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田焦岱初中美女教師的暖心回憶——那年,我在這裡

那年 ,我在這裡

美好的記憶,往往會溫暖人的一生。

——題記

藍田焦岱初中美女教師的暖心回憶——那年,我在這裡

最近幾年,隨著年齡不斷增長,身體狀況也在悄然地發生著變化。最明顯的一點就是,無論晚上睡得有多晚,身體有多疲倦,早上都會早早的醒來。平時上班趕時間不說,大週末的也這樣,著實讓人不舒服。於是,便常常在床上賴著,閉著眼,努力地想多睡一會兒。可是一切彷彿都是徒勞,眼睛閉得越緊,心思越清楚。這時候,不知什麼原因,一些往事便常常流於眼前,浮上心頭,如煙、似水,或起伏、或纏繞,趕之不走,揮之不去。

於是,有一個地方,有一段回憶,漸漸明晰。它撥動著我的心絃,牽引著我的思緒,帶著我回到那暖暖的過去。

藍田焦岱初中美女教師的暖心回憶——那年,我在這裡

(一)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我從省城的師範學校畢業,被分配在離家十多里外的焦岱街下頭兒的初級中學教書。那年我十八歲,留著一頭烏黑的長髮。帶著一份初為人師的喜悅,我來到了這個小鎮,踏上了三尺講臺。

藍田焦岱初中美女教師的暖心回憶——那年,我在這裡

第一年,學校安排我代美術課。遠離城市的農村學校,硬件設施很不齊全,沒有專門的美術教室,沒有繪畫工具,學生手裡只有一本美術課本和一根普通鉛筆。在我的建議下,校長同意購買部分繪畫用品,並讓我去省城採辦。買回來的東西也很簡單,畫板,繪畫鉛筆,專用橡皮若干,再無其它。學校經費有限,能做到這樣已經很不容易了,我從心底感謝校長的開明。美術課總算有點模樣的開了張。啤酒瓶子,菜盤子,各種紙盒子,甚至大家從家裡帶來的古舊的瓦罐罐瓷壇壇都是我們教學、繪畫的對象。

我教給孩子們素描的基本知識,帶領他們臨摹、寫生。我並不是美術專業出身,可是在這裡我的一點薄弱的美術基礎知識竟然帶給了孩子們無限的樂趣。我到現在都清晰地記得,當孩子們第一次畫出有立體感的形體後他們那驚喜的眼神。

上課我教給孩子們知識,手把手教他們畫畫,下課他們圍繞著我問東問西,給我介紹他們的村子和家庭情況,說著他們之間的趣事。我們是師生,也是朋友,在一起非常愉快。

學校裡的同事們也把我當孩子一般看待,說話辦事多有呵護。事實上,我當時的年齡在初三的學生中也是中等年齡,有部分學生還比我年長一兩歲。

藍田焦岱初中美女教師的暖心回憶——那年,我在這裡

那些年,農村經濟落後,孩子們為了早出農門,報考中專的比較多,有的第一年考不上了還繼續補習。焦岱鎮一半是川和塬,一半是山區,山裡的孩子本來上學就晚,再一補習,年齡就耽擱大了。但是無論大小,我都很喜歡他們。那時我常覺得我就不是個老師,我只是他們中的一員,所不同的是我住在教師宿舍,而他們住在學生宿舍的大通鋪上。

農村學校條件簡陋,我們住在人字形屋架的平房裡,平房是很多間一排的那種,學校有六排那樣的平房,東西各三。這些平房大多是老師的宿舍,只有東邊靠北一排是當時初三孩子的教室。

我住在西邊第一排最東邊的一間裡,與一個年長點的女同事同屋。房間本來就不大,又是倆人同屋,平均到每個人,也就是一個辦公桌一張床的地方。儘管這樣,只要一下課,我的屋子裡還是賓客盈門。學生的教室大部分在平房前面的兩座並排的兩層樓房裡,我的房子離教室最近。課間經常有學生跑來找我玩,他們靠在我的桌旁,坐在我的床邊上,有的還摟著我的肩膀,一起擠在我的狹小的空間裡說說笑笑。等上課鈴響了,他們才急急忙忙跑回教室去。有的孩子甚至因為遲到多次捱了科任老師的批評,弄得我也不好意思,可是下課了他們又照來不誤,趕都趕不走。那時的日子真讓人愉快。孩子們說我就是魏巍筆下的蔡芸之老師,我也不否認。

第二年,我開始教語文,從此一教就是一輩子。我是那所學校當時極少的用普通話給學生上課的老師之一。儘管我的發音還不是很準確,可是我用心用力,儘量聲情並茂地讀好每一篇課文,努力地上好每一節課。學生們喜歡我的課,年長的同事們也喜歡聽我讀課文。

時光荏苒,一晃八年過去了,帶著對學校,對孩子們的無限依戀,我離開了故土,去了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開始了我的正式意義上的家庭生活,開始了我異鄉的教學生涯。

(二)

離開以後很多年,我還時常想起那裡,想起那裡的山坡,想起那裡的溝壑,想起那裡的大河小河。

學校位於焦岱鎮的中段,焦岱村的下頭。背靠董溝,北依岱峪河,西接柳家灣,東臨終南山。

藍田焦岱初中美女教師的暖心回憶——那年,我在這裡

每次從家去學校,要翻過一座嶺,再下一個坡。嶺的名字叫桃花嶺,相傳在很多年以前,這裡種滿了桃樹,每到春天,桃花盛開,像雲霞一般漂亮,因此得名桃花嶺。西漢末年,王莽追劉秀,劉秀逃到這裡,又飢又渴,被桃花姑娘相救,劉秀感恩戴德,從此桃花嶺名揚天下。後來這裡已經沒有了桃花,但桃花姑娘的美好品德永留人間,她的故事也被後世代代相傳,津津樂道。

翻過嶺,一條柏油坡道蜿蜒東下。這個地方自古水源豐富,坡道兩側植被茂盛。每到春夏,道路兩旁野花盛開,蜂飛蝶舞,樹木鬱鬱蔥蔥。印象最深的是那粉紅的刺玫,這兒一叢,那兒一簇,明媚而不嬌豔,清新而不流俗,可愛至極。

藍田焦岱初中美女教師的暖心回憶——那年,我在這裡

二十年多年前的陝西農村,相對還比較貧窮落後,作為一個普通的鄉村教師,我的薪酬很微薄。為了節省車費,每個週末我都騎著父親的二八老式自行車來往於學校和家之間。坡勢陡峭,上坡下坡都不能騎行,每次都是推著車子走。雖然沒有行李,可是對一個女孩子來說,推著車子上一公里左右的大坡也不輕鬆,我常常是滿頭大汗,疲憊不堪。下坡時,人未行,車先動,一面緊緊捏著車閘,一面小跑,否則車子就會把人帶倒,想想那個樣子,也著實狼狽。可儘管那樣,我也常在稍微輕鬆時,急急忙忙瞄一眼路旁的花花草草。如果能停下來,我一定會支起車子,走到花叢跟前,摸摸那些粉嫩的花瓣,聞聞它們的清香。看到它們,我的心就輕鬆,就愉悅,花兒彷彿開在了我的心上。

學校前面不遠處,一條大河自東向西流去。那時河床很寬,河水充盈。除去暴雨時節山洪暴發帶來的滾滾泥沙以外,河水常年清澈見底。河對岸上學的孩子,趕集走親戚的人們,寧願挽著褲腿淌著河水過,也不願繞道不遠處的大橋上走。河是溫柔的,親切的,像母親,人們願意與她親暱,喜歡她的撫愛。夏季到來,河水更加豐盈,淺的地方沒過膝蓋,深的地方能達到大人的腰間。熾熱的天氣,河道是最好的去處。種田的人們熱了,去河裡洗把臉,小憩片刻,男人們抽袋煙,女人們洗洗手帕,梳梳頭;孩子們來了,拿著瓶瓶罐罐打水仗,累了,一猛子扎進水裡,涼快夠了再爬起來甩甩頭上的水,抹一抹臉。大姑娘小媳婦來了,端著盆,提著籠,把一家大小的髒衣服都帶來了,用清凌凌的河水洗個夠。

藍田焦岱初中美女教師的暖心回憶——那年,我在這裡

那些年,幾乎每天下午放學後我都要去河邊,有時候去洗衣服,有時候只是轉轉,我喜歡看長河盡頭紅彤彤的夕陽,我喜歡聽兩岸稻田裡此起彼伏的聲聲蛙鳴,我喜歡清涼的晚風吹起我裙腳,我喜歡我的長髮在夜色裡靜靜地飛揚。學校後面還有一條小河,叫做洋峪河。河兩邊撒落著幾棵不大的柳樹,長長的柳枝低垂到河水裡,像害羞的小姑娘長長的秀髮。

河那邊是一片不小的桃樹林,一直延伸到南邊的董嶺腳下。

董嶺和柳家灣背後的嶺同出一脈,但景象卻截然不同。嶺上土層厚實,肥沃,很適合莊稼的生長。每到春天,嶺上麥苗綠瑩瑩,菜花黃燦燦,美極了。茶餘飯後,總有老師們去爬坡、去散步。

有一次,我跟著大家去轉悠,爬到最高處,心情大好,竟然獨自一人繼續前行。看到遠處溝底有一大簇紫色的野花,就忘乎所以瘋跑下去摘。同事們扭頭不見了我,急忙找來,見我一人在溝底捧著花傻樂,大家又好氣又好笑,幾個年長的老師都搖頭笑道:真是個孩子!

ade,美麗的山川;ade,我的十八歲年華!

(三)

焦岱,宋時為焦戴,因為村民焦戴兩姓而得名。現如今焦岱鎮姓氏已經很龐雜,別的村暫且不說,只焦岱街上就有很多別姓,柳,吳,王,高,馬,賀等等。

藍田焦岱初中美女教師的暖心回憶——那年,我在這裡

我對這些的瞭解主要來自於我的學生。八年裡,我送走了好幾屆畢業生,這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學生來自焦岱街上。他們或踏實好學,或機敏能幹,或調皮搗蛋,然而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淳樸厚道。這在當時並沒有感覺,反而在他們淘氣時常指責他們沾染了市井習氣,是街面上的痞子。時過多年,當我走過一些地方,和形形色色的人打過交道之後,我才知道當時對他們的評價是多麼的不公。相對於外面很多的人,他們的思想是多麼的單純,心地是多麼的善良啊。當然那個年齡階段,一切尚未定型,不知道後來的他們變成了什麼樣子,可是,當時的他們留給了我永恆、美好的印象,成為了我一生珍貴的回憶。

藍田焦岱初中美女教師的暖心回憶——那年,我在這裡

小軍,一個罕見的用左手寫字的男孩子,記憶裡總有他靦腆的笑容;俠俠,在我困難的時候伸出了友愛的雙手,給予過我溫暖的個子小小的女孩子;小峰,那個因為調皮搗蛋,被我狠狠批評過的小帥哥,二十多年過去了,估計你們也都快到不惑之年了吧,經歷了時間的流逝、歲月的打磨,你們現在怎麼樣?過得都還好麼?茶餘飯後,你們是不是也會談及過去,偶爾說起一些美好的過往?你們的故事裡一定有我,就像我的故事裡有你們一樣。

(四)

焦岱街上有個時尚,進步的瞿姓青年,當時他是鎮文化站的站長,此人思想先進,做事有頭腦,有魄力。在他的領導安排下,焦岱鎮的文化宣傳工作做得很出色。每年元旦,鎮上劇院都有文藝匯演,參加演出的有各學校的老師,還有村裡有才藝的人,我曾受邀做過幾回節目主持。農閒時,他還經常從外面請來樂隊,劇團等為鎮裡的人們演出。那時候的人們集體活動不多,有了這樣的機會,演員與觀眾積極性都很高,大家都很開心,往往會在節目演出前,呼朋喚友,一起熱熱鬧鬧的前來觀看。

藍田焦岱初中美女教師的暖心回憶——那年,我在這裡

沒有課的時候,我經常會去學校後面不遠處的鼎湖延壽宮遺址轉轉。鼎湖延壽宮是漢武帝修建在上林苑最東面的離宮,面積有兩萬多平方米。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那裡剛被發現不久,當時人們聽說自己的村子原來曾經住過皇上,都非常好奇,爭相去看。我也去幾次,但什麼也沒看到,實際也好像確實沒有什麼,只是個遺址而已。遺址這東西可能只有考古學家懂得,外行人是看不出來什麼的。依稀記得有些古磚瓦的碎片,當時拿在手裡感覺稀罕不已,可是終究不懂,也不知道是真是假,把玩一會兒就扔了。現在想起來,即使是碎磚瓦也不可能,要有早被文物管理部門收走了,哪裡等得到普通人隨便撿拾。但不管咋樣,這裡畢竟是個遺蹟,已受到了國家保護,我們也感到驕傲!

藍田焦岱初中美女教師的暖心回憶——那年,我在這裡

(五)

焦岱村是焦岱鎮政府所在地,也是附近幾個鄉鎮人們趕集的地方,是焦岱鎮乃至周圍幾個鄉鎮最繁華的地方。鎮上農曆三六九逢集,集日人們三三兩兩結伴而行,帶著自己的農副產品前來交易,賣了地裡的出產,再買些家常所用,高高興興的回家去。那時候我們都吃住在學校,一到集日,上完課了就去街上買菜買米。因為都常在一條街上走動,所以街道上上至政府領導,下至做生意開店面的,甚至街上的村民們,我們相互都認識。只要上街,一路都是熟人,一路都有人熱情地與你打招呼。

藍田焦岱初中美女教師的暖心回憶——那年,我在這裡

那些年學校管理較為寬鬆,只要大家認真地備課上課,做好份內的事,其他的時間都可以自由支配。我們一群年輕人常在課餘一起玩耍,打撲克、下象棋、打球,生活過得也是有滋有味。女孩子喜歡做飯,經常做些可口的飯菜。男孩子不會做但喜歡吃,於是就有人整天撒嬌耍賴,說盡好話蹭吃蹭喝。因為都是同齡人,又常在一起玩耍,女孩兒們也樂意伺候。時間久了,男孩兒們感覺心裡過意不去,就主動的上街買零食水果來作為回報。大家整天一起嘻嘻哈哈,快樂無邊。

有一年,交際舞風席捲三秦大地。不管城裡鄉下,大街小巷,都響起了快三慢四的舞曲。學校也利用二樓的一間空的大教室,改裝成了舞廳。每天晚飯後,住校的男女老幼都去玩,會不會沒關係,反正就是玩,年輕人跳,老年人看,孩子們在人群中鑽來鑽去、追逐嬉戲,整個校園的上空都飄散著愉悅的空氣。

藍田焦岱初中美女教師的暖心回憶——那年,我在這裡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二十多年過去了。這期間我曾回過一次學校,可是眼前的學校已經不是當年的模樣。除了一些主體建築沒有變化外,其餘的都未曾見過。校園越變越美,學校硬件設施越來越先進,我為這裡的進步而欣喜。然而漫步校園,看到許多陌生的面孔,我還是不由得會回憶過往。想念那些教過的孩子,想念一起共過事的同事們,想念那些一起玩耍的同伴們,想念那回不去的青蔥歲月……如今,這一幕幕又重回心頭,在這個寒冷的冬季的早晨,忽然就溫暖了我的心……

(文圖/胡新華)

藍田焦岱初中美女教師的暖心回憶——那年,我在這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