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教授:孩子在7歲之前,有這4項能力,父母就不愁了

文 /關注小熊育兒,幫您輕鬆育兒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句話,相信大家應該都聽過吧,是想告訴大家不要忽視孩子的啟蒙教育,父母看到孩子小時候犯錯有不妥的行為時,父母要及時的給予糾正,父母不要抱著“孩子還小,等長大了在改也不遲”的心態,要不然等孩子長大了就更難改了。

李玫瑾教授:孩子在7歲之前,有這4項能力,父母就不愁了

父母都對孩子抱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望,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後優秀,一個孩子是否孝順,是否長大後會成才有出息,不光要看孩子自己的努力,和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也有很大的關係,因此很多父母在生活上和教育上都會盡力給孩子提供好的。

不太會虧待孩子,即使父母省吃儉用點也沒有關係,看到別人家有的,或上了什麼興趣班和補習班也會讓自家孩子去嘗試,看是否喜歡。

李玫瑾教授:孩子在7歲之前,有這4項能力,父母就不愁了

提起李玫瑾教授很多寶媽應該都不陌生吧,李玫瑾教授是大學的老師,還是孩子心理方面的專家,有豐富的育兒經驗,李玫瑾教授透露:孩子在7歲之前,有這4項能力,父母就不用發愁了。

李玫瑾教授:孩子在7歲之前,有這4項能力,父母就不愁了

那麼孩子在7歲之前,應該有哪4項能力呢?

1. 自理能力

現在大部分家庭孩子的現狀是,被家中的父母和老人愛護著,在家人羽翼的保護下成長,不太會拒絕孩子的要求,孩子的日常瑣事,父母一手包攬,父母沒有讓孩子自己嘗試做的意識。

對孩子的愛有點過了,有點溺愛的性質了,尤其是有老人幫忙帶孩子的家庭,這種現象會更明顯,當父母教育孩子時,老人還會出來阻攔。

李玫瑾教授:孩子在7歲之前,有這4項能力,父母就不愁了

父母不讓給孩子買的零食,老人還會偷偷買給孩子吃,其實,從孩子的成長來看,這對孩子是不利的,父母要培養一下孩子的自理能力,讓孩子從小建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識,讓孩子學會自理能力。

無論是離開父母上幼兒園,還是對孩子今後成長都是有好處的,孩子就能照顧好自己了,父母就不用發愁了。

李玫瑾教授:孩子在7歲之前,有這4項能力,父母就不愁了

2. 好的心態

如果父母能從小培養孩子有一個好的心態,那麼在孩子長大後心裡承受能力和抗挫能力也不會弱,現在孩子從上幼兒園開始課業任務就不輕鬆了,不僅有考學升學的壓力,回家寫作業都弄到很晚,有的連週末和節假日都被興趣班和補習班填滿了。

孩子有了一個好的心態,和疏解能力,才會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不被壓倒,繼續有勇往直前的信心,孩子的抗壓和內心承受能力就會變強大,父母就不用愁了。

李玫瑾教授:孩子在7歲之前,有這4項能力,父母就不愁了

3. 人際交往能力

如果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強,有一個不錯的人際交往能力,父母就不用愁了,畢竟孩子的學習生活和長大的工作,都是需要一定的人際關係做支撐的,父母平常可以多讓孩子和小朋友交流和互動,多參加一些集體的活動。

李玫瑾教授:孩子在7歲之前,有這4項能力,父母就不愁了

4. 善於探索能力

如果孩子有足夠的好奇心,並願意去付與行動,解決自己的困惑和好奇,有一個善於探索的能力,那父母就不用愁了,就代表孩子的思維很活躍,發散思維很強,創造力也強,解決問題的能力也不弱。

李玫瑾教授:孩子在7歲之前,有這4項能力,父母就不愁了

育兒寄語:

父母在教育孩子時,不要過度的溺愛,要學會對孩子適當的放手,讓孩子學會自己去認知和感受世界,父母在一旁積極地引導就好,不要過多幹涉,什麼都替孩子做決定,幫你做一個負責任的父母,想了解更多的育兒知識請關注我。

大家在育兒時有什麼難忘經歷嗎?

歡迎屏幕下方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