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廁紙引發的思考”疫情之下中美日思想差距的深思

前兩天刷抖音,看到一個在日本的網友發了一個特別搞笑的短視頻。他發現自己家裡沒有一卷廁紙都沒有了,他當時就崩潰了,據他的瞭解日本一旦出現任何災害第一件被搶購完的商品一定是廁紙,第二件才是大米。

那時日本也已經發現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感染者,全民進入恐慌的狀態,他還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去了超市,結果他逛遍附近的大小超市,連一卷廁紙都沒有買到,就連紙巾也沒有了。視頻的最後他說:越沒有廁紙怎麼有感覺到肚子開始疼了!

看完這個短視頻我只覺得挺搞笑的沒有多想,沒想到第二天日本買不到廁紙就上了熱搜。


“一卷廁紙引發的思考”疫情之下中美日思想差距的深思


可是更誇張的是今天我竟然在抖音上看到一位美國網友也同樣在美國的各種大小超市都買不到一卷廁紙,最後找到一家還剩下嬰兒用的溼紙巾,無奈只能買回家。

我估計很快這條美國買不到廁紙的新聞也會上熱搜吧!

笑過之後我開始了自己的思考,在我們中國已經嚴格管控出行將近40天,從來沒有聽到誰家買不到廁紙的,我不相信大家都有先見之明提前囤好了對抗疫情的廁紙吧。


“一卷廁紙引發的思考”疫情之下中美日思想差距的深思

於是我打開手機看了看京東app,發現京東從來就沒有廁紙斷貨的情況。

回想一下,疫情期間,雖然大部分人都在家裡進行著自我隔離,但是以京東為首的幾家電商還是在進行著正常的銷售,順豐快遞和郵政快遞也依然正常的在運送著貨物。所以像廁紙這樣的民生物質我們好像就沒有因為去超市搶不到而供給不上的情況。因為我們可以選擇網購!

我們中國已經通過互聯網提前進入5G時代,我們早已經習慣了網絡購物和高效快速的快遞。

在疫情期間囤積在農田裡的農作物可以通過網絡的助農活動銷售掉自己的農產品,更有人在疫情禁足期間,在家裡通過直播賣衣服幾天就賺了過去幾個月的錢。

我自己在疫情期間也通過京東買了很多次日常需要的東西,一點也沒有因為不方便出門而耽誤自己的生活。

那為什麼美國人不能在網上買廁紙呢?因為他們等不起!

在網上經常看美國網友吐槽美國的快遞,花了110刀寄的特快空運,竟然送了8天,而送貨和收貨地址的距離只有20分鐘的車程。也就是說花了人民幣700多元送了8天才收到同城快遞,這樣的速度真心不敢恭維。

通過這次疫情我們可以發現,如果是過去面對這樣嚴峻的疫情,很多人栽種在田地裡的花果蔬菜都會爛在地裡,而我們現在中國卻能通過互聯網在幾天之內幫助他們解決銷售問題,很多實體店在哭著不能上班沒有收入的時候,另外一些人通過直播照樣賣貨賺錢。


“一卷廁紙引發的思考”疫情之下中美日思想差距的深思

如果每個實體商家都能學會利用互聯網做銷售,找到最適合自己產品的銷售內容沒準在大家都不能出門的時候反而通過直播賺的比過去還多。

面對同樣的困境有人看到了機會,用對方法他就能乘勝快速成功的快車,永遠不要擔心困難,困難永遠伴隨著機遇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