓了心灵感受。

舒缓的心灵感受,就会从紧张的身体感受中,脱离出来。

脱离紧张的感受,就是相对平静的安宁。

在安宁舒适的身心状态中,让安宁的心灵,最大程度地遗忘欲望。

心灵一旦遗忘了欲望的体验觉受,头脑就一定会,遗忘建立在体验之上的思维概念。

失去欲望的心灵,失去记忆的意识,就会自心灵深处浮现出,觉知的透明灵动。

身心内如旭日东升,觉知深层的灵动力,如太阳般灿烂辉煌,由内而外地,普照身心自我意识。

无须分辨,不要解释,安祥地柔软在,觉照明晰的静默中。

身心深处极尽微妙细腻的,觉受愉悦体验,会在不解释、不分辨、灵觉朗照中,蒸发熄灭。

失去觉知者,失去所觉境,所觉乃错觉,觉者即被觉。

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

如眼光纯澈,从所见景象中,复苏了见世界的明晰普照。

如遮蔽虚空的透明玻璃粉碎,失去折射虚空的玻璃后,虚空失去了广袤的样貌,却复苏了不可得的性质。

你,从自我到无我,从无我到无生,从无生到寂灭。

以凡夫身心自觉圣智,亲证自性菩提,朝见本觉如来。

今生你没有浪费生命,才能报佛恩,也是回报己灵,走向涅槃。

————双槐佛音

专注力———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