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兰古国:因水而生,因水而亡,因丝绸之路名扬天下

一百年多年前,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在当地导游的帮助下首次发现了罗布泊北部一座古城的废墟。

当他第二次来到这座古城时,进行了大规模的挖掘,大量珍贵的汉朝文物被发掘,这些文物被夜以继日的研究,很快,一个整个世界都为之疯狂的消息从德国传出,这座古城就是消失已久的楼兰古国。

连绵不绝的房屋,一座座高大的泥塔,做工精美的木雕,美艳的楼兰女尸,新石器时代的石斧、木器、陶器、青铜器、玻璃制品和古钱币都昭示着这个文明曾经的辉煌。

沧海桑田多变幻,它曾经的繁荣与辉煌,在饱经战火摧残和历史变迁后,当那美丽的绿洲消逝在茫茫流沙之中时,我们能留下的也许只有遗憾。

楼兰古国:因水而生,因水而亡,因丝绸之路名扬天下

图:楼兰古国遗址(@一只小猪)

因水而生,因水而亡

三十八年前,彭加木的失踪让大家知道了罗布泊这个神秘的地区。

1981年楼兰“美女”出土、1982年美国宇航局公布罗布泊“大耳朵”卫星照片、1987年罗布泊核试验基地解密、1996年余纯顺遇难……

楼兰古国:因水而生,因水而亡,因丝绸之路名扬天下

图:废弃营地(@网考)

抛开那些怪异的事件和盗墓小说里的杂谈,罗布泊,留给人们更多的可能是关于水的瑕想了。

俯瞰如今的罗布泊,不仅能够尽情欣赏了沙漠、戈壁、山丘等各种奇异的地质景观;

楼兰古国:因水而生,因水而亡,因丝绸之路名扬天下

图:戈壁滩(@网考)

楼兰古国:因水而生,因水而亡,因丝绸之路名扬天下

图:戈壁滩(@网考)

更能看到大自然留下的岁月痕迹,孙基烽火台、脱西克烽火台、营盘古城、太阳墓地、驿站遗址、楼兰古城、高台墓地;

楼兰古国:因水而生,因水而亡,因丝绸之路名扬天下

图:小河墓地(@网考)

最触目惊心的是,许多自西向东、由高而低干涸发白的河道和湖泊遗迹。西汉水陆码头及驿站遗址在孔雀河注入罗布泊入口处赫然伫立,宽广的河道旁只剩下残留的土垠、枯残的树木以及被河水冲刷倒的一层层芦苇。

楼兰古国:因水而生,因水而亡,因丝绸之路名扬天下

图:太阳墓地(@网考)

【罗布淖尔为西域巨泽,在西域近东偏北,合受偏西众山水,共六七支,绵地五千,经流四千五百里……回环纡折无不趋归淖尔,淖尔东西二面百余里,南北百余里,冬夏不盈不缩……】《河源纪略》

历史上的罗布泊,由于塔里木盆地南缘的抬升形成了一个低洼地带,分布在塔里木盆地边缘的塔里木河、孔雀河、车尔臣河以及疏勒河等流向这个洼地,汇集形成了一片广阔的湖泊。罗布泊由此而来。

楼兰古国:因水而生,因水而亡,因丝绸之路名扬天下

图:楼兰古国复原图(@一块去旅行)

水是生命之源,有水就有生命,就有文明的生存。由于罗布泊及其汇入河流的滋润,出现了繁盛一时的楼兰古国,然而由于塔里木河中游的支流改道,导致楼兰严重缺水,尽管楼兰人努力尝试改变河道,并且用法令限制用水,但最终还是因断水而废弃了楼兰城。

丝绸之路的“明珠”

古丝绸之路的开辟引领了新丝绸之路的复兴,促进了中华民族和丝路沿线各国的友好交往,历史上的古丝路沿线被播种下无数颗种子,楼兰古国只是无数颗种子中的一颗。但是,却是最神秘的一颗。它也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沉睡的西域大地上。

控制着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被列为西域三十六国之一,楼兰成为东西方交通的重要通道。是西域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凭借战略位置的重要性,成为了富庶强盛的国家。

为东西来往的各国使团商队解决粮食和清水供应,为他们派出向导,提供牛、马、骆驼等运输工具,甚至派出士兵和百姓,为使者们守卫安全和提供劳役这是楼兰古国能够提供的基本物质帮助,但他们得到的回报也是极其丰厚的。可以亳不夸张地说,古楼兰在早期开辟的丝绸之路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镇,正是由于它的存在才保证了这条交通线路的畅通。商旅的往来促使楼兰繁荣起来,其中中原的丝绸更是在此大放异彩。西方商人来此购买丝绸,满城的丝绸生意红红火火,这也使得楼兰古国繁盛一时。

楼兰古国:因水而生,因水而亡,因丝绸之路名扬天下

图:楼兰古国复原图(@历史真相侦探君)

最昂贵的景点

有着2100年历史的著名古遗迹,拥有世界上最具特色、堪称“世界之最的人文景观”的楼兰文化全世界也只有不到5万人见过它的样子,毫无疑问,它是最昂贵的景点之一,也是最难到达的景点之一。

三千五百元是它的门票费用,几乎是张家界九寨沟的十五倍。没有铺装路面可走,四处是戈壁和沙漠,车陷也时有发生,如果选择路线穿越军事管制区,还需要报军事部门批准。

上世纪90年代后期兴起的“罗布泊开发热”和“旅游探险热”,给当地环境带来极大威胁。高昂定价的背后,更多的是文物保护意识的增强。

当年张骞西出阳关到此,被它的美丽震撼,

映入他眼中的是遍地的绿色和金黄的麦浪。

随着自然的变迁和人类的破坏,

这片丰腴肥美的水域日益萎缩,

20世纪70年代彻底干涸,

罗布泊从此成了不毛之地,

夏季地表温度高达70℃,

被称为“生命禁区”。

我们从文明发端时就懂得什么叫敬畏,

但我们似乎仅仅只是懂得,

从莫高窟之殇到罗布泊再到圆明园,

我们只是在受到挫折之后,

才想到反思,

当雾霾真正来临时,

我们才意识改变,

行动之后归于平淡。

比起未雨绸缪,

我们似乎更擅长亡羊补牢,

但当下一个湖泊干涸时,

或是下一次风沙来袭时,

我们继续反思?行动?然后忘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