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的蘇聯核魚雷,每艘潛艇只能攜帶一枚

俄羅斯去年曝光了它最新的核魚雷,不僅能核動力航行數千海里到達美國海岸,而且核彈頭爆炸後掀起海嘯能摧毀岸上一切。其實其實俄羅斯核魚雷的歷史可以追述到1950年。

60年前的蘇聯核魚雷,每艘潛艇只能攜帶一枚

當時前蘇聯開始發展兩種潛射核魚雷。一種叫T5,是一種533毫米魚雷,可以從普通的潛艇魚雷發射管發射,用於摧毀對方一個艦艇編隊。另一種就是T15,是一種直徑1550毫米的巨型魚雷,用於攻擊對方的港口、海軍基地和沿海大城市。雖然當時歐美大城市都遠離海邊,但至少也有直布羅陀、珍珠港這樣的海濱目標。

60年前的蘇聯核魚雷,每艘潛艇只能攜帶一枚

T15是有史以來威力最大的潛射武器項目之一,它攜帶一枚百萬噸級TNT當量的氫彈彈頭,射程卻只有16海里,直徑1.5米,長度23米,重達40噸。但是當時小型核動力裝置還沒問世,動力只能依靠電池供電的電動機,可以以30節航速航行。攜帶T15核魚雷的潛艇必須長途跋涉抵達目標海岸線附近,夜間浮出水面精確測量目標的位置,用雷達識別海岸特徵,然後接近到射程內,發射核魚雷摧毀對方城市和海軍基地。

60年前的蘇聯核魚雷,每艘潛艇只能攜帶一枚

顯然如此巨大的體積,普通的潛艇是裝不了的,必須為其設計一型專門潛艇,即便如此,這種專門潛艇估計也只能攜帶一枚T15核魚雷,因為魚雷的長度佔到潛艇總長的接近1/4,執行一杆子買賣。為了長時間隱蔽航行到對方海岸,潛艇就必須核動力。

60年前的蘇聯核魚雷,每艘潛艇只能攜帶一枚

1952年9月9日,蘇聯批准了發展核動力潛艇的計劃,該潛艇將攜帶一枚T15核魚雷,此外還有2個標準的533毫米魚雷發射管裝備普通魚雷用於自衛。

巨大的T15魚雷將不需要發射,而是自己從發射管裡游出來。因此雖然整個專用發射管很長,但結構更簡單,節省了數噸的重量。項目代號是627工程,數百名工程師和龐大的團隊一起開始工作,工作分為核反應堆、蒸汽發生器、船體結構等幾個小組並行工作。

由於高度保密,負責核反應堆的負責人沒見過潛艇;負責蒸汽發生器的負責人對核物理一無所知。直到幾個月後看到推進軸的圖紙,大家才意識到這是核動力潛艇的苗頭。

隨後627項目的潛艇被命名為K3級潛艇,借鑑了不少德國XXI潛艇和美國柴電潛艇的設計。採用流線型艇體,低矮的“豪華轎車”式指揮塔,雙殼體,儲備浮力30%,內部有9個艙室,殼體採用ak25高強度鋼,測試深度300米。動力是兩臺VM-A反應堆,每個能提供70兆瓦熱能,兩個蒸汽輪機產生35000馬力,是美國“鸚鵡螺”號的3倍。

1954年設計完成,1955年開工。然而直到那時,蘇聯海軍司令庫茲涅佐夫甚至都不知道高層正在安排發展一型核動力潛艇,更沒聽說過T15核魚雷,可見保密力度之大。直到1953年3月最高領導人去世後,1954年7月庫茲涅佐夫才知道這個項目,然後果斷的說了一句:“我不需要這種東西!”

60年前的蘇聯核魚雷,每艘潛艇只能攜帶一枚

於是海軍成立專門小組,審查了整個項目,建議把該潛艇修改為普通的魚雷潛艇,庫茲涅佐夫接受了建議。於是所有關於T15核魚雷的工作都停止了。1955年,627項目進行了修改,配備8個普通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和20枚普通魚雷。修改後的K3潛艇於1957年下水,1958年7月進行了核動力推進測試。該艇被北約命名為“十一月”級,leninskiy komsomol號,成為蘇聯龐大核潛艇家族的第一人。

該內容為今日頭條獨家合作內容,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否則將承擔法律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