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序》——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如何奪回屬於我們的注意力?

專注於職場·自我提升·心理思維

《有序》——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如何奪回屬於我們的注意力?


“快看,朋友圈這篇文章刷爆了!”

“那個xxx又上熱搜了!”

“怎麼回事?工作群裡的通知你還沒看嗎?”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我們每天接收到的信息越來越多。

曾有機構做了這麼一個統計:互聯網時代,我們每個人平均每天接收的信息量,相當於175份報紙的總和。

這麼大的信息量,我們根本處理不過來,並且,市面上不斷提出“我們要有更好的工作方式,磨鍊強大的意志力,開發注意力潛能”,為的是讓我們大腦“跟得上”時代。

然而,在《有序》這本書中,作為加拿大蒙麥吉爾大學心理學教授,同時也是行為神經科學、信息科學學院和教育學院的特聘教授丹尼爾·列維汀,卻有著不一樣的看法。

他從神經科學和認知心理學的角度,結合注意力、記憶分類等神經理論,認為在如今信息過載的時代,避開眾多信息、重新組織大腦很重要,但一個有序的大腦卻能夠幫助人們管理時間和人際關係,在家庭生活和公司行為上做出正確、合理的決策。

“信息過載不是關鍵問題,要把自己從信息焦慮中解放出來,不是迴避海量的信息,而是通過科學的方法,重新組織我們的大腦。”

本篇文章,結合《有序》這本書,分成以下三個方面,為你講講如何通過科學方法,如何有效管理注意力,並提高思考效率。

1、信息時代中忙碌焦慮,是因為記憶力不好嗎?

2、你可能忽視的“注意力系統”

3、如何藉助注意力系統特徵,提高思考效率?

《有序》——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如何奪回屬於我們的注意力?


1、信息爆炸時代中無所適從,是因為記憶力不好嗎?

不少人容易把注意力和記憶力混為一談,認為面對過量的信息而感到手忙腳亂的原因,是記憶力不好——記得不多,記得不牢。

其實,只要深入想想就會發現,並不是這樣,真正稀缺的並不是記憶力,而是注意力。

為什麼呢?

假如把大腦看成計算機,記憶力就相當於硬盤,是存儲信息的地方,空間很大;而注意力就像內存,是運行程序,也就是思考的地方,空間很有限。

如今互聯網時代過多信息導致的種種問題,並不是記憶力不足,而是注意力稀缺。就像我們可以記住很多數學公式,卻沒法同時做很多道數學題。

因此,為了更好地瞭解我們的“注意力”是如何被搶走的,我們有必要先了解一下,我們口中所說的“注意力”,到底是如何運行的。

《有序》——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如何奪回屬於我們的注意力?


2、你所不瞭解的“注意力系統”

在《有序》這本書中,作者丹尼爾·列維汀從神經科學的角度為我們解釋了注意力是如何運行的。

丹尼爾·列維汀發現,在大腦裡有一套專門負責管理注意力的機制,叫做注意力系統,並將其精簡成一個核心模型和四個原則。

我們一一來解釋:

一個核心模型——一個由神遊狀態和專注狀態佔據兩端的蹺蹺板

為什麼是這樣的形狀呢?

在我們以往的想象中,注意力應該是一個容量有限的空瓶子,我們可以往裡裝我們需要“注意”的東西。

但是,這樣的“空瓶子”無法解釋一種現象——我們為什麼會走神?

按道理,裝進“瓶子”裡的東西,不會隨意地被倒出,因此,“空瓶子”這樣的設想是不恰當的。

為了擺脫“空瓶子”的侷限,丹尼爾·列維汀提出了更恰當的核心模型“由神遊狀態和專注狀態佔據兩端的蹺蹺板”。

這個蹺蹺板的兩端,是兩種狀態——一種叫專注狀態,也就是我們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全神貫注只做一件事的狀態。比如寫作、畫畫、唱歌、打球的時候,大腦都處在專注狀態裡;

蹺蹺板的另一端,叫神遊狀態,也叫白日夢狀態,也就是我們放空自己,對外界的信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比如你在坐車的時候,盯著窗外看上半個小時,明明有很多風景掠過眼前,你卻一個都沒記住;或者有時候呆呆地看著窗外,陷入無限的遐想,至於到底在想什麼,你自己也說不清。

《有序》——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如何奪回屬於我們的注意力?


說完了核心模型,我們再來看看注意力系統工作的四大原則:

第一個原則:稀缺原則

稀缺原則,這也是注意力系統最重要的一個原則。它指的是,注意力是一種稀缺資源。

神經科學中有這樣解釋:大腦在高度專注的時候,就像一臺高速運轉的發動機,它會消耗一種重要的養分,叫做氧化葡萄糖,但在神遊模式裡,大腦基本不會消耗太多能量,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很難長時間保持高度專注,而發呆卻可以發上很久。

但是,我們或許會問:人類既然能進化出龐大的記憶力資源,為什麼沒有進化出同樣發達的注意力資源呢?就像組裝一臺電腦,已經配備了10個 T 的硬盤,但內存卻只有1個 G,這顯然不合理。

根據丹尼爾·列維汀的觀察,這很有可能是生存環境塑造的結果:

人類在1萬年前進入農耕時代,在此之前的200萬年,都處在狩獵時代。在那個時期,我們基本只需要做好一件事——狩獵。

正是當時的人類生存狀態決定了,我們只需要進化出足以應付狩獵的注意力就足夠了,只要確保狩獵中能高度警覺,既能打到獵物,又不被豺狼虎豹吃掉。

慢慢地,從狩獵時代到農耕社會,再到

工業社會,到達如今的信息社會。人們隨著科技進步和時代的變遷,要開始處理更多的信息,其實,信息過載的問題早已存在,只是在信息社會的今天,矛盾日益突出。

《有序》——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如何奪回屬於我們的注意力?


第二個原則:協作原則

你有沒有經歷過這種情況:

明明兜裡揣著手機,還在四處找手機?

明明手裡拿著鑰匙,還在到處找鑰匙?

造成上面這種情況的,就是注意力系統的協作原則。

它說的是,注意力系統並非由大腦的某一個特定區域負責,而是要由大腦的多個不同部位協作運行。

當我們高度專注於一件事的時候,會覺得全身的潛能都被調動起來了,精力充沛,原本沉澱在記憶深處的知識也變得異常清晰,身體會變得更加靈活,能夠精確完成每一個大腦指令。

這都是注意力系統調動大腦協作的結果。但是這場協作有可能出錯,最常見的錯誤就是前面說的那種騎驢找驢的情況,它的本質就是注意力系統和記憶力系統之間脫節了。

《有序》——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如何奪回屬於我們的注意力?


第三個原則:隱身下線原則

注意力不光會出錯,還很會隱藏自己,換句話說,在注意力系統關閉、注意力下線的時候,我們是察覺不到的。

這個過程就有點像睡覺,睡著的時候,我們是不知道自己正在睡覺的,只有醒過來之後才意識到。

同樣,當我們的注意力關閉,也就是走神的時候,我們是不知道自己正在走神的,只有注意力再次啟動,回過神的時候,才能意識到。

這也是注意力不可控的根源之一,它來得轟轟烈烈,卻走得悄無聲息。

《有序》——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如何奪回屬於我們的注意力?


第四個原則:切換困難原則

注意力系統的第四個原則,叫切換困難原則。

我們的大腦在高度專注的時候,需要消耗大量的氧化葡萄糖,同樣,當我們的注意力切換,從一個任務切換到另一個任務時,也要消耗氧化葡萄糖,切換所消耗的精力一點都不比執行任務少。

不過,這並不是說我們從一件事切換到另一件事,就一定會消耗額外的能量,而是我們把注意力從一件事轉移到另一件事,需要消耗額外的能量,區別在於,你在做的事情到底需不需要走心。

比如從喝水切換到吃飯,不需要消耗額外的注意力,但是從寫作切換到演講,你就需要消耗很多注意力。

《有序》——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如何奪回屬於我們的注意力?


好了,講完了注意力系統的核心模型和四個原則,想必你對注意力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那麼,我們來看看,在生活中如何來提升我們使用注意力的效率。

3、如何提升注意力的使用效率?

前面提到,如今每天產出的信息實在是太多了,遠遠超出了人們注意力的極限。

那麼,提升注意力效率的關鍵問題,不在於如何更高效率地處理這些不一定有用的“信息”,而是應該運用上述注意力系統的特點,處理好當我們走神時、以及在稀缺的注意力下,更好地提升效率。

本篇文章,選取了“隱身下線原則”和“稀缺原則”,分為兩個部分:

  • 如何對待走神的現象?
  • 如何更好地“提升”稀缺注意力的使用效率?
《有序》——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如何奪回屬於我們的注意力?


01、走神不可怕,嘗試運用“策略性走神”,讓你創造力倍增

人們常常認為,走神不是一件“好事”,應該要杜絕。

然而,在《有序》這本書中,丹尼爾·列維汀提到如果我們能有效地運用“策略性走神”,反而能夠幫助我們提高創造力。

策略性走神,指的是在專注思考一段時間之後,故意放空自己,留出一段專門的時間來走神。

你看,走神未必都是壞事。據說,很多偉大的發現,都來自洗澡時的靈光一現,相傳阿基米德在洗澡的時候發現了浮力定律。

為什麼“策略性走神”可以提高創造力呢?

丹尼爾·列維汀認為,這是有紮實的神經科學依據的。

在大腦裡,有兩個跟創造力有關的關鍵區域。一個叫左前額葉皮層,它負責的是深度思考,也就是針對特定的問題,調動專門的知識。

比如你要解一道數學題,調用了很多數學公式,這個過程主要就是由左前額葉皮層完成的。

另一個關鍵區域是我們的右腦,它負責的是聯想思考,也就是把一些原本不相干的想法連接在一起,碰撞出新的可能性。比如拍一個吸引人的短視頻,不能光懂拍攝技術,還要有更廣闊的視野,瞭解市場行情,懂得用戶心理。

但這個區域有一個侷限,就是你越刻意聯想,努力把無關的東西聯繫起來,反而越是什麼都想不起來,只有你放鬆甚至走神的時候,右腦反而會更活躍,這些聯想才會自動發生。

因此,策略性走神,走得越徹底越好,最好是讓大腦完全放空。

比如你在辦公室裡冥思苦想,當你放鬆時,僅僅在椅子上伸個懶腰是不夠的,要走出辦公室,到另一個環境,比如咖啡廳或者公園裡,周圍最好一個同事都沒有,任何與辦公環境有關的東西都不在視線之內,只有在這個環境裡放空自己,才是一次合格的策略性走神,這時你的創造力往往能得到更大限度的調動。

《有序》——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如何奪回屬於我們的注意力?


02、訓練知識素養,乃是提升注意力效率的不二法門

為什麼我們要提高注意力的使用效率?最終目的還是要解決具體的問題。

人們常常認為,要想解決更多的問題,就要具備更多的知識,知識越多,本事越大。然而,這種想法放在今天,是行不通的。因為在這個時代,知識源源不斷地被生產出來,甚至正確性也在不斷地被後來者質疑。我們註定會在處於這一種境遇下——用有限的精力去面對無窮的知識。

互聯網時代,我們最應該具備的不是知識本身,而是知識素養。

所謂知識素養,不是一個確定性的信息,而是尋找和判斷知識的能力。

當面對一個問題時,你並不需要直接具備相關的知識,但是,你知道應該從哪裡獲取這些知識,並且知道怎麼運用,這便是提高注意力效率的更好方式。

那麼,如何提高所謂的“知識素養”呢?

其實,知識素養的本質,便是一個清晰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有序》——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如何奪回屬於我們的注意力?


下面提供幾個簡單的訓練方法:

①、5W1H法,讓你明確問題,理清思路

許多人容易走神,注意力效率不高,很可能在第一步就出了差錯——他們沒有深刻理解要解決的問題

若想要檢驗自己是否理解了問題,不妨嘗試運用5W1H法來問自己,是否能如實回答。

《有序》——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如何奪回屬於我們的注意力?


5W1H法,指的是“Who(誰)”、“What(做什麼)”、“When(何時)”、“Where(哪裡)”、“Why(為什麼)”、“How(怎麼做)”所組成的問題。

比方說,你要完成領導交給你的某項任務,你可以這麼問自己,以檢驗自己是否真的明白:

Who:誰去做?領導有說只有我能做嗎?我是否可以尋求其他人的幫助?

Why:這項工作的完成,基於領導的什麼考慮?為什麼要做這件事?

What:我正在做什麼?之前我做了什麼?接下來我要做什麼?

Where:我需要在哪裡完成?是否有更好的選擇?

When:我準備花多長時間來完成它?什麼時候達成?

How:我要通過什麼樣的方式來達成?在這個過程中我需要做哪些改變和提升?達成它我需要什麼條件和支持?

5W1H是一種思考方法,可以運用在很多領域。在處理問題之前養成習慣,先在腦海中按照5W1H進行提問,可以在紙上手繪一個簡單的心智導圖,把問題寫在紙上,這樣思路就會更加清晰,勢必提高工作效率。

《有序》——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如何奪回屬於我們的注意力?


②、MECE原則,將複雜問題層層分解

當我們確保自己理解了問題後,就可以試著把問題分成幾個關鍵詞進行解決。

但在實踐的過程中要注意運用MECE原則,這也是麥肯錫解決問題流程的一個必要原則。

所謂 MECE 的意思是,相互獨立,完全窮盡。

這個方法在麥肯錫諮詢顧問巴巴拉·明託寫的《金字塔原理》這本書中進行了詳細介紹。

具體而言,麥肯錫認為,任何事情的解決方案都可以歸納成一箇中心論點,而這個中心論點可以由三到七個分論點來支持,而每個分論點下面又可能有三到七個的分論點,如此層層延伸下去,就能把這個複雜問題拆分成簡單的子問題。

而這裡面的關鍵是,子問題之間是相互獨立的,又沒有遺漏母問題的內容。

比方說,你最近頭痛,那麼根據MECE法,你應該怎麼分析呢?

你可以將其原因分成生理性和心理性,而生理性還可以繼續分成外部原因和內部原因……,具體參照下圖。

《有序》——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如何奪回屬於我們的注意力?


接下來,你就可以分別找到每個方面所需要的知識,對症下藥。

③、掌握一些具體的搜索技巧

當你有了好的理解問題能力和分析能力,那麼接下來,你就需要學會“搜索”。

其實有了前面兩步的鋪墊,這一步顯得相對簡單了。

當你明確了問題,並提取了相關的關鍵詞,接下來,你需要的,僅是具體的搜索技巧。

那麼,搜索技巧有哪些呢?

“site:網址”指令,可以只搜索某個網站中有關此關鍵詞的信息。百度搜索“思維 site:zhihu.com”,就會顯示出知乎中關於思維的信息。

“filetype:文件格式:”指令,可以只搜索某種文件類型的網頁。比如,百度搜索“2017年高考全國一卷數學真題 filetype:pdf”,就會只顯示pdf格式的2017年高考全國一卷數學真題。

“intitle:被限定關鍵詞”指令,可以只搜索到標題中包含被限定的關鍵詞的信息。比如,百度搜索“張宇 intitle:歌手”。就可以搜索到只包含名叫張宇的歌手網頁,而不會有其他的名叫張宇的人的信息。

嘗試在垂直細分領域進行搜索

就拿看劇來說,動漫有專門好用的動漫平臺、港劇有專門港劇的平臺、美劇有美劇的平臺。

具體的搜索技巧還有很多,這裡就不再過多舉例。

《有序》——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如何奪回屬於我們的注意力?


總結一下:

面對如今龐雜的信息,我們難免會疲於奔命。

在《有序》這本書中,提到了“信息過載不是關鍵問題,要把自己從信息焦慮中解放出來,不是迴避海量的信息,而是通過科學的方法,重新組織我們的大腦。”

首先,文章指出,手忙腳亂的原因並不是記憶力不好,而是因為注意力稀缺。

接下來,我們描述了注意力的核心模型——一個由神遊狀態和專注狀態佔據兩端的蹺蹺板,和四個原則:稀缺原則、協作原則、隱身下線原則、切換困難原則。

最後,我們藉助了“稀缺原則”和“隱身下線原則”,提出了“策略性走神”和“訓練知識素養”兩個方面可以有效幫助我們提升注意力使用效率。

在策略性走神方面,我們知道,有時候走神更能提高我們的創造力,我們甚至可以創造一些“走神”時間來提高思考效率。

在訓練知識素養方面,我們可以嘗試運用5W1H法來檢驗自己是否理解了問題,運用MECE原則幫助自己提取關鍵詞,分解大問題,嘗試一些具體的搜索技巧,讓我們能快速找到所需要的知識。

信息過多,一直是圍繞在現代人周圍的一個問題。但我們不應該回避海量的信息,而是應該根據注意力的特徵,善用注意力,認識到注意力的稀缺,好好地利用它。

相信用了上述的方法,你能對注意力有了更深的認識,並能在瞭解它的基礎上,提高注意力的使用效率。



若本篇文章對你有用,歡迎點贊、轉發、收藏~

如果有任何疑問,歡迎評論區交流。

關注我,持續更新!


作者介紹:小天的書屋,專注於職場,致力於提升思維,願閱盡天下好書,執筆走天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